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明朝“超级驴友”,一本游记震古今的初代平民旅行家
创始人
2025-09-13 12:32:44
0

文 | 有书律君 · 主播 | 阿成

著名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写尽了帝王将相的千秋功业,名臣大儒的传奇故事,然而这本历数明朝千百名人的“大部头”,结尾却落在了一介平民的身上。

作者当年明月说,正是在这个人的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唯一的、真正的成功,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明朝的“超级驴友”,凭借一本六十万字游记震铄古今的初代平民旅行家——徐霞客。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徐霞客的传奇人生。

平民之身,出游远方

徐霞客是江阴梧塍(chéng)里人,出生于公元1587年。

江阴属于明朝的南直隶常州府,那里邻近长江出海口,河网密集,属于明朝后期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风气也比较开放。

徐家是当地的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徐霞客的高祖曾是江阴巨富,到徐霞客父亲这一代虽然已经家道中落,但仍称得上殷实。

虽然有耕读的家族传统,但父母对徐霞客并没有硬性要求。

父亲徐有勉就没有科举入仕,而是更喜欢游玩山水。

母亲王孺人则出身书香门第,见识不凡,胸怀广大。

在这种环境下,徐霞客从小就养成了广泛的读书兴趣,他博览群书,决不局限于阅读四书五经,而且尤其喜欢看地理类的书。

少年时他便立下了“壮游天下”的志向,声称“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15岁那年他应付了一次童子试,没考中,之后就再也没碰过科举,家人也不勉强他。

徐霞客19岁时,父亲去世。

徐霞客虽然很想外出游览名川大山,却因母亲年迈不忍出行,他的母亲得知后却说“男子汉志在四方”,积极鼓励他去游历四海。

公元1607年,徐霞客戴着母亲制作的远游冠,正式踏上了他的旅途。

走之前母亲对他说:

“你可要游遍名山大川啊,回来跟我讲讲你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两人还立下了“在春草初萌时出游,在秋叶染霜时归来”的约定。

此后数十年,徐霞客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

而且秉承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原则,他的旅行计划性非常强,几乎没有过漫无目的的浪游,总是“定方而往,如期而还”。

往往春天出游,短则十天有余,长则三月。

每次回家他还会给他母亲带一些稀奇的玩意儿,跟她讲自己一路上的奇遇。

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给母亲讲述旅行见闻,徐霞客在旅途过程中,每天不管多么疲惫,他总会把自己的游历见闻和收获记录下来,而这些记录便形成了后来的《徐霞客游记》。

难怪有人评价:

“霞客之奇,孺人成之。”

正是母亲的支持和鼓励,成就了徐霞客这位大旅行家。

游历天下,探尽奇景

徐霞客的游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徐霞客22岁到28岁这六年,从1607年至1613年,他游览了太湖、泰山等地,并没有进行文字记录。

第二阶段是徐霞客28岁到48岁这20年,从1613年至1633年,他遍游了浙江、福建,攀爬了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等诸多名山。

在此期间,公元1624年,由于母亲已经八十高龄,徐霞客曾打算停止出游,在家侍奉母亲。

不过母亲为了表示对他的支持,做出了一项惊人的举动——和儿子结伴出游。

当然,他们的两次旅行都限于江苏省内。

徐霞客和母亲的两次旅行是母子二人最后的相伴时光。

第二年,母亲去世,徐霞客守丧三年。

1628年,在守孝三年期满后,徐霞客再次踏上征程。

他游览了福建金斗山、广东罗浮山。

次年,他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在河北游览盘山、碣石山等地。

四年后,他再次北上京师,游览五台山和北岳恒山。

遗憾的是,记录这些行程的游记大部分已经丢失了。

现存的《徐霞客游记》中,关于徐霞客第二阶段游历经历的内容,仅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是徐霞客50岁到53岁这几年,从1636年至1639年,徐霞客感到“老病将至,必难再迟”,决定开始他的“万里遐征”。

这时候距离明朝覆灭,还有七年。

距离徐霞客去世,还有五年。

在这生命最后的五年里,他从江苏出发,一路游览了南方各省,然后深入云贵,探访帝国西南边疆。

这是徐霞客连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硕的一次出游,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游。

在游记中,他用优美的文笔详尽地记录了此次旅行中的美景——在浙江金华登上山顶,看落日沉入江水,他写道:

“夕阳已坠,皓魄继晖,万籁尽收,一碧如洗……回念下界碌碌,谁复知此清光!”

回想起人世间的忙忙碌碌,谁又会知道有如此的清光照耀呢?

