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最神秘组织“红灯照”,成员全是女性,最后被八国联军所灭
创始人
2025-09-22 11:32:42
0

1900 年天津的夏夜,海河上飘着无数红灯笼,像一串燃烧的血珠。红衣红裤的少女们举着灯笼,跟着 “黄莲圣母” 林黑儿冲向紫竹林租界,嘴里喊着 “神火焚洋楼”。英国士兵在炮台上看着这一幕,日记里写:“她们像扑向火焰的飞蛾,灯笼在枪声中一个个熄灭。”

这个晚清最神秘的女性组织 —— 红灯照,全由未婚少女组成,以红灯为号,以符咒为 “盾”,在八国联军的枪炮下,书写了一段既悲壮又荒诞的历史。她们的红衣是血色,灯笼是希望,最终却在现代化的炮火中,燃成了灰烬。

一、林黑儿的红与痛:从船家女到 “圣母”

天津卫的船民都记得,林黑儿小时候总在海河上撑船,父亲是个耿直的渔夫,因骂了几句 “洋鬼子占码头”,被巡捕抓进监狱,活活打死在里面。18 岁的林黑儿抱着父亲的尸体,指甲抠进码头的木板,血珠滴进海河 —— 这是她第一次恨洋人。

1900 年的春天,义和团的 “扶清灭洋” 口号传到天津,24 岁的林黑儿突然剪了长发,穿上红衣,在西郊的娘娘庙前竖起 “红灯照” 的大旗。她说自己梦见梨山老母,赐了她 “刀枪不入” 的符咒,能 “呼风唤火焚洋楼”。船家女们信了,她们的丈夫、父亲多被洋人欺负过,纷纷让女儿加入。

林黑儿的 “圣母” 派头很足:坐特制的 “莲台”(其实是插了荷花的轿子),由少女抬着巡街;信徒见她要跪拜,喊 “圣母千岁”;她给人 “治病”,用香灰混着河水,说能 “驱洋鬼”。有个叫小翠的 15 岁姑娘,哥哥被教堂的洋兵打死,她跪着求林黑儿:“圣母,教我杀洋人!” 林黑儿给她一把红折扇,说 “扇尖指处,洋楼自焚”。

其实林黑儿懂些拳脚 —— 船家女从小练过防身术,但她更懂怎么用 “神权” 凝聚人心。红灯照的入会仪式上,少女们要喝符水、对天起誓:“生为红灯人,死为红灯鬼”,她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眼里的红,一半是仇恨,一半是野心。

二、红灯笼下的仪式与信仰:迷信里的反抗

红灯照的娘娘庙,白天是香堂,夜里是训练场。少女们穿着红衣,在烛光里练拳,拳风带起红裙,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林黑儿站在台上,教她们念咒:“红灯照,照四方,洋鬼子,见阎王”,念完就扔火把烧洋人的画像,说 “这是练神火”。

她们的信仰是本 “大杂烩”:供着观音像,却贴满 “斩洋妖” 的符咒;拜关公,却说 “关公也怕红灯照”;甚至把铁路、电报线称为 “洋妖的筋骨”,见了就拆。有次拆铁轨,一个少女被火车撞死,林黑儿却说 “她是升仙了,去天上烧洋楼”,剩下的人竟欢呼起来。

与义和团的关系很微妙。义和团首领张德成说 “女子属阴,能克洋枪”,想收编红灯照,林黑儿却冷笑:“你们打不下租界,还得看我们的。” 她带红灯照单独夜袭老龙头火车站,用煤油泼洋人的营房,点火时却被巡捕发现,十几个少女被打死在铁轨上,鲜血染红了枕木。

民间传言越来越神:“红灯照仙姑能飞,一跺脚就上房”“她们的红灯笼能让洋枪打不响”。有个洋牧师在日记里写:“天津人疯了,母亲们把女儿送进红灯照,说比嫁人生子荣耀。” 其实这些少女,多是穷人家的孩子,没读过书,把 “灭洋” 当成了唯一的出路。

三、冲锋的飞蛾:租界围攻的惨烈

1900 年 7 月,天津城被八国联军围得像铁桶。林黑儿站在城墙上,看着紫竹林租界的洋楼,对红灯照喊:“今晚用神火,烧了它!” 数百名少女举着灯笼,分三路冲过去:一路扔火把,一路搬石头堵路,一路高唱 “红灯照,照租界,洋人哭爹又喊娘”。

