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这一古老的道理从未改变。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英雄并非死于战场,而是在和平时期被流言蜚语所迫害。这样的命运降临在秦国时期的知名将领白起身上。秦国的军队因其强大的战斗力而闻名,被其他国家视为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军。在这支如同锐利刀锋的军队中,白起作为领军者,战斗力非凡。《史记》中记载,他在多场战斗中所杀之敌超过九十万,甚至有可能接近百万。然而,享有盛名、战功赫赫的他,最终却并没有在沙场上可歌可泣地陨落,反而是因谗言致死,这与秦国另一位著名的权臣范睢之间的恩怨密不可分。
白起作为武将,勇猛无畏,而范睢则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臣。在秦国征服六国的过程中,白起的武力与范睢的智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范睢却暗藏致命缺陷,他心胸狭隘,记仇心理极强,常常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在一次事件中,白起在某种程度上得罪了范睢,激发了对方的怨恨。范睢曾帮他的旧友郑安国获得显赫职位,然而郑安国在军事才能上与白起难以相提并论,这让白起直言不讳的不满加深了范睢的敌意。于是,范睢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准备报复白起。
白起是个勇猛的战士,但他的个性过于坦率,长期的军旅生涯让他未能深刻意识到朝廷内部暗流涌动的权力争斗。他对自己的卓越战功引以为傲,却未曾察觉到身边大臣们心怀叵测的企图,这为他未来的悲剧埋下了隐患。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巧妙运用反间计,成功破坏了赵王与廉颇之间的关系,趁机发起攻击,屠戮了赵军四十万大军。白起认为此番胜利应当乘胜追击,便向秦王请求再次出征。然而,秦王却认为再战时机已过,未能批准他的请求。随后,当秦王想要改变决定,命令白起出战时,白起意识到了再次出战的风险,果断拒绝了秦王的命令。这让秦王心中愤怒不已,于是将白起贬为普通士兵,并派遣另一位将领出征。
这时,早有准备的范睢见时机成熟,主动前去见白起。白起对秦王的命令持拒绝态度,正中范睢的下怀。范睢向秦王汇报称白起心中存有不满,暗示他可能图谋反叛。秦王得知此事心生忌惮,担心无人能制止白起,遂下令将他杀死。就这样,一位传奇战神在谗言之下悄然陨落,历史的轮回再一次证明了“飞鸟尽,良弓藏”的残酷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