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春,电通影片公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上海成立。在电通影片公司的邀请下,田汉开始着手创作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剧本,原名《凤凰的再生》,后来改为《风云儿女》。剧本完成后,田汉灵感爆发,决定为这部作品创作一首以长城为背景的主题曲。在一次创作中,他在纸上写下了“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这样的歌词,然而,这句歌词却成为了他被捕的导火索。国民党特务以“宣传赤化”为罪名,将田汉逮捕入狱。入狱后的田汉有一位同志前来探望,他带出一团纸条,上面正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歌词。聂耳拿到这些歌词后,仅用两天时间便完成了谱曲,《义勇军进行曲》由此诞生。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的故事。
田汉于1898年3月12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茅坪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九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幸得舅舅易象的帮助,田汉得以活下来,并开始接受文化教育。1912年,田汉进入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在这里,田汉展现出了出色的创作才华,年仅14岁就开始改编剧本,并受到教育家徐特立的赏识。徐特立先生不仅是毛主席的老师,田汉与毛主席也因此有了“师兄弟”的关系。
1916年,在舅舅的引导下,田汉前往日本留学,接触了西方的思想和先进的文艺理论,立志成为一名剧作家。在日本,李大钊等人创建了“少年中国学会”这一进步团体,田汉毫不犹豫地加入,并开始积极发表诗歌和文学评论,展示了自己对创作的热情。
19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年,田汉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年,田汉回国后,进入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随后他在长沙第一师范、上海大学等地担任教职,并开始创作话剧,如《苏州夜话》和《名优之死》等作品。
1930年2月,田汉在我党的领导下,参与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鲁迅、郁达夫、潘汉年等知名人物也出席了这个组织的成立大会。田汉心中最大的梦想是加入中国共产党,而这个愿望在1932年得以实现,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开始担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及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35年2月,由于创作剧本《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虽然后来获得保释,但在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上映的同时,《义勇军进行曲》也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传唱。这首歌曲随后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此后,田汉投身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事业,用自己的笔为共和国的建立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先后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继续从事创作工作。他的作品中有一部话剧新作《关汉卿》,这部剧表达了他对古代剧作家关汉卿敢于为窦娥鸣不平的赞赏,但他可能没有预料到,自己也会被卷入一场冤屈的冤狱之中。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田汉作为文艺界的重要人物,遭受了严重冲击。1968年,经过长时间的批斗,田汉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最终于12月10日,在301医院逝世,享年70岁。令人意外的是,田汉去世后,竟被宣布为“罪大恶极”,以至于家人无法前往取回他的骨灰,田汉的骨灰至此下落不明。
1975年,田汉被定性为“叛徒”,并被“永远开除党籍”。直到1979年4月20日,中央才为田汉在八宝山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但由于田汉的骨灰早已不知去向,骨灰盒中只剩下四样物品——一副眼镜、一支钢笔、一枚图章和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与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