但洋人的机枪不认符咒。英国士兵在租界边缘架起马克沁机枪,红灯笼一靠近就扫射。第一个倒下的是小翠,她举着燃烧的油布包,刚冲到铁丝网前,就被打成了筛子,灯笼滚在地上,烧着了她的红衣。后面的少女踩着她的尸体继续冲,却一个个倒下,海河的水都被染红了。

《庚子记事》里记了个细节:有个红灯照少女被俘虏,洋兵问她 “符咒怎么不管用”,她瞪着眼睛说 “是我心不诚”,最后被枪毙时,还举着红折扇。林黑儿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幕,突然吐了血 —— 她知道,“刀枪不入” 是骗自己的。

更荒诞的是 “焚洋楼” 的闹剧。少女们以为泼煤油点火就能烧租界,却不知洋楼是砖石结构,还没烧起来就被灭火队浇灭。有次误烧了中国教民的房子,里面的妇女孩子哭喊着跑出来,红灯照却说是 “洋妖的同伙”,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烧死。这种盲目排外,让她们渐渐失了民心。

四、城破之后:红灯的熄灭与谜团

1900 年 7 月 14 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德军冲进娘娘庙时,红灯照的少女们还在念咒,有的举着灯笼往火里跳,说 “化神火杀洋人”,有的被抓住,红衣被撕碎,成了士兵的 “战利品”。

林黑儿的下落成了谜。有人说她被德军装进铁笼,在天津街头游街,最后被扔进海河,尸体漂了三天;有人说她换上男装,逃到河北农村,嫁给了一个农民,1940 年代才去世,临终前还藏着半面红折扇;还有人说她的头颅被割下来,做成标本送到欧洲展览,标签写着 “中国的女巫”。

天津民间却宁愿信她 “升仙” 了。每年七月十四,还有人往海河放红灯笼,说 “黄莲圣母会带着仙姑们回来”。有个老船工在 1930 年代回忆:“城破那天,我看见无数红灯笼漂在河里,像一朵朵血莲花 —— 那是姑娘们的魂啊。”

五、历史的镜鉴:红与黑之间的女性选择

红灯照的悲剧,从来不只是 “迷信败给枪炮”。她们是晚清女性中最激烈的反抗者,却也是最迷茫的一群:

  • 她们打破了 “女子不得干政” 的枷锁,喊出 “女子不弱于男”,这在性别史上是破天荒的;但她们用的还是 “神权” 这把旧钥匙,想打开现代的门,注定拧不动锁。

  • 她们的反洋,源于真实的苦难(父亲被杀、土地被占),但却分不清 “洋人” 与 “洋文明”,把铁路、医院都当成 “妖物”,最终变成了盲目排外。

同一时代,另一些女性走了不同的路:秋瑾留学日本,办《中国女报》喊 “女权”;吕碧城办女学堂,教姑娘们学算术、英文。她们知道,反抗不需要红衣符咒,需要的是知识与理性。

如今天津的海河岸边,偶尔能挖到锈迹斑斑的红纽扣,据说是红灯照少女的遗物。这些纽扣沾着河泥,像一个个凝固的血点,提醒着我们:爱国需要热血,但不能只有热血;反抗需要勇气,更需要看清方向的眼睛。

红灯照的灯笼灭了,但她们的红色身影,始终是晚清社会的一面镜子 —— 照出了列强的残暴,也照出了蒙昧的代价;照出了女性的觉醒,更照出了一个民族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艰难。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铁人三项... 9月20日至21日 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 暨福建省青少年马拉松游泳公开赛 在三明市泰...
第十二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 9月19日,第十二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发布会公布了今年国内骑...
呼和浩特马拉松燃情开跑 9月21日,在呼和浩特市小草公园,随着发令枪响,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跑者们全力奔跑。当日,蒙牛2025呼...
原创 清... 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朝廷官员的称谓自然也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从朝廷到地方,各种官职名...
原创 6... 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的一个春日,紫禁城的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62 岁的老将汤和,身姿虽...
原创 “... 真田家原本是东日本地区的武田家的附庸。武田家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家族,其中最为显赫的领袖...
原创 三... 在提到三国时期的谋士时,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笑话就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话虽为戏言,但有一定...
原创 看... 很多人受到小说和故事的影响,总觉得战争的胜负是由武将的单挑能力、兵力的数量、骑兵和步兵的优势、以及装...
原创 尼... 1975年12月31日晚上,毛主席接见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这次会见非同寻常。 他们的特殊之处在于身份...
满洲起源简述:清朝的祖先从何而... 金国时期,“女真”已经成为了东北通古斯语族的共同名称。金国灭亡后,蒙古统治东北地区。元朝将女真分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