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司马懿直到死都无法染指曹魏东线兵权?谁让他碰上了硬茬子
创始人
2025-09-11 01:01:54
0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晋明帝曾向大臣王导询问当年祖上是如何获得江山的,王导回答道:“…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这句话揭示了司马懿心狠手辣、除掉异己的本性,但正因为如此,司马家族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篡夺了曹魏的江山。

司马懿作为晋朝的奠基人,为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与曹爽的斗争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然而,即便如此,曹魏的军权始终未能完全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尤其是东线的指挥权,他始终未能插手。那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懿出身于显赫的世家,自东汉时期其祖辈便是将军世族,但在曹魏政权中,特别是曹操掌权时,司马懿并未受到重用,始终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这与当时曹魏政权的体制和统治阶层密切相关。

不同于司马懿,曹操出身寒微,其祖父更是宦官,这种寒门出身在当时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阶级观念深深扎根在社会中。而正是曹操击败袁绍后,士族开始纷纷投降,尤其是河内的司马家族,他们选择了支持曹操。

司马懿与曹操的首次接触发生在建安六年,当时曹操正在风头正劲,刚刚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曹操听闻司马懿才学出众,便打算征召他入府,但司马懿却因看不起曹操的寒门出身,婉言拒绝了曹操的邀请。尽管曹操曾一度未能完全统一北方,仍需面对刘表、马腾等势力的威胁,但当时的司马懿显然不愿与这位平民出身的曹操合作。

然而到了建安十三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已经收复了袁绍和刘表的地盘,马腾也不再构成威胁。此时司马懿已经意识到,如果继续傲视曹操,那将是自掘坟墓,终于在曹操下令征辟时,司马懿乖乖地进入了丞相府。

这一年,司马懿被任命为曹操府中的文学掾,这只是一个负责公文起草的职务,类似今天的文秘官员,意味着曹操并没有真正给司马懿以重任,且显然不完全信任他。司马懿虽然正式为曹魏政权效力,但从职务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权力。

从公元208年加入曹魏,到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足足等待了41年,直到70岁才独揽大权。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导在回答晋明帝时所言的部分原因,也体现了司马懿非凡的忍耐力,他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耐心地忍辱负重,直到时机成熟,才展现出他深沉的政治智慧和心狠手辣。

尽管如此,司马懿在曹丕时代的处境有所好转。由于曹操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这一职位专门用于辅佐当时魏王世子曹丕,因此,曹丕与司马懿关系较好。但仅凭与曹丕的关系,并不足以确保司马懿的生存和发展。司马懿真正能够崭露头角的,是他在军事方面的出色表现。

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司马懿随曹操西征张鲁,并提出趁刘备入主西川之际,抢占益州。尽管曹操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但此时的司马懿已经开始显示出自己军事谋略的独到之处。随后,他又参与了曹操的南征孙权之战,这些经历不仅让司马懿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也使得他在军中逐步建立了威望。

特别是曹丕称帝后,司马懿接连被封为尚书右仆射、抚军大将军,权势越来越大。魏明帝继位前,他甚至成为了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在位时,正值蜀汉丞相诸葛亮不断北伐,六出祁山对曹魏政权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应对这一威胁,从公元230年起,司马懿被任命为大将军、大都督,开始与诸葛亮在关陇地区展开长期对抗。

司马懿与蜀汉军队在关中地区的对峙,以及最终拖垮诸葛亮的胜利,也与曹魏在东线的防守密切相关。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进军五丈原,孙权也派遣10万大军支援,幸得魏明帝曹叡派遣征东大将军满宠成功击退孙权的进攻,最终导致诸葛亮在五丈原含恨去世。

之后,司马懿继续出征,解决了困扰曹魏十年之久的辽东问题,使自己的军事威望达到了顶点。正是由于他在军中的超高影响力,才使得他在托病不朝的日子里,依然能够通过密切与军中联系,及时发动兵变。

然而,司马懿的军权并未能彻底触及曹魏的东线。即使他最终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东线军权一直在征东大将军满宠手中。由于曹魏的东线对于防守孙吴至关重要,这一职位的掌控,决定了谁能够掌握曹魏在东南的防线。即使在曹爽掌权时,王凌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并且是曹爽的亲信,司马懿依然无法插手东线军权。

兵变后,司马懿最终解决掉了王凌,这为他最终获取了东线的控制权铺平了道路。然而,不幸的是,司马懿最终未能充分享受这一成果。公元251年9月,在王凌自尽后三个月,72岁的司马懿也在洛阳去世。对于他来说,最遗憾的或许就是从未掌控过东线军权。

司马懿死后,胡遵、诸葛诞等人接任征东大将军职务,而诸葛诞后来也反叛,显示出征东大将军这一职位的特殊重要性,最终成了司马懿一生的未解之谜。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负气出走 王树文) 河南邓州,王家...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这一点已被历史学界公认为不争的事实。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无可疑问。不过,网络...
原创 两... 两江总督,这一职务在前几篇文章中已有详细介绍,其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同...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助刘邦一统天下,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尊敬,后世则称他为...
原创 “... 明末,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乱象的时代。小冰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天灾人祸交织,使得明朝难以维持其统治。由于连...
原创 中... 田氏家族的历史,如同一幅悠久的家族画卷,跨越了四个世纪的时光。 在明末的动荡年代,家族成员被迫迁徙...
原创 他... 北宋虽然是由汉族建立的,但在其政权中,少数民族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这个王朝中,许多少数民族不仅在军事...
铁蹄下的末路王侯:秦灭六国与六... 公元前230年的寒冬,秦军铁骑踏破韩国都城新郑的那一刻,战国七雄的命运齿轮开始疯狂逆转。十年间,韩、...
原创 “... 在近现代中国人眼中,德意志民族常常被视为典型的战斗民族,而普鲁士则被认为是德国精神的象征。人们常说“...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天刚破晓,位于太极宫内的皇城北面,玄武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此时,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