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在其一生中表达过这样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他对孙权极高的赞誉,意味着如果要生一个儿子,就应该如孙权般具备雄心壮志,且能识人善用。孙权确实有着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忍耐力,正因如此,才能最终成就伟业。此外,孙权在用人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他的东吴历任都督均具备非凡的才能,其中包括了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等传奇人物。
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故能人无数。有一些英雄让曹操感到恐惧,如诸葛亮和身旁的司马懿;而让刘备心生忌惮的则是司马懿和孙权等人。然而,孙权是否也有惧怕的人呢?答案显而易见。这个人甚至连声名显赫的周瑜都难以对付,他的名声更是超过了陆逊!这个人便是曹操麾下的名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享有一种特别的称号,是曹丕亲自赋予他的“古之昭虎”。这一称号与典韦的“古之恶来”相呼应,表明了他在战场上的威慑力。那么,孙权为何对张辽如此畏惧呢?
众所周知,公元208年,孙刘联军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势力。在诸葛亮、庞统、周瑜和鲁肃等人的精心布署下,曹操在赤壁一战中惨遭失败。随后,曹操派遣张辽、李典、乐进等将领带领7000多名士兵镇守合肥。公元215年,孙权抓住曹操出征张鲁的机会,率领十多万大军攻打合肥。张辽与李典联手抵御敌军,成功大败吴军,当时他们把孙权团团围住于斗鸭池之边。
战斗中,张辽手握长戟,带领部下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犹如切入无人之境。他高声自报姓名,激励到战斗的士气高涨,导致张辽一行人径直冲到了孙权的兵旗之下,连孙权都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尽管身边有江东的猛将保护,孙权才勉强逃脱。然而,这场战斗极大地提升了张辽的声望,可以说比当年周瑜的威名更加响亮!而当时陆逊的名字尚未被广泛传颂,他还没有成为江东的大都督。
单凭张辽的英勇,恐怕连昔日的周瑜也难以匹敌。其时的大都督鲁肃同样束手无策,张辽和李典等人以仅7000余人的兵力,成功拦截了孙权的十万大军,相较于当年的官渡之战,毫不逊色,仅是换了一个敌手,由袁绍换成了孙权而已。
张辽不仅让孙权的十万大军无功而返,更在孙权即将撤回兵力时险些捉拿到他,这种实力令人胆寒。自合肥之战之后,孙权的“孙十万”名号也因此而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