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际,八爷党曾一度压倒四爷党,胤禩(即八爷)当时完全掌控了局势,稳稳地压制着胤禛(即四爷)。但随着胤禩的势力日渐强大,他的锋芒也逐渐显现出来,引起了康熙的警觉。最终,正是康熙的打压,才使得胤禩丧失了继承帝位的机会。
事实上,在康熙未对胤禩进行打压之前,胤禛完全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那时,八爷党是除了太子党外,最强大的派系之一。胤禩不仅拥有强大的支持力量,还掌握了巨大的资源。可以说,在当时,胤禩无论是在个人地位、财富、还是权力上,几乎无人能够匹敌。
如果说起身份背景,胤禩一方的胤家势力就足以压制四爷党。胤禩的姑姑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外祖父是一等国公遏必隆,曾外祖父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而他的舅舅阿灵阿则是当朝的重要官员,担任议政大臣及理藩院尚书,还负责管理火器营。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让胤禩一党在许多方面占尽优势。
从财力上来看,胤禩一党更是远超胤禛一党。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以及众多督抚等关键官职,几乎全被胤禩一派所掌控。尤其是胤禩手握两江的实权,这让他无论在财政还是资源上,都能够轻松压制胤禛。
而在权力上,胤禩的优势更加明显。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要求朝廷从众多皇子中选出一位作为太子,结果大约三分之二的朝臣支持胤禩,其中包括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等众多重臣。这种局面,表明胤禩不仅有庞大的支持网络,也令康熙开始产生了恐惧。
实际上,四爷党无法与八爷党匹敌,胤禛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胤禩。直到胤禛即位,他才真正开始有了与胤禩抗衡的能力。雍正帝即位后,为了稳住局势,他首先册封胤禩为廉亲王,接着让他掌管工部和理藩院尚书职务,从中可以看出,胤禩的威胁依然没有被完全消除。
那么,最终打败八爷党并让其失去帝位继承机会的,恰恰是康熙帝本人。正如前文所提,当康熙看到自己的儿子胤禩竟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时,他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恐惧。康熙是一位非常珍视权力的帝王,甚至在太子胤礽略有寻求独立意图时,就以“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的理由废除太子。可见,康熙对待权力的态度是极为严苛和保守的。
康熙帝渐渐对胤禩产生了忌惮,最终采取了打压措施。1714年,康熙得知胤禩送来的奄奄一息的老鹰,误认为这是一个诅咒,指责胤禩意图“早死”。此事后,康熙当众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了对胤禩及其属官的俸银和俸米发放。这一连串的打压举动,最终使得胤禩失势,彻底丧失了继位的机会。
康熙帝的做法堪称果断而绝情,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毫不犹豫地与亲生儿子断绝关系。这不仅让胤禩经历了极大的痛苦,也让康熙的父子关系变得冰冷而疏远。在权力的斗争中,亲情、爱情都显得微不足道,真正站在权力顶端的,是孤独的帝王。康熙的行为让我们不禁感叹,“帝王家最无情”,当一个人登上了皇位,就再也没有亲情的依靠,只有权力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