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的意思十分直白,意指在各个霸主之中,武力最强的无疑是西楚霸王项羽,而在力量方面则非唐朝的李元霸莫属。在将帅之中,最高武力值的代表是被称为“十三太保”的李存孝,而拳法最为出众的则是北宋时期的武术天才金台。需要注意的是,李元霸和金台这两个角色其实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真正的历史人物中,李存孝的能力可以与项羽相提并论。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与传说大相径庭。众所周知,有关李存孝的传奇故事层出不穷,诸如他年仅十岁便能空手打死猛虎,数个回合便能轻松击败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二的王彦章,以及在生病的情况下,竟然在不到十个回合内便成功击杀了号称天下第三的高思继。这些说法夸张得离谱,更是描绘他在战场上如同天神降临一般,昼夜奔袭敌营,迅速夺取要地——对于长安的突袭更是令人瞩目。然而,这些情节显然是出自小说《说唐演义全传》的艺术加工,并无真实依据,理应谨慎对待。
根据正史《新唐书》的记载,李存孝的战斗形象是身着骑兵铠甲,在作战时乘骑三匹战马,能够在马匹之间灵活跳跃,随意更换,这显示了他不凡的身体素质。所携带的武器包括硬弓、马槊和铁锅,这些都是当时重量级的兵器,单把兵器的重量都在数十公斤左右,常人根本无法轻易掌握,从中可见李存孝具备超人的力量和非凡的体能,这并非天方夜谭。
尽管李存孝能够熟练掌握这些重型武器,但从正史的记载来看,他在实战中的战绩却不算突出。历史资料仅提到他俘获了一位并不显赫的梁国将领邓季筠的记录,此外还有一次,李存孝率领三百伏兵成功发动一次突袭。这些战果在历史舞台上实际上显得平淡无奇,并不足以显示李存孝在指挥方面的高超能力。因此,若说李存孝可以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恐怕未免有些抬高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