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勃律一个弹丸小国,唐玄宗为何因它空耗巨大国力?它是大唐死穴
创始人
2025-09-22 08:32:18
0

《长安十二时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国度——“小勃律”。

为了在小勃律建立使馆,熊火邦强行拆除了香料坊,闻无忌愤怒之下闯入工部,却惨遭杀害。张小敬为了替战友复仇,杀死了自己的上司,最终被投入了死牢。剧中女主角檀棋,同样出身于小勃律这个神秘国度。

历史上,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六次派兵征讨小勃律,但其中三次都未能完成远征。原因在于唐军必须翻越昆仑雪山,面对高原缺氧的严峻自然环境,这种生理极限成为了唐军失败的主因。

那么,小勃律国到底位于何处?它是怎样一个国家?唐玄宗为何对它如此牵挂?

小勃律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克什米尔地区,这个地方现今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勃律国坐落于克什米尔东部的拉达克地区,涵盖印度河上游流域。

这里紧邻吐蕃,距离拉萨有两千多里,距长安更远达九千里。

唐睿宗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吐蕃入侵勃律国,勃律王遂派使者入唐,请求唐朝出兵相助。

当时大唐正在实行战略收缩,甚至计划撤销安西都护府,因此根本无力响应勃律国的求援。

结果,国力孱弱的勃律国被吐蕃击溃并分裂,一部分人臣服于吐蕃,另一部分则向西北迁徙,最终定居于今日的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原地留下的被称为“大勃律”,迁徙的那支称为“小勃律”。

由于大勃律距离吐蕃更近,它不得不臣服于吐蕃,但国内依然存在一批亲唐派,因此大勃律一面向吐蕃低头,一面接受唐朝册封,艰难地处于夹缝中求存。

小勃律靠近西域,和大唐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其内部也存在亲蕃派的力量。

总的来看,无论是大勃律还是小勃律,他们都只是夹在唐蕃两大强权之间的微小弱国,全国人口不过万余。

开元初年,小勃律王“没谨忙”亲自来长安朝贡,向唐玄宗行父礼,获得了唐朝的正式册封。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再次入侵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遣副使张思礼率军援助,重创吐蕃军队。战后,没谨忙派使臣赴长安向唐玄宗致谢。

随后十几年里,吐蕃不敢再轻举妄动,小勃律与大唐保持着较为亲密的关系。开元十八年,没谨忙去世,唐玄宗册封其子“泥难”为新一任小勃律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吐蕃不顾唐朝警告,再次入侵小勃律,迫使泥难投降。

这导致了唐蕃之间的和平局面破裂,双方随即进入了激烈频繁的军事冲突阶段。期间,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等几位节度使多次试图挺进小勃律,但均告失败。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吐蕃通过和亲嫁公主,试图彻底瓦解小勃律亲唐的局势。

开元二十九年,泥难去世,其兄“麻兮来”继位,但不久也去世,亲蕃派的苏失利之继任国王,至此小勃律彻底向吐蕃倒戈。

据记载:“苏失利之被吐蕃所诱,娶公主为妻,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服于吐蕃,停止向唐朝纳贡。”

小勃律的背唐行为产生示范效应,葱岭以西二十多个国家纷纷倒向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臣属关系。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唐玄宗在天宝六年(747年)亲自发动了针对小勃律的远征行动,这次战争让一位将领声名远扬,他就是高仙芝。

在详细讲述天宝六年这场远征前,先回顾一下开元十年张思礼援军打败吐蕃的战役。

▍开元十年,张思礼援救小勃律

吐蕃一直妄图利用其高原优势突破唐军把守的河西走廊防线,企图控制西域,进而称霸中亚,威胁大唐帝国。

但由于实力悬殊,吐蕃始终未能攻破河西走廊,数次在九曲地区遭遇惨重失败。

无奈之下,吐蕃改变战略,转而向西发动攻势,计划从葱岭出发征服西域。而阻挡吐蕃通往西域的战略要地,正是小勃律。

开元十年,吐蕃占领了小勃律的九座城池,并包围了首都孽多(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

小勃律王没谨忙紧急向唐朝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求援,他言道:“勃律乃唐之西门,失之,西方诸国皆将落入吐蕃手中,都护务必守护。”

张孝嵩高度重视,立刻派副使张思礼率四千军队出发增援。唐军翻越帕米尔高原,与小勃律军队里应外合,夹击吐蕃军,斩杀敌军数万,成功夺回失地。

这是唐朝首次跨越昆仑山展开作战,虽然兵力不多,但吐蕃显然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后,唐军在小勃律设立了绥远军,震慑吐蕃,使其十余年间不敢轻举妄动。

