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心理操纵术》之七
曾国藩在他一度落魄的时刻,做了一件看似愚蠢的举动,结果把朝野都震动起来。道光皇帝得知后,反而欣慰地说:应当重用此人。
才华再出众,也若得不到欣赏者的关注,就像珍珠埋进沙土一样无从闪耀。曾国藩最大的本事,是无论身处何种位置,总能设法吸引别人的注意。
他不爱争辩,也不爱吹嘘自己,那他究竟用什么方式来吸引注意力呢?
在京城任职期间,曾国藩认真梳理自己的人脉与资源,意识到只有皇帝才能左右他的命运,因此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引起道光皇帝的关注。下面,笔者便用他亲身经历来解读。
在翰林院任职时,因同僚嫉贤妒能、纷纷压制他,令他的心情郁闷不已,于是他开始研究心理操控之术。
随着对人性的深入了解,他发现,在大清王朝的体制里,真正能决定他前途的并非他自己、也非同僚的升迁功名,更不是当朝宰辅穆彰阿,而是当今的皇帝。
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但摆在面前的现实却极其严峻:一个地位低微的官员,如何才能见到皇帝、展示自己的才干呢?
一个人是否有才干,其实取决于他能否在绝境中崛起。在这方面,曾国藩显露出完全具备的素质。
当他知道道光皇帝崇尚简朴、反对铺张奢靡的生活时,曾国藩决定冒险去做一件重大之事。
当时京城里各级官员为敛财,庆生、庆子、娶妾等场合常常大摆酒席,冠以热闹之名,实则借宴设法敛银。地位高的官员甚至为了得到一幅书画而请客。
曾国藩觉得这种奢靡之风与皇帝的主张背道而驰,但皇帝身处深宫,外面的事很少知晓。于是他决定以此为契机,设计一个策略来吸引道光皇帝的注意。
于是,他不仅拒绝参加这些酒宴,还在翰林院的大门口贴出一张显眼的告示,声称自己两袖清风、身无分文,日后再也不参加同僚的任何酒宴。
此举在朝野掀起轰动。朝官多议论说他不是笨就是疯:不去就不去,竟还公开告示,难道要得罪所有人吗?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用意所在——让道光皇帝知道这件事,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
翰林院身处权力核心,消息很快传到道光皇帝耳中。果然,皇帝被这事打动,不仅亲自前来翰林院考察他,还称赞他的勤勉、节俭与学识,最终决定重用他。
就这样,曾国藩一路高升,到道光皇帝驾崩时,已升任礼部侍郎,位列二品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