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猛将如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劈开忠义之道,张飞的丈八蛇矛搅动当阳桥风云,赵云的青釭剑杀出七进七出的传奇。然而若论纯粹武力之巅,其实关羽、张飞、赵云都不是刘备麾下最锋利的战刃,刘备手下真正的最强猛将,其实是马超!
一、西凉锦马超: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
马超的勇猛,源于他得天独厚的身体素质与武学天赋。《三国演义》第十回中,年仅十七岁的马超初登战场,便以“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惊世形象震撼世人。他手持长枪,坐骑骏马,在长安城外一枪戳死王方,生擒李蒙,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恐怖实力。
除了枪法,马超还精通剑法、暗器(铜锤/飞抓),马上步下皆能作战,防御能力远超众人,根本没有任何短板。这一点,在后续的作战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渭桥六战:马超武力的巅峰见证
潼关之战(渭桥六战)是马超武力的最佳注脚。此战中,马超面对曹操麾下最强武将阵容,上演了一出以一敌众的史诗级表演:
速败于禁、张郃:马超与于禁交战“九合”,于禁败走;接战张郃“二十合”,张郃溃退。相比之下,赵云在穰山之战中三十合才击败张郃,张飞宕渠山之战中与张郃大战五十回合未能占据上风,马超的武力优势显而易见。
枪挑李通:李通出战后,“数合之中”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此战例与关羽“温酒斩华雄”异曲同工,但马超是在连败两员大将后仍能秒杀李通,含金量更高。
追击曹操:马超率军掩杀,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马超在乱军中“一枪搠在树上”,险些生擒曹操,其精准的枪法与恐怖的爆发力令曹军胆寒。
此战最经典的对决,当属马超与许褚的“裸衣恶战”。许褚主动挑衅马超,结果在大战二百余合仍然无法占据上风,便选择卸甲裸衣而战,结果仍难占便宜,最终“弃刀夺枪”才勉强扳平。很明显,从许褚“弃刀”的这个操作便可以看出,他已经落入了下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操才会让夏侯渊和曹洪前去助阵,帮助许褚一起围攻马超!
此战后,曹营众将无人再敢小觑马超,而马超“神威天将军”的威名也彻底响彻中原,曹操更是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矣”的惊叹,帮助马超走向神坛!
三、葭萌关之战:与张飞的巅峰对决
如果说渭桥六战展现了马超的统帅能力与群战实力,那么葭萌关之战则凸显了他的单挑巅峰。建安十九年,马超投奔张鲁后受命攻打葭萌关,与镇守此地的张飞展开了一场史诗级单挑。
尽管张飞占据以逸待劳的优势(刘备刻意拖延至午后,待西凉军“人马皆倦”才放张飞出关),且诸葛亮以激将法激发其斗志,但双方大战二百余回合后,刘备两次鸣金收兵,暗示张飞已显疲态。尤其夜战中,马超诈败使用铜锤偷袭被张飞躲过,但若换作其擅长的连珠箭(曾于渭水射杀数十曹军),张飞恐难抵挡——此前巴郡之战中,张飞在大白天竟被严颜射中头盔,足见其防箭能力远逊马超。
总的来说,在葭萌关之战中,马超的武力优势更为明显。
四、五虎将武力体系的重构
1、关羽的致命缺陷
关羽虽斩颜良诛文丑,但其武功依赖赤兔马的速度与青龙刀的爆发力,战术单一且缺乏持久战能力,且关羽的防御能力非常弱,过五关斩六将时,处于武力巅峰的他竟然被一员小将所伤,令人大跌眼镜!
对于关羽的致命缺陷,诸葛亮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年关羽因马超归降刘备后表现高傲,欲入蜀挑战马超时,诸葛亮才会在信中巧妙阻拦,称“马超虽强,不过张飞之勇”,暗示关羽无需亲征
果然,后来的襄樊之战,关羽与马超旧部庞德交战时,竟被庞德用拖刀计加冷箭所伤,若非关平救援险些丧命!庞德的综合实力尚不及马超,却已让关羽难以招架,若当年诸葛亮不阻拦,任由关羽单挑马超,结局可想而知。
2、张飞的战术局限
张飞虽与马超战平,但其“声若巨雷”的威慑战术对马超完全失效。夜战中马超以静制动化解张飞的狂暴攻势,反逼得张飞摘盔减重以提升灵活性。更关键的是,马超的战场统治力远超张飞:汉中战张郃时,马超二十回合杀得河北名将“盔斜甲散”,而张郃曾与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不败,足见两人之间的武力差距。
3、赵云的“不败神话”破绽
葭萌关之战中,赵云随军却未出战,这一细节耐人寻味。当张飞无法击败马超时,诸葛亮宁愿自己派使者劝降马超,也不抽调赵云前去迎战,深层原因便在于诸葛亮并不认为赵云能够击败马超!毕竟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虽然赵云名气颇大,但确实缺乏与超一流武将的死斗经验。其长坂坡七进七出更多体现耐力而非绝对武力,且主要对手为二三流将领。反观马超,渭水六战皆正面硬撼曹操麾下顶级猛将,实战含金量更高。若以许褚、许褚为参照,马超赵云二人高下立判!
结语
事实上,曹操的那句“马超有吕布之勇”、刘备的那句“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诸葛亮的那句“须张赵二将方可与敌”,已然将马超推向武力神话的顶峰!吕布当年在虎牢关之战中可以硬刚关羽张飞,有吕布当年之勇的马超,怎么可能逊色关羽张飞?毫无疑问,刘备手下,马超最强,关羽、张飞、赵云都要略逊一筹!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