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真正让他心服口服的武将在历史长河中极为罕见。有人说他畏惧吕布,这种说法多半是凭空揣测的谬论,根本谈不上恐惧之感。也有人说他惧怕孙策,但这说法更站不住脚——曹操眼里既看不起吕布,也不把孙策放在眼里,这是一目了然的事实。曹操对吕布的评价是“勇而轻挑”,对孙策则是“以父名立身,非英雄也”,言外之意便是二人虽勇,却不足以成为他心头真正的对手。至于长坂坡之战时七进七出的赵云,传闻说他曾一度引起曹操的重视,甚至一度引出怜才之心(据说曹操下令放弃对赵云的冷箭,赵云才得以逃出生天),但这也只是表面的欣赏,并不能说曹操对赵云存有深深的忌惮。真正让曹操望而却步、心头生畏的猛将,究竟是谁?此处可见,真正的答案并非表面之人。
第一:非关羽莫属。显然,抉择武将的尺度,曹操对关羽的态度是敬而畏之。关羽被孙权杀害后,曹操还将关羽的首级正式安葬,意在通过祭礼向刘备示警,力图把刘备的仇恨转移到东吴以便自己坐观虎斗。从历史的细节里,还能读出他对关羽的忌惮之意。更耐人寻味的是,他曾说过的一句自比人话:“关羽死后,吾夜眠贴席矣。”也就是说,关羽活着,曹操心里总有一份不安;一旦关羽去世,曹操才真正能安然入睡。由此可见,关羽在他心中并非普通对手,而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动摇他根基的存在。
第二:西凉锦马超。另一位让曹操又敬又惧的猛将,是西凉的马超。马超出身将族,祖上三代都是披坚执锐的将领,长期据守西凉之地,深得羌人心。这位“西凉之锦”的美誉,不仅仅因为他的英姿容貌,更因为他在战场上的矫健和气势。曹操对马超的态度复杂,既欣赏他的勇猛,也担心他难以控制。初见渭桥之战时,马超披着狮盔虎带的战袍,气势如虹,曹操不禁感叹“西凉锦马超,名不虚传”。他还告诫身边将领如许褚,莫要小看马超的底蕴:他的勇力并不逊色于当年的吕布,切不可轻敌。此后双方多次交锋,逐步进入长期对峙。马超以西凉精骑在关隘前大展锋芒,令曹操发出感叹:若马蹄不止,日子就难以安宁。夏侯渊因怕被压制而冒险出战,结果多次折磬,让曹操对马超的忌惮更深一层。综合来看,曹操一生最让他忌惮的并非吕布,也非赵云,而是关羽和马超这两位同样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的老将。两人都具备称霸一方的气度,尤其是在蜀汉尚未成型、天下尚未真正定局之时,马超若被信任重用,或许真的能与关羽并列蜀国第一良将的名分。可惜马超在投奔刘备后,始终处于猜忌与排挤之中,才华难以尽展,最终郁郁而终,留下了一段遗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