在江西,徐霞客第一次看到了南方瀑布被冰冻的壮观景象。

他写道:

“时见崖上白幌如拖瀑布,怪其无飞动之势,细玩之,俱僵冻成冰也。”

第二天起床之后,徐霞客推开门,迎接他的是被大雪覆盖着的连绵起伏的群山,山峦是如同碧玉一般的颜色,而太阳正从山后升起。

除了美景,徐霞客更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考察资料。

他在游记中全面地记载了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

他攀险峰、涉危洞,对岩溶地貌、山岳地貌等多种地貌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命名,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考察记录。

他实地勘测金沙江、澜沧江、丽江等多条河流,确定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纠正了儒家经典《尚书•禹贡》以岷江为源头的谬误……

《中国科学史》的作者李约瑟评价《徐霞客游记》:

“不像是17世纪的著作,更像是20世纪田野调查者的作品。”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徐霞客用双脚走遍中国大地,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两足俱废,死不恨矣

然而,与瑰丽雄奇的自然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整个大明朝正滑向覆灭的边缘。

饥荒席卷了整个北方,甚至蔓延到江南地区。

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也覆盖了河南与湖北。

当徐霞客穿过湖南,经过湘江抵达衡阳时,张献忠的军队在湖北被官兵击败。

在他的身后是无数的溃兵和逃亡的流民。

此时徐霞客的旅途并没有遭到战乱的直接袭扰,但湘江两岸的匪患,还是给了他致命一击。

他在游记中写道:

“群盗喊杀入舟,火炬刀剑交丛而下。”

这群土匪的刀刃不认识徐霞客,只是在船上胡乱挥砍。

木制的小舟很快就承受不住了,徐霞客也跌进了江水中。

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在冬日寒冷的江水里躲过一劫,上岸后已是“身无寸丝。”

即便如此,徐霞客还是继续向南前进,一路上依旧不顾危险,考察地理地貌。

1637年,徐霞客来到了贵州。

他在弥漫着瘴气的贵州丘陵山林里,努力与毒虫对抗,记录下贵州民生与经济的困苦。

同时,他也在这片充满了苦难的大地上再度遭到了重创——无数次抢劫、诈骗与背叛,他失去了所有盘缠,甚至失去了和他一道同行的僧人朋友。

但他答应了朋友,要带着他的遗骨,一起登上中国西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

于是,他背起朋友的尸骨继续前行。

一年后,徐霞客终于进入云南,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两次登上鸡足山,并撰写了《鸡足山志》。

因为常年风餐露宿,长路前行全凭双脚,他的双足俱废,他的精神希望能够继续往南,但身体已经无可奈何。

1640年,他病得更加严重,云南地方官员用车船送他回到了江阴。

江阴的官员来探望他时问道:

“何苦来哉?”

徐霞客却回答,自己作为一介布衣,能够“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张骞、玄奘、耶律楚材相提并论,“死不恨矣”。

1641年正月,五十六岁的徐霞客病逝于家中。

他的遗作经朋友整理成书,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徐霞客游记》。

当别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功名,埋首于经书之中时,徐霞客却不愿随波逐流,他宁愿追随自己的内心,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即使别人不理解,他也无所谓。

他用一双脚踩出了自己的瑰丽人生,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真正实现了自己当年所立下的誓言: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生短短几十年,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必拘泥于世俗的标准,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只要自己觉得值就好。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中国马术场地障碍青少年冠军杯赛... 中国马术场地障碍青少年冠军杯赛(西安站)9月13日将在秦汉国际马术中心开赛,共有来自全国140余对人...
原创 刘... 1938年3月初,刘伯承开始筹划在日军重要运输线邯长公路上进行作战。他的主要计划是首先让385旅攻击...
原创 诸... 咱都知道,诸葛亮那《隆中对》,在三国历史里可是相当有名。但您琢磨过没,这《隆中对》其实存在战略缺点,...
原创 解... 诸葛亮曾考虑过优先收复荆州,然后再对北方展开攻势吗?可以说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仅仅停留在想象中。...
原创 李... 在古代中国,皇室的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即便是高坐于皇帝宝座之上的统治者,生活中也常常充满了不安...
原创 唐...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649年即位,治理了三十四年。李治在位期间,展现出了杰出的政绩,他...
原创 七...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这句话,在三国时期被黄忠和赵云两位老将诠释得淋漓尽致。当别人六七十岁都在家含...
原创 奶... 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巨变中,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经历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命运。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溥仪...
原创 刘...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咱先聊聊三国时期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 刘备。刘备啊,一直怀揣着统一天下...
文博|虢国博物馆一课程入围全省... 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全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活动优秀案例名单,虢国博物馆精心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