▍天宝六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

随着吐蕃对小勃律的渗透不断加深,苏失利之掌权,唐朝彻底失去对小勃律的掌控。

天宝六年三月,唐玄宗命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领一万大军远征小勃律。

这次远征面临三大不利因素:军队规模大导致行军缓慢;小勃律成了敌对方,失去内应;正值雪水融化期,河水暴涨阻碍行军。

唐军用了一个月走完前半程2400里路,又花两个月才走完最后800里,行军效率锐减,足见翻越昆仑雪山的艰难。

为克服困难,高仙芝想尽办法,如选凌晨低温出发,避开河水暴涨期;利用祭祀、望梅止渴等心理战术激励士兵坚持前行。

尽管如此,仍有人坚持不住。监军边令诚在主战场连云堡前拒绝前进。高仙芝只得留下三千老弱守卫边小爷,率主力继续前行。

唐军选择清晨发动对连云堡的进攻,吐蕃军队措手不及。李嗣业、田珍率陌刀队先头部队,仅用一上午时间便攻克了连云堡。

稍作休整后,高仙芝率军翻越冰雪覆盖的坦驹岭,跨过娑夷河藤桥,抢在吐蕃增援之前攻克小勃律首都,俘获苏失利之及吐蕃公主。

战后,苏失利之与吐蕃公主被押送长安,唐玄宗宽厚待之,未予杀害,反而赐予苏失利之“左威卫将军”称号,予以优待。

征服小勃律后,唐玄宗设立“归仁军”,招募千人驻守此地。

▍天宝十二年,封常清远征大勃律

为彻底堵截吐蕃西进通道,天宝十二年,高仙芝继任者封常清率军征讨大勃律。

唐军于菩萨劳城(今哈伯罗河谷)大破大勃律军,迫使其投降,随后撤军。

至此,唐玄宗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遗憾的是,此时大唐内部危机加剧,两年后爆发“安史之乱”,征讨大小勃律的成果最终拱手让出。

或许你会问,小勃律距离长安近万里,国土狭小,对大唐根本不构成威胁,为何唐玄宗如此重视它?这难道不是好大喜功吗?

对此,我们不能简单以“好大喜功”来评判唐玄宗,而应从大唐地缘政治安全的角度理性分析。

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数千年来,中原文明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草原民族。大唐时期,又加上了西方的大食帝国与吐蕃王朝的夹击。

在大唐的防御体系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河西走廊,守护关中平原的最后防线;二是西域(今新疆),是切断吐蕃与中亚势力及北方草原民族联系的战略枢纽。

吐蕃人虽然渴望入侵关中,但实力有限,必须联合中亚势力或北方突厥人。因此,他们必须控制西域。

为此,吐蕃只有两条战略路径可选:

▍路径一:北越昆仑山

这是最短也最直接的路线,但唐朝已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并在昆仑各条通道设立军镇,严密封锁了吐蕃越山进军的路线。

河西走廊是唐军的生命线,朝廷筑起了长城、堡垒、烽火台和军镇,兵力达十五万,形成天罗地网。

此地也是唐蕃战争的主战场,吐蕃人屡屡受挫,甚至险些丧失自己的老巢。

对于一个人口不过二三百的吐蕃政权而言,这几乎是条死路。此时小勃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路径二:西越葱岭

小勃律处于两座山峰间的洼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正是吐蕃从西部进入西域的唯一通道。

虽然从葱岭进军西域不是捷径,但总比无路可走强。而且葱岭周围的国家多为实力薄弱的小国,吐蕃完全有能力征服。

一旦控制了帕米尔高原,西域便唾手可得。

对大唐而言,一旦失去西域,便面临吐蕃、回鹘、大食、突厥、契丹及中亚诸国从西面和北面夹击的危险。

这也是没谨忙一句“勃律,唐西门”,让张孝嵩火速增援的原因,更是唐玄宗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小勃律的根本所在。

读古鉴今,小勃律身上的故事,是否也映照出现代世界大势的影子?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人类文明的隔空对话——考古与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遥 王雪娜 考古学,是触摸大地深处文明脉搏的手,是解读时间长河中民族基因的密钥...
原创 抗... 周建华的坚定决策 1936年7月,东北抗日武装准备在梅河口伏击日军。就在敌军即将进入伏击圈时,一位年...
原创 北... 西魏国的历史背景 西魏国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北方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北魏时...
梦回唐朝24小时,一部沉浸式的... 提到唐朝的初印象,绝对离不开一个“盛”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止一个“盛世”,但大多数人提到“盛世”...
原创 三... 愁白了头的太子 唐朝的皇位继承从唐肃宗李亨继位开始,确实经历了一段相对平稳的过渡,代宗、德宗和顺宗...
刘邦、朱元璋:同为布衣天子,谁... 中国历史上,从最底层的草根一路逆袭,最终坐上龙椅的帝王,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堪称最耀眼的两颗星。...
原创 苏... 为何苏联走上修正主义道路最终解体,而北欧的工人阶级即便走上修正主义仍能享受相对安逸的生活呢?这一现象...
原创 青... 说起民国时期的上海,除了那些如《情深深雨濛濛》般动人的才子佳人故事外,还有一段充满兄弟情义和江湖恩怨...
原创 他... 收到李渊即将起兵反叛的密信时,柴绍并未慌乱,反而心中有些窃喜。那是隋朝大业十三年四月,时局暗潮涌动。...
原创 朱... 朱元璋两次要灭日本,均被刘伯温誓死拦住,刘伯温到底拦得对不对? 作为我国的一个宿敌,日本跟我国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