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一个精神病当天皇,才能避免上世纪的日本走向军国主义?
创始人
2025-09-16 03:02:13
0

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页面上的“关注”按钮,这样方便今后我们持续为您推送类似内容,也便于您与更多读者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 | Severn

编辑 | S

日本的天皇制度,起源于模仿唐朝律令制度,并结合了日本传统习俗而建立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体制。

在很多人眼中,日本天皇只是一个象征国家权力的象征,实际上并不掌握具体的实权。

但细看日本历史,天皇在军国主义兴起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举例来说,明治维新后继位的大正天皇,他的统治时期一度促进了日本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军国主义力量的迅速形成。

然而随着大正天皇去世,昭和天皇继位,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最终还是完全掌控了国家政局。

那么,大正天皇为何能够延缓军国主义的发展?这是否与他的精神疾病有关?

——

军国主义诞生的背景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武士道精神。

但其真正萌芽,并在明治维新后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则与当时日本内部矛盾和国际危机的激化密不可分。

近代以来,日本的统治阶级尝到了战争带来的巨额财富,因此一直将对外侵略扩张视为增强国家实力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对朝鲜和中国的扩张过程中,日本通过侵略攫取了大量经济利益。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当时的赔款以英镑计价,实际折算成日元超过预期,约多出3.58亿日元,这相当于当年日本财政收入的4倍。

这笔赔款极大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日本成功迈入工业化的门槛。

同时,日俄战争的胜利也为日本资产阶级带来了丰厚的战争赔款和大片殖民地,极大拓宽了日本民族资本企业的市场。

1905年至1907年,仅两年间,日本新增和扩建的企业投资总额达到6.74亿日元,几乎是之前10年投资总额的两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继续从战争中获利,从德国手中夺取了中国的胶州湾,并陆续发动对华侵略,数月内占领山东半岛及南洋诸岛。

此外,欧美列强因战争暂时退出亚洲市场,日本承揽了大量军需订单,出口额迅速攀升。

1914年,日本出口额为6.32亿日元,至1916年飙升至20.7亿日元。

日本从债务国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之一。

除了对中国的侵略,朝鲜半岛也成为日本觊觎的对象。

1910年6月3日,日本内阁决定吞并朝鲜,短短两个月内强迫朝鲜国王签订《日朝合并条约》。

日本效仿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模式,计划通过“东洋拓殖会社”对朝鲜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

总的来说,日本通过对中朝两国的侵略战争,攫取了大量不义之财,这既推动了其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发展,也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和侵略野心。

多次通过战争发财的经历,使得日本统治阶层的思想逐渐扭曲,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在日本社会悄然滋长。

——

大正天皇的登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外部军需订单的急剧消失和国际市场的萎缩,日本国内生产力与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

接踵而来的是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1918年11月起,日本物价开始暴跌。

1920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重创了日本经济。

随之出现了股市崩盘、物价狂跌,工业生产不断萎缩,工厂和银行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流落街头。

农业也未能幸免,生丝出口骤减导致蚕茧价格暴跌,3500座缫丝厂停产,30万工人失业,200万蚕农失去收入。

日本陷入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

连续的经济困境不仅使日本经济陷入泥潭,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政治冲突。

战时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令资产阶级迅速积累财富,另一方面也促使工人阶级迅速壮大。

经济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转嫁损失,加剧了劳资矛盾。

工人运动因此不断高涨,尤其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工人抗争风潮一浪高过一浪。

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欧美列强的矛盾也弥漫至社会各层面。

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天皇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日本急需调整发展策略和政治体制。

而主张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军国主义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幸运的是,这时日本迎来了一位精神状况不佳但亲近西方的天皇——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自幼性格暴躁,体质虚弱,因脑膜炎后遗症患上精神疾病。

让一位精神不稳定的皇储登基,是日本皇室的无奈之举。

明治天皇虽有五子,但除大正外,其余皆早夭,体弱的大正却意外存活。

别无选择之下,1915年11月,大正被拥立为天皇。

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决定却意外延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大正虽然身体孱弱,但他是彻底的西方文化拥护者。

