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曾经的苏联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广袤的领土令人惊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面积多达2200万平方公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资源第一大国,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储量之大无任何国家可比,广袤的土地森林,为农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然而苏联却闹饥荒,饿死了一些人,工业也落后于许多国家,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就轰然倒塌了。这样有巨大身躯和强大实力的庞然大物,令全球瞩目的资源超级大国,寿命却那么短暂,令人咋舌。看来资源多并不等于国家稳固,物产丰富并不等于民众能吃饱饭,为此可以得出结论,资源并非国家强大和稳定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什么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呢?
民众幸福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答案是民众的幸福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苏联虽然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不能转化为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资源和民众需求之间,国家必须把民众需求作为核心地位。天亮了民众一觉醒来首先考虑的是早歺吃什么,无论什么远大理想首先要吃饱了再说。苏联的垮掉深刻地警示着,资源虽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只有将民众的幸福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保障民众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赢得民众支持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苏联垮台中吸取教训,以民为本,以民众幸福为中心,探索发展道路,才能推动历史前进,书写历史辉煌。
苏联具体是怎样做的呢?
苏联在经济上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模式下市场调节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国家规划控制。因此企业缺乏自主决策权力和创新动力,生产效率必然降低,产品质量必然粗糙,经济发展必然失去活力。民众生活需要方方面面的市场调节,民众缺什么,市场驱动生产供应什么,市场会根据民众消费,民众喜好决定生产供应,从而让民众的生活得到满足。如果对民众的生活进行计划,进行集中管理,这肯定是做不到也不好的,只会降低民众的生活水平,只会造成民众的消费需求短缺,导致连民众的生活都难以保证,谈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那就是天大笑话。
苏联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可以办几个国家大事,要造几门大炮,全国民众都来造哪有造不出来的。但作为一个国家,要重点关注民众的生活等,不可能只顾几个国家大事,再说高度集权导致官僚作风,因为权力高度集中后,官员选拔不透明,官员上位凭关系,办事效率低下,民众诉求无法畅通,民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无法保证,民众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医疗资源无法满足,连几个大事也办得不顺畅很费劲。这样的模式要减少腐败简直是笑话,官员怎么会不谋取私利?苏联短短几十年严重损害了公信力,严重破坏了公平正义。所以很短的时间民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各民族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埋下国家分裂的严峻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