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初期,群雄并起,英才辈出。智谋之士如郭嘉、诸葛亮,皆以过人的谋略闻名天下;而武勇之将,则有关羽、张飞等人,凭借骁勇无敌的身手震慑四方。说到张飞,人们常称其为“猛张飞”。《三国志》里多有记载,称赞关羽与张飞“皆万人之敌”。《三国演义》更是将其描写得无比勇猛,连关羽都曾在曹操面前说:“我弟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这句话把曹操吓得将张飞的名字写在衣襟上,时常拿出来看,生怕忘记。
然而,三国战场上姓张的名将不止张飞一人,还有另外两位同样威名赫赫。三人皆为三国著名猛将,其中张飞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而另外两位则是曹魏“五子良将”的重要成员。
第三位是张郃。张郃原为袁绍帐下“四庭柱”之一,文武兼备,善于领兵作战。可惜袁绍昏庸,不识其才,常常轻视打压,最终张郃愤而投降曹操。这一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袁绍的覆灭。与其他降将不同,张郃在曹营并未受到冷遇,反而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他先后在攻打乌桓、击败马超、迫降张鲁等战役中屡立战功,成为曹操麾下举足轻重的大将。即便在三国后期,张郃依旧是抵抗诸葛亮北伐的核心力量。他的用兵之道“变化多端,因地制宜”,连诸葛亮都对其极为重视。219年定军山之战,夏侯渊阵亡,刘备虽获胜,却并未喜悦,反而叹息:“死的不是张郃,夏侯渊有何可喜?”足见张郃在敌军眼中是多么的棘手与令人忌惮。因此,张郃位列“张姓猛将”第三,实至名归。
第二位自然是张飞。张飞与关羽齐名,共同入列蜀汉“五虎上将”。他生得豹头环眼,声如巨雷,仪表威猛。论武艺,张飞曾与吕布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在当阳桥一声怒吼,吓得河水逆流,曹营将士心胆俱裂;更有三千兵平定武陵的战绩。张飞的武功与胆识,在蜀汉军中仅次于关羽,可谓勇冠三军。虽然关于张飞与张辽孰强孰弱一直争论不休,但张飞的威名已足以名列前茅。
第一位则是张辽。张辽本是吕布部将,因吕布无谋而长期未能显名,直至白门楼后归降曹操,才迎来生涯转机。曹操得张辽,如获至宝。此后张辽在曹营屡立大功:白马解围与关羽并肩作战,平定昌豨,攻破袁尚,讨伐辽东,镇压淮南,几乎场场皆胜。他最传奇的战役,莫过于合肥之战。仅率800精兵,便直冲孙权十万大军,出入如无人之境,直逼孙权帅旗,吓得孙权亲自持戟自卫。此役之后,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便止哭,被传为“张辽止啼”。即便晚年身染重病,他仍披挂上阵,斩杀东吴大将吕范,令孙权不敢轻举妄动。
张辽被誉为“张姓猛将”之首,虽有争议,但凭借赫赫战功与胆略,足以与张飞并肩。遗憾的是,两人未曾真正正面对决,否则三国史上必将再添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究竟谁更胜一筹?这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