受明治维新时期文化教育影响,大正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熏陶。

他登基时,日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繁荣期,大正时代被誉为日本现代史上的盛世。

民主气息浓厚,社会自由风行,后世称之为“大正民主”。

可惜的是,大正天皇上位后不久便出现脑力衰退,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官方仪式,更不用说处理政务。

1921年10月,他被迫全面退出国政,皇太子裕仁开始摄政。

这位皇太子,正是后世臭名昭著的昭和天皇,军国主义的坚定推动者和领导人。

——

昭和天皇的罪恶

昭和天皇继位时,日本已出现多个军国主义团体,如1918年的“大正赤心团”、1919年的“大日本国粹会”,其背后都有军国主义势力支持。

这些团体起初主要从事思想宣传,以“人类解放”“弘扬国粹”为口号,攻击共产主义和民主运动。

随后军国主义全面走向政治舞台,确立了军部法西斯的统治地位。

这一时期,军国主义的政治、思想、组织活动蓬勃展开,相关团体激增。

嚣张的军国主义者在全国制造恐怖事件,甚至暗杀政府官员、政党领袖。

如1931年的“三月事件”、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等暴乱,象征着军国主义取得政治主导权和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1931年后,军国主义内部出现分裂,围绕对外战争和国内政治的优先次序存在严重分歧。

两派矛盾激化,导致更多恐怖事件,互相攻击甚至杀害高官。

而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昭和天皇则是这场动荡的推手之一。

昭和天皇出生于皇室,从小被培育成尚武、铁血的性格。

出生两个月即寄养在海军将领家中,6岁进入皇室学习院接受军事教育,启蒙老师是日俄战争时期著名的乃木希典大将。

这种成长环境培养了他铁腕独裁的作风。

昭和自摄政以来展现出强硬手段,日本军国主义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他的推动。

他最为人诟病、体现军国主义领导人本质的,是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未经批准发动侵略,昭和并未谴责,反而默许,并迅速批准战争预算,正式承认侵略战争。

东北沦陷后,昭和大肆犒赏关东军,甚至将日本军队美化为“自卫者”,向国际社会宣传“皇军威武”。

侵华战争进一步升级。

1932年1月,日本在上海制造事端,随后昭和天皇指示前线日军停火。

但这不过是出于对欧美列强的顾忌,不愿过快激怒英美,避免正面冲突。

昭和天皇并不认为侵华是错误,仅是策略上的权衡,这暴露了他的真实立场。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参谋部与政府意见分歧,前者主张与南京政府和谈,后者欲继续施压,迫使蒋介石投降。

关键时刻,昭和的立场倾向侵略派,促使战争全面升级。

由此可见,昭和天皇绝非战后被贴上“傀儡”标签的无辜者,而是军国主义的核心领导人,最大日本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

结语

令人惋惜的是,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只能依靠一个精神状况不佳的大正天皇暂时延缓军国主义的崛起。

但随着大正的退位,军国主义势力迅速崛起,接连发动侵略战争,暴露了日本作为侵略者的残暴本质。

二战战败后,军国主义头目受到国际法庭制裁,军国主义势力被迫暂时隐退,潜藏在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

参考资料

(略)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庙号的追封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礼仪,通常用于尊崇和纪念历代君主或其他重要统治者的父辈。...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字数差不多,每段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故事更生动丰富。 ...
原创 新... 桂系军阀集团:从旧桂系到新桂系的风云变幻 在民国时期,广西曾经历过两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的统治,这就是我...
原创 虽...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主要党派,那就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民党的失败为中国共产...
原创 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一声令下,全国掀起了空前的参军热潮。无数青年男女纷纷响应号召,热血沸...
原创 朱...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史书中所载,朱标的死因仅为一次偶然...
原创 昭... 大唐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唐玄宗李隆基最宠信的边疆将领安禄山,以“忧国忧民,国家危难...
原创 曾... 在许多描绘明朝历史的电影与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明军三大营”这个说法。明朝初期,朱棣与朱瞻基依靠...
原创 宋... 《——·前言·——》 宋朝,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王朝,历经了无数风雨,也承受了严重的军事挫败。折家将...
原创 三... “人民队伍中的三杨”指的是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