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世界里,有两位极为傲慢之人,其中之一是祢衡,另一个则是关羽。
祢衡是一位名士,才气横溢,但也因此显得十分傲慢。他见人总是喷口而出,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是一个深具能力和影响力的人物,但祢衡却根本不屑一顾。即使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众多且各具才华,祢衡也没有一个看得上的。例如,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张辽、许褚、乐进、李典、吕虔、满宠、于禁、徐晃、夏侯惇、曹子孝这些人,他认为他们最多能做些如吊丧、放牧、击鼓、屠狗之类的低贱工作。而其他不在曹操麾下的将领,他直接视为酒囊饭袋,不值得一提。
与祢衡相比,关羽的傲慢也是广为人知。他的傲气不仅表现在对敌人的蔑视,还体现在对自己的武艺与地位的极高自信上。
关羽的傲慢无处不在。例如,颜良在曹操麾下名声赫赫,勇猛无比,但关羽却对其嗤之以鼻,认为颜良不过是个“插标卖首”的小角色。即便如此,关羽依旧一刀斩杀了颜良,这更加增强了他对自己的傲气。在与曹魏的其他将领交锋时,关羽也从不手下留情。他曾斥责庞德为“竖子、鼠贼”,将于禁视作“狗彘”,而曹仁则被他贬为“鼠辈”。关羽对江东孙吴的诸位名将也是不屑一顾。孙权被他讽刺为“碧眼小儿、紫髯鼠辈、鼠目寸光”;周瑜则被称作“小儿”;吕蒙为“吕贼”;而陆逊被视为“孺子”。
关羽甚至连自己的同袍黄忠都不放在眼里,尽管黄忠的刀法与关羽不相上下,且有百步穿杨的神箭。关羽还是称黄忠为“老卒”,并表示不愿与其并肩作战。在关羽眼里,天下虽大,英雄虽多,大多数不过是“匹夫”罢了。关羽曾自豪地说:“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
然而,即使如此傲慢的人,也还是有他敬重的人。祢衡虽然狂妄,但他也有朋友,比如孔融和杨修,三人常常互相吹嘘。而关羽虽然对大多数人都不屑,但也有他看得上的人物。首先是汉献帝,关羽对这位皇帝非常尊敬。曹操曾对汉献帝不敬,关羽为此差点拔刀斩杀曹操。其次是刘备,关羽无论是作为刘备的兄弟,还是作为主公的臣子,始终表现出极高的敬意;再者是曹操,虽然关羽不完全认同曹操,但也承认他是一位有能力且有魅力的人;最后是徐庶,尽管关羽对诸葛亮略显不敬,却非常敬重徐庶。
除了这几位,关羽还特别看重八位武将:
1. 张飞
张飞是关羽最为看重的武将之一。自从三兄弟结义以来,张飞与关羽之间的情谊深厚。张飞身手不凡,手持丈八蛇矛屡次挑衅吕布,关羽对此非常认可。关羽曾对曹操说:“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句话表达了关羽对张飞的极高评价。
2. 张辽
曹魏的张辽是关羽第二个看重的人。初见张辽时,关羽便对他产生了好感,认为他忠义之气贯穿全身。当张飞欲追击张辽时,关羽特意拦下了他,称张辽的武艺不在自己和张飞之下。张辽被曹操囚禁后,曾直言不讳地批评曹操是国贼。关羽为此跪求曹操放过张辽,展现了他对忠诚与正直的钦佩。
category:history,content:
3. 徐晃
关羽与徐晃有着深厚的交情,尤其是在襄樊之战时,徐晃曾带兵援救樊城。关羽对徐晃非常看重,称其为“交契深厚,非比他人”。
4. 赵云
赵云是关羽看得上的另一位将领。赵云自从跟随刘备以来,始终不离不弃,多次英勇救主,屡立战功。关羽对赵云的评价很高,甚至曾称他为“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
5. 吕布
吕布虽人品不佳,但武艺非凡,因此关羽对其有几分敬重。吕布曾与关羽交手,实力不相上下,关羽对其称为“吕将军”。但由于吕布的反复无常,关羽并不完全认同他。
6. 马超
马超武艺超群,但初投刘备时,关羽曾不服,想与其比武。但当马超被册封为五虎上将时,关羽并未表示反对,反而说:“孟起世代名家”,认可了马超的地位。
7. 魏延
魏延聪明勇猛,且外貌与关羽极为相似。关羽十分看重魏延,尤其是在魏延亲自为他拿下长沙城时,关羽对其表示了极高的认可。
8. 吕蒙
尽管关羽口头上看不起江东孙吴,但心中其实很忌惮吕蒙。吕蒙的才干与野心让关羽始终警惕,尤其是吕蒙密谋袭取荆州时,关羽并未轻视他。
这些人物,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是关羽眼中值得尊重或看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