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我最近看的一本有关张琴秋的传记说起。
张琴秋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一介巾帼投笔从戎,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担任纺织工业部的副部长。
在这本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由谢燕所著的传记作品《张琴秋的一生》,内容非常翔实丰富,是作者历时数年,搜集大量的第一手的材料,采访了众多历史的知情人的基础上完成的。
在本书的《心中有人》这一章中,作者谢燕提到,她为了撰写张琴秋的传记,采访了很多的老同志,他们对张琴秋的的为人,有一个相同的评价:“她待人太好了!”
在这一章,作者提及了1957年的那场席卷全国的政治上的狂风暴雨,把当时在纺织工业部任副处长的林颖打成了右派。
而这位林颖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她是大名鼎鼎的革命烈士、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的遗孀,是193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
林颖为人心直口快,在反右派斗争之前,在帮助党整风而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了一些当时纺织工业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这些意见如果有错误,也不过是注意分寸不够,绝不至于上纲上线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性质。
作为林颖的顶头上司的张琴秋曾想出面保护她。但是,当时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左”的思潮已开始滋长蔓延。有的人甚至提出:如果不划林颖为右派,那么,我们纺织工业部就没有右派分子可划了。
彭雪枫
就这样,林颖被划为右派,随即被撤销了副处长的职务,开除了党籍下放到河北保定化纤厂里去接受教育。
不久,张琴秋有一次出差到保定。她便利用这次机会,专门去到厂里看望林颖,了解一下她的思想状况。
当张琴秋副部长出现在林颖面前的时候,林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得知张部长是利用出差的机会专门来看望她时,林颖备受感动。
张琴秋的此次看望,使林颖的处境有了明显的好转。自从被划为右派以后,纺织工业部的昔日许多同事、好友纷纷有意无意地疏远了她。到了保定,周围的同志和她更是敌我界限分明人人都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好像不如此,就显不出自己革命似的。现在,大家看到了张琴秋副部长能这样热情关怀林颖,我们为什么总要板着面孔对待她?
当时,林颖还不了解,,张琴秋为了落实解决林颖错划为右派的事,专门拜访了保定当地党委的负责同志,先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后来,纺织工业部党组成员,首先是党组书记钱之光,也认为不应该将林颖划为右派。
于是,纺织工业部党组织作出了改正错划林颖右派的决定。据说,此事还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后来,政治斗争的弦越绷越紧,张琴秋又特别交代林颖:别出差到下面去了,就留在部内做点工作,免得再说漏了一句什么话,又被人家抓住什么小辫子挨整。
林颖1920年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富裕家庭,原名周裕群,后改名为周玉琼。从小追求进步,在初中读书时,林颖阅读了巴金的《家》和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等进步书籍,受教育颇深,便大胆地走向街头演戏宣传抗日。
不久,林颖离开自己的富裕家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在1938年10月,18岁的林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9月初,还在淮宝县(现洪泽县)县委担任妇女部长的林颖,收到了一封“情书”。信是时年34岁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写来的:
子久、瑞龙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我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地了解我,更多地帮助我——而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
子久是当时的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瑞龙是当时的淮北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这两位老革命是彭雪枫和林颖这对伉俪的“红娘”。
1941年9月24日,彭雪枫和林颖在战火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结婚当天,他们的“洞房”里挤满了人,彭雪枫用稿费买来的糖果热情地招待了大家,还让人用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相机,为他和林颖拍下了一张结婚照。
彭雪枫与林颖
战火纷飞,不容儿女情长。婚后第三天,林颖就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彭雪枫表示,林颖应该有自己的工作,一切也都应以革命为重,不会因为与自己结婚,将林颖调到部队中来。二人聚少离多,各自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为革命努力工作。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三十七岁,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上级党组织出于对当时正有身孕的林颖的考虑,直到1945年2月才将这一噩耗告知她。林颖听闻消息后当场晕倒,随后,她含泪看着丈夫的遗像,不禁放声痛哭。一个月后,他们的儿子彭小枫出生。伤痛中的林颖抱着儿子,在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里,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彭小枫抚养成人、培养成才!
林颖与彭小枫
抗战胜利后,组织上出对林颖的照顾,将她安排了东北大连,因为当时大连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下,相对来说较为安全,各方面的条件也比较好些,林颖母子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安静舒适的生活。
不过,在儿子彭小枫四岁的时候,1948年9月林颖又再婚了,新丈夫的名字叫马列,比她还小一岁。马列后来还成了周恩来的外事秘书。虽然婚后的马列对彭小枫视如己出,但是彭小枫一直称呼马列为“马叔叔”。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林颖从大连调入纺织工业部,先在人事司搞劳资工作,后任基本建设局劳动工资处处长、劳动工资司工资科长。
“虎父无犬子”。彭小枫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官至第二炮兵政委,2006年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的妻子谢小沁是开国上将谢富治的女儿,也是将门之后。
彭小枫上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林颖将她悉心保存的彭雪枫写给她的92封珍贵的书信,整理出来,编辑成册,交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些书信见证了他们战火中的爱情,并从中可以看到彭雪枫将军的坦荡胸襟和高尚情操。
2015年8月5日,林颖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