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国庆佳节的喜悦还在空气中蔓延,南河(新津城区段)已被另一股热血氛围点燃。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决赛于上午10时整正式鸣笛开赛。
经过10月1日预赛、复赛的多轮激烈角逐,来自国内外的顶尖赛艇队伍齐聚决赛赛道。队员们以桨为笔、以水为卷,用力量划破河面,用协作诠释体育精神。
最终,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德阳代表队等队伍分别在不同组别摘得桂冠,为国庆假期献上一场“速度与激情”体育盛宴!数万名观众现场观赛,该赛事成为国庆期间成都乃至全国的“体育热点”。
布朗大学夺冠
名校赛场展风采
随着发令枪响,大学组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率先拉开战幕。奥塔哥大学、布朗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名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组成的14支队伍同场竞技,让南河瞬间化身“全球名校赛艇竞技场”。
赛道上,舵手们稳稳掌控方向、精准把握节奏,不时高声呐喊激励队友;队员们动作整齐划一,弯腰、蹬腿、后拉,每一次发力都带着破风之势,推动船身向前跃出数米。八道桨叶如利刃般同时切入水面,溅起的水花在河面连成一片。
作为昨日总成绩榜首的布朗大学,决赛起步时稍显平缓。但行至1/3赛程时,队伍突然发力提速,桨频明显加快,很快冲在了一线,与墨尔本大学拉开两三秒的优势。紧随其后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同样不甘示弱,始终与墨尔本大学保持1秒以内的差距,形成“三队紧追”的紧张态势。
比赛进入最后200米冲刺阶段,布朗大学再次提速,相邻赛道的队伍见状也拼尽全力。两岸观众的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几乎盖过了划桨声与水流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最终,布朗大学率先触线,不仅拿下小组赛第一,更以全场最佳成绩摘得该组别冠军。“很高兴能拿到第一名!这条河太美了,在这里比赛是种很棒的体验。”巴黎奥运会赛艇项目季军获得者、布朗大学队员Henry赛后难掩兴奋,“岸上观众都特别有激情,他们的呐喊给了我们更多动力。而且这次赛事的国际化水平和竞技水准都很高,能在这里参赛、夺冠,我真的很开心。”
“百年德比”跨洋续篇
牛津剑桥南河对决
若论本届赛事最具传奇色彩的对决,当属大学组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跨洋重逢”。这对始于1829年、在英国泰晤士河上演了近两百年“桨叶之争”的老对手,此番被分在同一小组,跨越重洋在南河碧波上续写恩怨,让这场“百年德比”成为全场焦点。
比赛前夕,牛津大学队员Hamza Ahmad在训练间隙便表达“战意”:“我们和剑桥的恩怨,写在泰晤士河的每一道浪里。这次来成都,我们不仅要冲击好的名次,更要在新津南河上再次击败他们,让牛津的旗帜在这场‘跨洋德比’中继续高扬。”
面对对手的“叫板”,剑桥大学队员Tom则笑着回应:“泰晤士河的胜利属于过去,南河的水是新的。我们会用更狠的节奏、更稳的配合,让牛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强者。”这番隔空互动,让这场重量级对决“话题感”十足。
比赛中,剑桥大学果然兑现“狠劲”,起步便迅速提速,船身很快冲至前列,试图提前锁定优势。处于第二梯队的牛津大学则不甘落后,队员们咬着牙加快划桨频率,奋力缩小差距,不愿在这场“关键之战”中落于下风。两队你追我赶,船身差距多次缩小至半个船身以内,看得观众心跳加速。
最终,剑桥大学凭借更稳定的后半程发挥,成功守住优势,在这场宿敌之争中获胜。“南河赛道很直,划起来更顺畅。同组里有不少强手,尤其是牛津队,虽然我们一直保持优势,但他们全程没有放弃,一直在追赶,这样的对手值得尊重。”剑桥队员Jamie Maxen赛后说,“不过,胜利最终属于我们,能在南河赢下这场‘百年德比’,太有意义了。”
其他比赛中,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公开组女子四人双桨比赛冠军,德阳代表队获得公开组男子四人双桨比赛冠军。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次比赛共吸引数万名观众现场观赛,成为国庆期间成都乃至全国的“体育热点”。“赛艇不仅是一项考验速度与力量的运动,更是一种象征‘协作、坚持、突破’的精神符号。”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打磨赛事品质,邀请更多国内外顶尖队伍参赛,让更多人爱上赛艇运动。同时,也会以赛事为纽带,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让成都新津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赛艇之城’‘活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