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0年,跟汪东兴一起主动隐退的四位政坛大人物,最后过得怎么样
创始人
2025-09-16 03:02:37
0

好的,我会帮你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他始终坚持要跟随我,因为他觉得别人来代替他,我心里不踏实。东兴一直在我身边,我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人还是老朋友靠谱些,他最大的优点是心思细腻,但缺点是理论水平不高,不太喜欢动脑子。不过,别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这是毛主席对汪东兴的评价,表达了他对汪东兴忠诚和踏实本质的认可。就像刘邦在历史上看重周勃的忠勇一样,汪东兴作为长期负责毛主席警卫的关键人物,因其忠诚和勇敢而深受毛主席重用。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对延安发动猛烈围攻。汪东兴刚调任毛主席警卫,他肩负起保护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安全撤离延安的重任。

当时,国民党先头部队已经逼近王家坪,距离中央所在地不到十公里,众多同志劝主席赶紧撤离。

没想到,毛主席却沉着冷静,镇定地对周恩来等人说:“不要急,也不要慌。等我亲眼看到敌人再走。”

大家都为主席的安全捏了一把汗,但主席坚持己见,现场一时陷入僵持。周恩来便提议:“主席,要不留下一个人帮您观察敌情。”

毛主席转头望向汪东兴,问:“汪东兴,你敢留下来帮我看看敌人吗?”

汪东兴语气坚决答道:“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令,我一定留下守着敌人。”

毛主席随即下令:“你留下,盯住敌人,等见到他们再撤,有机会还得反击一番。”

于是,汪东兴带领一排人马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任务。随后,他一直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承担保护中央领导安全的重要职责,从此几乎未曾离开中央警卫岗位。

直到1979年,汪东兴选择主动退隐,递交辞呈,他坦言:“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了汪东兴等四位高级干部的辞职申请,免除了他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从此,汪东兴退出了领导岗位。虽然如此,他依然心系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心百姓生活。

那么,1980年除了汪东兴,另外三位获准辞职的高级干部是谁?他们后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他的遗体被安放于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汪东兴几乎日夜守护在此。

9月12日,叶剑英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吊唁,休息时找到汪东兴,两人进行了秘密交谈。叶帅关切地叮嘱:“我来看你,顺便听听你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你这么拼命工作,可别把身体搞垮,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完成。”

10月2日,叶剑英在中南海汪东兴办公室再次交谈,严肃谈及形势:“局势紧张,但在预料之中。我看只要那些人一天不除,我们党和国家就没有出路。”

汪东兴赞同道:“正是如此。为了继承主席遗志,挽救党和国家,我们有责任除掉他们。”

话音未落,叶帅探身低声问:“你考虑清楚了吗?”

汪东兴语气坚定地回应:“当前形势逼人,不能再拖延,已经到了必须作出决定的时候。”

叶剑英松了口气:“是的,他们气焰嚣张到这地步,必须摊牌,时机不能错过。结果如何,拭目以待。”

叶帅接着说:“我们要马上去找华国锋同志,尽快采取果断措施。”

叶帅离开后,迅速召集部下,传达中央的行动决心,“先拟定行动方案,我先去华国锋那里,回来再一起研究细节。”

直到次日凌晨四点多,方案初步敲定。10月3日和4日,汪东兴将方案呈报华国锋和叶剑英,获得两人一致同意。

10月6日,在党中央支持下,汪东兴全力协助行动,为特殊历史时期挽救党和国家前途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7年,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汪东兴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

然而,1980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尽管大会摒弃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汪东兴依然坚信“两个凡是”方针正确。这引发代表们对他的质疑和不同意见。

种种原因促使汪东兴决定退出领导一线,他坦言:“我的思想观念已经无法与大家统一,为了党的事业和团结,我主动辞职更合适。”

1979年,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递交辞呈,现场沉默寡言。1980年,辞职获得批准,汪东兴正式退休。

虽然辞去了所有职务,他依旧享有政治局委员待遇,因为他对党和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退休后,汪东兴迅速适应了生活节奏的变化。多数时间他选择宅在家中,偶尔外出散心。国内外不少知名出版社邀请他撰写回忆录,回忆中南海警卫生涯,并开出了高额稿费,但他全数拒绝,坦言:“写了回忆录既得罪活人,也得罪死人,我没脸再见主席老人家。”

此外,每年毛主席诞辰和忌日,他必定前往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敬献花圈,以示怀念。

1980年,除了汪东兴,主动辞职的还有陈锡联将军。

陈锡联在抗战中英勇善战,战功赫赫。其中“夜袭阳明堡”行动便是他亲自指挥的。

1937年10月中旬,按照党中央关于山地游击战的指示,陈锡联率部在山西苏龙口一带展开活动。

他注意到日军战机频繁从头顶飞过,士兵们愤怒呼喊:“有种下来跟我们拼,不要在天上逞强!”

