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有一家族:出59位丞相、59位将军、55位尚书,全因这12条家训
创始人
2025-09-11 11:06:38
0

在中国古代,一个家族中有成员当上官职,无论职位多么微不足道,都会被视为家族的荣耀,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使是微小的职位也会为家族带来巨大的荣光。

然而,成为官员并非易事。在科举制度未出现之前,只有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机会进入仕途。对于普通家庭的学子来说,除非具备极高的才学、天赋,或者声誉极佳,否则几乎没有机会走上仕途。

科举制度的确为寒门学子提供了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即使一生致力于考取功名,也有许多人最终一事无成。然而,有一个家族,他们的族谱上有超过一百人曾做过官,其中五十多位甚至官至宰相。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他们遵循的12条家训。

关于河东裴氏的历史记载不多,但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裴氏家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从东汉到五代,尽管有时经历了衰败,但总体上,他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并且在多个朝代的政坛上,裴氏家族的身影频繁可见。

尤其在唐朝,裴氏家族更是光辉耀眼,共有17位宰相出自该家族,这一数字极为惊人,毕竟宰相在古代朝廷中是“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许多人认为裴氏家族的成功是一个奇迹,但若研究他们的家训,就能明白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有章可循的。

裴氏家族的成员普遍勤学好问,在《裴氏世谱》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裴氏家族的裴延(唐朝宰相)自小便极为刻苦,尽管同龄的学子会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外出放松,裴延却从不离开书桌。对他来说,外界的娱乐和游玩都无法比得上读书的乐趣。为了专心学业,他可以一整年都不离开家门。裴延这样的例子在裴氏家族中并非个别。由于家训中明确要求“严教子孙”和“读书明德”,家族成员自出生起便被教导要勤读书、修身养德。

家训还要求每位裴氏族人都要“信奉祖先”和“孝顺父母”。即使有少数族人不太喜爱读书,也必须在父母的劝诫下努力学习,不能违背家族的规矩。为了鼓励家族成员刻苦学习,裴氏家族对于那些取得学术成就的人,会将其事迹写入《裴氏列传》予以表彰。裴延作为宰相的事迹便被收入其中,类似的,像裴寂、裴矩、裴居道、裴行本、裴谈等十几位裴氏族人也在唐朝担任了宰相。

在这样浓厚的学风和家族氛围中,裴延等人成为宰相并不令人意外。当然,裴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实行的察举制也是一种重要的选官方式。察举制让中央官员前往各地,发现并举荐那些具有才德的人才进入朝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被察举的往往是那些非常有才华或在当地有着极高声誉的人,而裴氏家族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家训中要求裴氏族人“协和宗族”、“敦睦邻里”,并且要“惇厚戚朋”、“讲求公德”。这些家训不仅要求族人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要求他们与邻里和睦相处。与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家族不同,裴氏家族保持着低调的美德,因此,他们深受百姓尊敬,常常成为察举官员关注的对象,得以进入朝廷。

一旦有族人成功进入朝廷,其他族人也会随之获益。例如,唐朝宰相裴耀卿,他的曾祖在隋朝为散骑常使,祖父是司户参军,哥哥裴子余曾任冀州刺史,而其他兄弟及后代则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因此,裴氏家族的荣耀是相互成就、世代相传的。

然而,进入朝廷并不意味着成功。真正能够站稳脚跟,并不断提升自己,才是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从裴氏家族的历史和族谱中可以看到,许多裴氏族人最终都能身居高位,这背后有什么秘诀呢?

官场充满了权谋与欲望,许多人一旦掌权,便会迷失自我。裴氏的先祖早已洞察这一点,因此家训中强调:“居家勤俭,立身谨厚”。这些教诲提醒族人养成节俭的习惯,以便在面对权力和金钱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同时也要求他们做人谨慎正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官场上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家训还强调“慎重言语”,警示族人不要因言语不当招致祸端。历史上因言辞失误而招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无论做官还是做人,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裴氏家族通过严格遵循家训,不仅培养出了大量的官员和将军,还培养了大量的尚书和其他高级官员。据粗略统计,裴氏家族培养的宰相和将军数量接近60位,尚书有55位。可以说,裴氏家族的成功离不开他们严谨的家风与族人间的共同努力。

在古代,中国人的命运常常与家族紧密相连。一个人的成功能够为整个家族带来荣誉,而一个家族的繁荣又会惠及后代。裴氏家族的辉煌是家族成员团结一心、秉承家规的结果,而这种优良的家风和传统,成为了裴氏家族能够世代相传的根本。我们应当从裴氏家族身上学到如何在宽容待人和严于律己之间找到平衡,成就更好的自我。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名将洪可新领衔 多名新人迎首秀...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王楚捷)当地时间9月13日至21日,2025年世界摔跤锦标赛将在克罗地亚...
原创 为... “三藩”是指清朝初期在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分封的三个异族、异姓藩王的统称。这一设立可视为清廷应对南部...
原创 清... 满清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让后人最清楚最直观感受到,封建王朝的可怕之处。 满清...
少数民族起源复杂多样,独特文化... 少数民族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他们拥有独特的语言、风俗、艺术和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
原创 太... “天下无巧不成书。”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难以置信的巧合。例如,诸葛亮和汉献帝刘协的出生和死亡年月...
原创 朱...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真是切中要害,确实没有错。在皇帝身边侍奉,必须格外小心谨慎,因为一不小心,命运就...
原创 她... 在清朝历史中,公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她们表面上似乎享有荣耀与权势,然而,实际上她们的人生往往并不...
原创 清... 满族在清朝时期曾是地位最为尊崇的民族。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满族总共有超过六百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
原创 三... 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充满“情感”的记忆与反思。根据《参考消息》2月6日的报道,波兰国防部长瓦迪斯瓦夫...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莽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对于他的评价,几乎总是两极化的:一些人对他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