满清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让后人最清楚最直观感受到,封建王朝的可怕之处。
满清从建立到灭亡的296年
满清王朝的建立就像一棵从冻土里长出的怪树,它的根扎在明朝腐烂的土壤里,枝叶却吸饱了中原文化的养分。
努尔哈赤这个建州女真的首领,年轻时靠着十三副祖传铠甲起家,像滚雪球般吞并其他部落,搞出了八旗制度,既是军队又是户口本,把牧民、猎户和俘虏都编成作战单位。
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城扯起"后金"大旗时,手下人给他上的尊号是"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听着挺唬人,其实当时地盘还没现在吉林省大。
真正让满清蜕变的还得是皇太极,这哥们儿把国号改成"大清",不仅学着汉人搞科举设六部,还玩起了心理战,动不动就派骑兵绕北京城示威,把明朝皇帝吓得睡不着觉。
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农民军掀翻的当口,吴三桂这个守山海关的将军成了关键棋子。
他放清军入关打李自成,结果多尔衮带着八旗兵就像野火燎原,先占北京再扫江南,硬是把满人的辫子插遍了中原大地。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确实有两把刷子,康熙平三藩、收台湾、揍沙俄,活脱脱把大清版图撑成了大公鸡形状;雍正搞摊丁入亩,把税收从按人头算改成按土地算,穷苦百姓总算不用为了逃税淹死自家娃娃了;乾隆更是个会享受的主,十全武功听着威风,其实打缅甸、打尼泊尔这些仗都是赔本买卖,全靠老爹攒下的老本硬撑。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到嘉庆年间白莲教造反,道光年间鸦片战争挨揍,这棵大树就开始烂根了。
英国人用军舰大炮轰开国门那会儿,道光皇帝还在圆明园玩蛐蛐,签《南京条约》时连香港岛是圆是方都搞不清。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差点把大清劈成两半,幸亏曾国藩这帮汉臣拼死练湘军才保住江山,可朝廷的威信早就碎成渣了。
后来慈禧老太婆垂帘听政,修园子比搞海军还上心,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的炮弹里装的都是沙子。
等到孙中山辛亥革命枪声一响,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还在故宫里玩蚂蚁,隆裕太后含着泪签退位诏书那天,紫禁城的乌鸦叫得比平时都凄惨。
图片上传处理中...
从努尔哈赤算起整整296年,这个靠马刀起家的王朝,最后被时代车轮碾得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奇怪的是,为什么清朝明明有12位皇帝,但是故宫却只有11个牌位?还有一个没有立牌位的是谁?
一切要从溥仪登基说起。
紫禁城最后的登基闹剧
1908年冬,北京城的风里裹着煤灰和血腥味。
三岁的溥仪被太监抱上太和殿的龙椅时,尿湿了绣着金龙的坐垫。文武百官跪在丹陛之下高呼“万岁”,可这稚嫩的哭声却像一把刀,划破了清朝最后的气数。
摄政王载沣站在儿子身后,手指掐进掌心,他知道,这龙椅烫得能烧穿大清二百多年的基业。
紫禁城的红墙内,溥仪穿着绣满十二章纹的龙袍追蝴蝶,宫女太监跪了一地求他“保重龙体”。这个连筷子都拿不稳的孩子,每天要盖玉玺批奏折,朱砂印泥糊得满手都是。
直到1912年隆裕太后替他签下退位诏书,溥仪才懵懂地问:“不当皇帝了,还能吃冰糖葫芦吗?”
退位后的溥仪依然住在紫禁城,每年领着民国政府400万两白银的“生活费”,在乾清宫里玩“上朝”的游戏。
从皇帝到“战犯981”
1924年秋,冯玉祥的士兵踹开神武门时,溥仪正躲在养心殿啃苹果。这个十八岁的“皇帝”被赶出紫禁城,连贴身玉佩都被大兵抢去当烟钱。
他抱着《爱新觉罗族谱》逃到天津租界,日本人给他送上镶金请柬:“陛下,满洲需要您!”《溥仪自传》里写,他盯着请柬上的樱花纹样,仿佛看见龙椅在向他招手。
在长春伪满皇宫,溥仪穿着日本裁缝做的“龙袍”举行登基大典。关东军司令递来的《日满议定书》墨迹未干,他就急不可耐地盖玉玺,这玉玺后来成了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台北故宫。
1945年苏联红军冲进皇宫时,溥仪往飞机上塞了满满三箱珠宝,却被搜出一把镶满钻石的黄金手枪。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档案里,“981号战犯”的入狱照上,他戴着圆框眼镜,活像个账房先生。
灵位失踪之谜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德国兵戴赛尔闯进寿皇殿,把乾隆的灵位当战利品扛回了老家。
这个紫檀木雕的牌位在巴伐利亚农庄的地窖躺了80年,被当成腌菜缸的垫板。
2005年香港拍卖会上,爱国商人以400万高价拍下灵位,故宫研究员开箱时,还在木缝里发现了德国黑麦的残渣。
而溥仪的灵位压根没进过故宫。
1959年特赦出狱后,他蹬着自行车去民政局上班,路过神武门时总要摸兜里的工作证,那上面印着“公民爱新觉罗·溥仪”。
临终前他求国家归还祖灵牌位,得到的回复是:“文物属于人民,您已不是皇帝。”
如今在故宫寿皇殿,十一个灵位按辈分排列,唯独末位空着,像道永远合不上的伤疤。
皇帝?汉奸?公民?
伪满皇宫的龙椅上留着溥仪的牙印,关东军不许他穿龙袍,他就偷偷咬椅子泄愤。
这个“皇帝”连出门理发都要写申请,有次想祭祖,日本军官甩来句:“陛下该去参拜靖国神厕。”
1950年引渡回国时,溥仪在战犯管理所里缝纫机踩得冒烟,做的布鞋比女工还工整。特赦那天他捏着户口本哭出声:“我终于有选举权了!”
历史给他开了个残酷玩笑:三岁登基是傀儡,三十岁“复辟”是汉奸,六十岁去世时却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
他的骨灰最初放在八宝山,1995年由侄儿迁至清西陵旁的华龙陵园,距离光绪的崇陵,只隔着一道矮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