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创始人
2025-09-22 01:32:12
0

公元1415年,永乐帝朱棣派遣了锦衣卫——这一支直接受命于皇帝的特种部队,执行一项不同寻常的任务。这次的任务,不是侦查、捕捉,也不是刑讯逼供,而是——请人吃饭。令人惊讶的是,受邀的“贵客”竟然是一个囚犯,正被囚禁在大牢之中。

这顿饭席极为奢华,酒五般,菜四色,汤三品,堪称上等的宴席,只有朝廷的高官才有资格享用如此盛宴。囚犯内心欢喜,误以为自己受到了特别的宠遇,他的脑海中闪过昔日的荣耀,想起自己曾经的显赫一时,曾担任过宰相,指挥文渊进学。接着,记忆转向他被皇帝冷落,遭陷害入狱的往事。心中愈发感慨万千,沉醉于酒中,幻想着或许能像旧日那些恩宠的高官一样,得到皇帝的特赦,恢复昔日的荣华富贵。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他满心期待之际,锦衣卫的统帅纪纲却出现在了牢门前,亲手打开了门,将他拖出了牢房,带到院外。那一天正是2月22日,北京的大雪纷飞。雪花在空中飘洒,覆盖了大地,在这宁静的白色世界里,囚犯沉醉于梦境中,而梦境中的皇帝已经赦免了他,恢复了他昔日的荣光。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在他身后悄然降临,他最终在冷风与寒雪中死于梦乡。

回到宫中,锦衣卫汇报任务完成,朱棣只是冷冷地问了一个问题:“解缙还在世吗?”这一句话,冷漠无情,却也揭示了这位才子,那个曾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的命运。他就是那位曾编纂《永乐大典》的伟大人物。解缙享年47岁,他的才华,最终化为永恒,封存于那部宏伟的百科全书中。

解缙在明朝历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朱元璋曾称其为“大才”,而朱棣亦称他为“不可离君”。然而,命运却并不垂青于他,他死于冤屈,葬身雪地。《永乐大典》成了他不朽的业绩,这部巨著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并被西方誉为“最早的经典”。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甚至可以说,《永乐大典》的诞生为西方的崛起打开了一扇窗。

《永乐大典》由两万多卷、超过四亿字构成,覆盖了从上古至明初的所有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阴阳术数、农业工艺等各类知识,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文化巨著。早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便曾有意筹划一部类书,集合“百家之言”。虽然这位出身贫寒、识字不多的帝王,对于学术并不精通,但他的目光和志向却极为远大,他希望恢复中华圣学,给子孙留下永久的文化遗产。

不过,这项浩大的工程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能力范围。直到1403年,明太祖去世,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篡位称帝,才重新承接了这一遗志。为了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朱棣决定编纂一部前所未有的百科全书。于是,时任内阁首辅、翰林院大学士的解缙被选中,负责这一伟大工程。他组建了一个由150人组成的团队,开始收集和整理各种典籍,启动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

次年,解缙将试编的《文献大成》呈交给朱棣,然而皇帝并不满意,认为此书“多处不完备”,并下令要求“集中百家之书,勿厌浩繁”。于是,朱棣再次任命姚广孝为监修,增加了动员人数,参与者一度扩展至两千多人,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定稿。

这时,朱棣终于满意,并亲自为其题写序言,为这部巨著命名为《永乐大典》。然而,编纂工作远未结束,接下来是漫长而艰苦的抄写工作。最终,参与抄写的人员超过了两万人,整个过程历时三年,随着大量修订、圈点和绘图的工作完成,几乎涉及了整个国家的文人和士子。

《永乐大典》作为皇家的著作,其纸张、装帧皆为精致典雅,开本巨大,长约半米,宽约九寸。由于当时的技术局限,这部书只在宫中抄录了“永乐正本”。直到100多年后,嘉靖皇帝才因为宫中失火,开始着手准备“副本”,也就是“嘉靖副本”。

然而,这两本《永乐大典》的命运都极为坎坷。随着时间推移,战火不断,许多原本存放在宫中的文献都不知所踪。正本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猜测它可能成了嘉庆帝的陪葬品,有人认为它毁于明末的战火。副本则在清朝时被掠夺和毁坏,尤其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掠走了大量珍贵文献,其中也包括《永乐大典》的副本。

到20世纪,经过多次战乱和历史的沉淀,《永乐大典》所剩的副本仅有400多册,且大多数已散落国外。即使中国在解放后做出了回收努力,也仅仅追回了约200余册。

《永乐大典》不仅仅是一部文化巨著,它的历史命运如同金庸笔下的《葵花宝典》,虽被多次焚毁,但依然在外界的窥视与传承下存活下来,影响深远。它如同百科全书的泰山北斗,是世界文艺的动力源泉。

在1600年左右的明朝万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曾是《永乐大典》的守经人。与此同时,西方的航海事业也在兴起,欧洲的学者们远赴东方,开始接触和学习中国的知识。徐光启的师傅,意大利学者利玛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传播西方科学,还向欧洲介绍了《永乐大典》等中国经典。

西方的文艺复兴,正是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蓬勃发展,推动了欧洲的文化与工业进步。虽然我们无法考证《永乐大典》是否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但不可否认,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无疑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留下了无数未解的谜团。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华北平原作为黄河冲积平原的核心区域,其土壤由黄土高原的泥沙沉积形成,继承了黄土的矿物质养分。这种沙质...
魏建军:硬核Daddy需要一个... 作者|二毛 几乎所有的史学家都认为,荆州失守是关羽败走麦城的直接原因,而荆州失守的直接原因,是关羽将...
原创 2... 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奕劻的第四个女儿,她就是我们熟知的四格格。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她的...
原创 伍... 公元前522年,楚国太子建在边境的城父镇守时,佞臣费无极通过诬陷诋毁,指控太子建有反叛之图。楚平王听...
原创 从... 1241年,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因过度饮酒而突然去世,留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窝阔台的去世...
大无语、大可笑……唐代人为啥会... 走在唐代的大街上,甚至有可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等等,虽说唐代文化开放包容,无论出现什么都不奇怪……...
原创 从... 在《大染坊》的原著中,卢家俊曾这样评价他的父亲卢老爷子: “你别再胡说八道了!咱爹可是个有见识的人...
原创 三... 小时候翻《三国演义》,总爱盯着那些斩将夺旗的热闹场面看。那会儿觉得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那叫...
原创 项... “这次失败,我必须承担主要责任,我把你们弄成这样。” “等到我们到达延安,我会向中央深刻检讨自己...
原创 李... 历史上战败的战役数不胜数,但带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却只剩下七千余人幸存的惨烈,且最终依然被重用的案例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