陈锡联通过侦察日军飞机起降频次,向当地老乡打听情报,最终确定了敌军机场位置。情报显示机场停有24架敌机,白天轮流轰炸忻口、太原,夜晚返回机场,守卫约200人。

经过慎重考虑,陈锡联制定了夜袭计划。10月19日晚,他指挥部队迅速突击机场外围,果然见到所有飞机整齐停放。

突袭行动开始时,日军侦察兵发现我军动静,紧急呼喊。陈锡联指挥两队士兵发起猛烈攻击,整个机场火光冲天,双方激烈交火,飞机多处被弹坑覆盖。

我军士气大增,3营营长赵崇德立即命令士兵向飞机内部投掷手榴弹,火势迅速蔓延,24架飞机无一幸免,机场瞬间成火海。待日军增援到达,我军已安全撤退。

这次突袭令敌人损失惨重。战后,邓小平见到陈锡联,赞赏道:“你陈锡联打仗厉害,是个将才。”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继续担任多项重要军职。1976年2月2日,中央决定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实质上掌握了军权。

但他经常与叶剑英元帅沟通大事,还建议叶帅继续主持军委工作。

1980年,陈锡联辞去全部职务,退休生活开始。1982年和1987年,他先后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继续关注国家发展。1999年,陈锡联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安详地结束了一生。

和汪东兴一同退休的第二位高级干部是吴德。

1913年出生于河北丰润,学生时代接触马克思主义,成为进步青年。19岁开始参加革命工作,领导并参与大量工人运动,这些经历成为他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吴德逐渐成长为能主政一方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天津和吉林,表现出色,获得中央认可。

1966年,调任北京市代市长,在动荡年代保持冷静,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北京局势迅速稳定,中央领导给予高度评价。

1973年进入中央政治局,1980年辞去所有职务,退出领导岗位。1982年再次被选入中顾委,为国家建设献策。

1995年11月29日,吴德逝世,作为我国工人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

纪登奎是又一位老革命家。15岁参军,命运与党和国家紧密相连。

经历抗战和解放战争后,纪登奎担任河南许昌地委书记。1951年,毛主席乘专列南下视察时经过许昌,听取他的工作报告,这为他开启了仕途的快速通道。

毛主席专列上,纪登奎详细介绍许昌风土人情及土改、农业生产情况,得主席高度肯定。

汇报结束,主席突然问:“你挨过整吗?”

纪登奎坦率答:“挨过两次。”

毛主席叹气:“我也挨过,三次,比你多一次。”随后说:“挨整也有好处,你挨的整是对还是错?”

“错,两次都是错的。”纪登奎诚实回答,并简述经历。

主席又问:“你整过人吗?”

“也整过,比我挨的多。”

“整错过没?”

“有错误。”

“杀过人吗?”

“杀过,剿匪和镇压反革命时不少。”

“杀错过?”

“有,在紧急情况下没来得及查清楚就杀了,这是我的失职。”

这一问一答,使主席对纪登奎的经历、胆识和品格有了充分认识。纪登奎坦诚相对,未隐瞒欺瞒,令毛主席十分满意。

此后几年,只要毛主席出巡河南,总会让纪登奎汇报工作。

一次在洛阳,毛主席问:“最近有困难吗?”

纪登奎说:“建设工厂遇到了难题。”

主席仔细听后亲自指点,鼓励他克服难关。

得益于毛主席提携,纪登奎职务迅速上升,1969年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国务院副总理。

1980年辞职后,成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据儿子纪坡民说,纪登奎本想写回忆录,但觉得年龄尚早,一直未动笔。

遗憾的是,1988年7月13日,纪登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回忆录成未完成之愿。

1952年,陈永贵被选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庄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大寨奇迹”,引发全国范围内“学习大寨”的热潮,陈永贵也成为广为人知的英雄人物。

陈永贵言语中虽少提毛主席,但他的行动处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

大寨村被誉为干部的学校,成功经验成全国模范。

一次,陈永贵应邀到李先念副总理家中看电影。李先念和其他首长谈论昔阳外调干部,见他来笑言:“永贵,你太保守,全国都想要昔阳的干部,你偏不给。”

纪登奎也打趣道:“你就知道守着昔阳。”

陈永贵笑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庙号的追封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礼仪,通常用于尊崇和纪念历代君主或其他重要统治者的父辈。...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字数差不多,每段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故事更生动丰富。 ...
原创 新... 桂系军阀集团:从旧桂系到新桂系的风云变幻 在民国时期,广西曾经历过两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的统治,这就是我...
原创 虽...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主要党派,那就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民党的失败为中国共产...
原创 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一声令下,全国掀起了空前的参军热潮。无数青年男女纷纷响应号召,热血沸...
原创 朱...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史书中所载,朱标的死因仅为一次偶然...
原创 昭... 大唐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唐玄宗李隆基最宠信的边疆将领安禄山,以“忧国忧民,国家危难...
原创 曾... 在许多描绘明朝历史的电影与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明军三大营”这个说法。明朝初期,朱棣与朱瞻基依靠...
原创 宋... 《——·前言·——》 宋朝,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王朝,历经了无数风雨,也承受了严重的军事挫败。折家将...
原创 三... “人民队伍中的三杨”指的是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