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烟阁的二十四位功臣中,长孙无忌名列第一,但从功绩来看,他远不及排在第五的房玄龄。李世民在征伐渭北时,房玄龄便奔赴李的麾下,长期参与国政的决策,并管控文书事务。李世民登基后,更是称赞房玄龄“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然而,房玄龄去世后仅五年,房氏一门便走向了衰落,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荣宠至极
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房玄龄被赋予中书令的重要职务。在后来的封赏中,他不仅荣登首位,还被封为邢国公,兼得千三百户的食邑。随后,房玄龄担任宰相,掌控朝政十余年,李世民对他极为信任。此外,二人还通过婚姻结成姻亲,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成为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的妻子,李元嘉王也娶了房玄龄的女儿。这些关系使得房家的地位愈加巩固。
尽管如此,房玄龄却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恭谨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他重病在床,李世民立即派遣名医前来为其诊治,并每天送上御膳。直到房玄龄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自前来探望,握住他的手,恳切地告别。在他去世后,李世民下令给予他诸多荣誉,封赠太尉、并州都督,追尊为文昭,并为其举行隆重葬礼,给予大量的财物以作陪葬。
二、兄弟阋墙
然而,短短四年后,房家的命运就急转直下。长子房遗直被剥夺为庶民的身份,次子房遗爱也被处死,其余的儿子们被流放至遥远的岭南,甚至连房玄龄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被撤销。这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家族衰败,实际上与李世民为房玄龄及其子辈安排的婚姻息息相关。房玄龄去世后,他的爵位和家业由长子房遗直继承,然而,次子房遗爱对此异常不满。
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自幼被父皇宠爱有加,脾性娇纵倔强,她企图扶持丈夫夺回国公的爵位,因此便诬告房遗直对她不敬。为自保,房遗直不得不向朝廷上书,指控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并表示“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最终,唐高宗决定让长孙无忌来处理此事。
三、谋反事件
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房遗爱谋反案”。在史书中,对这一案件的记载模糊不清,唯一明确的是,驸马都尉薛万彻因牵扯此事而被罢免,随之心怀不满,与房遗爱和柴令武(柴绍之子)等人联合,密谋计划,声称“若国家有变,应以司徒荆王元景为主”。长孙无忌则借此事件大做文章,制造了这起所谓的谋反案件。
于是,公元653年,唐高宗在群臣的推举下,处决了房遗爱等人,而高阳公主同样被赐死。房遗直因是功臣后代且揭发有功,最终免于一死,但仍被剥夺权利而成为庶民。房玄龄的其他子女也无一幸免,皆遭流放。这一切发生在房玄龄离世后不久,而房家也在此时彻底走向了衰败。尽管房遗爱谋反的真实性仍有争议,但他的夫妻二人骄奢淫逸、欲争爵位与家产的事实却是无可否认,最终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