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他们分别是: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卫立煌。回顾这五位将领的生平,他们的履历各具特色,且充满了戏剧性。虽然被称为“五虎上将”,但如果硬要评选“虎将”,恐怕只有其中一人当得起这个称号。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陈诚担任第十一师师长,谁能想到仅仅14年后,他就取代了何应钦,成为军政部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撤销了军事委员会,并对军政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陈诚和白崇禧分别担任了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陈诚的晋升速度之快,在当时的蒋军中可谓是前所未有,这也足见蒋介石对他极为重视。
虽然陈诚在治军和治国方面有一套,但仅凭这些能力显然无法成就他的一生。他的崛起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陈诚与蒋介石同乡,且为“黄埔系”成员。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时,陈诚担任了炮兵科教官,并兼任炮兵队区队长。正是这段时期,蒋介石注意到了这个浙江老乡。蒋介石在用人上尤其看重江浙人以及“黄埔系”的人,而陈诚正好符合这些标准,加之本身也具备相当的能力,因此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
其次,陈诚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干女婿。陈诚通过媒人吴子漪的引荐,娶了吴子漪的妹妹吴舜莲。但随着陈诚在仕途上的上升,他和妻子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一年见不到一面。中原大战后,陈诚的十一师扩编为十八军,蒋介石和宋美龄为了拉拢陈诚,安排了谭延闿的女儿谭祥嫁给了他。谭祥出身名门,既美丽又聪慧,陈诚非常满意。不过,谭祥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是正妻。最终,陈诚与吴舜莲离婚,娶了谭祥,之后两人育有四子二女。蒋介石对陈诚的信任和提拔,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背景因素,另一方面也因为陈诚有过硬的能力。
陈诚的治军风格严谨,个人品德也备受国民党内外好评。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虽然面临改造,他依然坚持不批评陈诚,认为陈诚的个人品质在蒋介石的将领中属凤毛麟角。尽管如此,陈诚的军事才能却在解放战争期间暴露出不足,特别是在东北的战役中,他的表现堪称糟糕。蒋介石对陈诚的依赖在台湾时期依然没有改变,陈诚一度成为国民党的副总裁,名义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1965年3月5日,陈诚因病去世。虽然在遗嘱中未提到“反攻”,但他对祖国统一的支持态度却渐渐显露。蒋介石和宋美龄本希望修改遗嘱,但陈诚的妻子谭祥坚持按原文发表,彰显了她的坚决与尊严。
另一位“五虎将”顾祝同,是黄埔军校的中校战术教官,亦是蒋介石信任的“江浙系”成员。顾祝同性格沉稳,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几乎不发表反对意见,因此有“忠心耿耿顾祝同”之称。实际上,这种评价中也隐藏着一丝讽刺。
1927年,蒋介石因桂系压力被迫下野,顾祝同作为第三师师长坚持抵制,收留了大量失业的黄埔军官。蒋介石重新上台后,对顾祝同的忠诚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被扣押,南京方面内部分歧严重,顾祝同被任命为西路总指挥。但为了避免激烈的战争,顾祝同亲自请病假,并以养病为由,直到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后,才恢复了其名声。
在解放战争期间,顾祝同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多次进攻华东解放区,但屡屡失利。陈诚因在东北的失败而被撤职,顾祝同继任多个重要职务,甚至兼任国防部长。虽然蒋介石的政策在台湾时期对顾祝同优待有加,但顾祝同也未能完全摆脱蒋的疑虑。
刘峙,江西吉安人,黄埔军校的战术教官,是“五虎将”中起步最早、最具潜力的之一。北伐时期,他指挥的第二师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之后他迅速晋升,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一。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峙担任第一军军长,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然而,随着西安事变和抗战中表现不佳,刘峙的政治和军事生涯逐渐走下坡路。
刘峙在解放战争中的指挥失误,特别是在徐州的撤退,几乎造成了国民党的重大损失。虽然他一度被蒋介石任命为徐州“剿总”总司令,但他在淮海战役中的失败,让他成为了蒋介石内心的痛。即使在被撤职后,刘峙仍通过关系流亡到香港,最终在台中过上了半隐退的生活,直至1971年去世。
蒋鼎文,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之一,也是“黄埔系”的成员。他在中原大战中的“飞将”之名传遍全军,战功赫赫。然而,他的腐化堕落很快便显现,蒋鼎文开始沉迷赌博与奢华的生活。在抗战期间,他因在职务上敷衍,做生意致使战局屡次失利。最后,蒋介石决定撤掉他的职务,不再重用他。
在台湾,蒋鼎文将精力放在了组织同乡会等事务上,但蒋介石并未过多责怪他,甚至在蒋鼎文去世后为其追晋一级上将。这其中似乎透露出蒋介石对蒋鼎文忠诚的某种宽容。
卫立煌,则是“黄埔系”之外的“杂牌”将领,来自安徽合肥。他以出色的战功成为蒋介石信任的重要将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卫立煌的善战与忠诚使得蒋介石高度重视他,但蒋介石的猜疑也伴随其一生。卫立煌在被打发去欧美视察军事后,仍旧保持着良好的战绩,尤其是在远征军入缅作战时。然而,在东北战局的失败后,卫立煌被软禁在南京,直到1949年携家人逃至香港。
在台湾时期,卫立煌重新开始了他的生活,并最终因健康原因去世。他的历史评价并不一致,有人认为他是蒋介石心中的“杂牌中最优的将领”,也有人批评他不够忠诚。
总结起来,这五位将领中,陈诚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更依赖蒋介石的提携;顾祝同通过忠诚打破了外界对他的偏见;刘峙和蒋鼎文虽然早年也曾显赫一时,但最终因为腐化而成了国民党的缩影;而卫立煌则是五人中唯一一个真正称得上“将才”的人,凭借其卓越的战功在蒋介石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