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象征着稳定性,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三国之间能够相互牵制、制衡,这本质上反映了这一点。然而,三国的实力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一方逐渐强大或衰弱,从而打破原有的稳定局面。事实上,除了诸葛亮提出的“草庐对策”——即《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外,还有东吴的大都督鲁肃,也曾向孙权提出类似的战略建议——“榻上策”,提议联手刘备抗曹。
然而,不久后,鲁肃去世,东吴却悍然发动袭取荆州的举动,背弃了与刘备的联盟。那么,东吴为何会犯下如此重大的错误,袭取荆州又为东吴埋下了怎样的隐患?想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三国当时的整体局势。在这个充满“尔虞我诈”的时代,东吴为何会作出这种选择,背后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 曹魏内忧外患的高发期
在东吴袭取荆州,甚至在赤壁之战后,曹魏的力量已经大幅削弱。虽然曹操依旧掌控着北方,拥有强大的将领和谋士,并且兵力和后勤补给日益稳固,但赤壁之战的一把大火,不仅烧掉了曹魏的士气,还揭露了更多的内忧外患。曹操的内忧由来已久,从公元190年起,曹操开始频繁遭遇叛乱,直至219年襄樊之战爆发时,曹魏国内的叛乱事件达到了60起,几乎每年都有两起。
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三年后,马超和韩遂趁机袭击曹魏,险些将曹操置于死地。尽管曹操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但潼关一战的死伤惨重,再次消耗了曹魏的实力。而曹操的外患也同样严峻,除了孙刘联军虎视眈眈,北方的外族部落也时常入侵,甚至在襄樊之战前一年,鲜卑首领协助乌桓南下攻打曹魏,直接威胁到曹魏的统治。
因此,曹魏的力量此时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而孙刘则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正是因为曹魏的内忧外患不断,东吴才会有勇气在这个时期选择背叛蜀汉,转而袭取荆州。
2. 蜀汉实力的急剧增长
自赤壁之战后,刘备迅速占领荆南四郡,并从东吴手中借得南郡,迅速扩大势力范围,几乎占据了荆州的半壁江山。而在刘备入蜀之后,东吴立刻要求他履行之前的约定,要么归还南郡,要么交出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以“取凉还荆”为由拒绝了东吴的要求,并且关羽多次将东吴派遣的官员驱逐出去。面对关羽的强硬态度,孙权怒不可遏,直接派兵攻打南郡,与关羽的五万大军在益阳对峙。
此时,曹操趁机进军汉中,刘备为了应对曹操的威胁,不得不做出妥协,将长沙和桂阳两郡交给东吴,以平息争端。东吴此时选择不趁机削弱刘备,让其能够全力抗曹。但占据汉中的刘备,势力急剧扩展,麾下有诸葛亮、关羽等杰出的谋士猛将,形成了对曹操的巨大威胁。此时,东吴的战略焦点已经从“三分天下”转向了“二分天下”,这也是东吴决定背叛蜀汉的关键原因。
3. 东吴内部的路线斗争
东吴内部的路线斗争,是导致东吴做出袭取荆州决定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鲁肃作为东吴的核心人物,提倡“联刘抗曹”,他曾向孙权提出“榻上策”,建议联手刘备抵抗曹操。这个战略得到了孙权和周瑜的认可,鲁肃的外交策略成功地维持了孙刘联盟,阻止了曹操对东吴的威胁。然而,鲁肃的温和政策,也让东吴内部的一些激进派,如吕蒙等人,开始不满,他们倾向于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
鲁肃去世后,吕蒙逐渐崭露头角,主张主动出击,以解决与刘备的争端。在这种情况下,“反刘派”的势力逐渐上升,吕蒙得到了孙权的支持,开始在内部话语权上逐渐超越了“联刘派”。当鲁肃去世后,吕蒙成为了东吴的实际领袖,并且开始策划袭取荆州的计划。
4. 东吴背刺蜀汉的战略失误
在刘备攻占汉中后,东吴表面上依然保持与蜀汉的同盟关系,然而吕蒙心中早有其他打算。他通过“白衣渡江”的方式袭击关羽,成功夺回了荆州的控制权。虽然东吴控制了荆州六郡,但这种背叛行为却给东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后果。东吴虽然赢得了地理上的优势,但却失去了蜀汉的信任,打破了原有的同盟关系。
从长远来看,东吴的这一行为堪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东吴虽占得荆州之地,但却失去了与蜀汉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对于曹魏来说,反而是一个更大的机会。在蜀汉和东吴的相互对立下,曹魏得以逐渐恢复力量,并最终扭转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5.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三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相互制衡,正是因为各方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曹魏凭借强大的军队和稳固的北方根基,蜀汉凭借天险地利和诸葛亮等英才对曹操构成威胁,而东吴凭借长江天然屏障和强大的水军,使得曹操和刘备难以对其展开攻势。
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应当保持战略上的耐性,等待魏蜀两国相互对抗的机会。然而,东吴为了短期的战略利益,选择了背叛蜀汉,袭取荆州,结果不仅削弱了蜀汉的实力,还使得曹操得以喘息,逐步恢复了局势。东吴的决策,虽然一时占据了荆州,却为自己未来的北上机会埋下了隐患。
6. 信任如玻璃,破碎难再修复
东吴袭取荆州最严重的失误,不在于控制了六郡,而在于杀害了关羽。东吴认为,杀了关羽,将其首级送给曹操,可以借此转嫁矛盾。然而,这一行为却让刘备无法忍受,最终亲自带领大军伐吴,东吴也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关羽的死,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裂痕。
虽然后来的诸葛亮尝试修复孙刘联盟,但信任的破裂无法轻易修复。最终,东吴不仅失去了蜀汉的信任,也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东吴袭取荆州的决定,是一个短视的错误。虽然在战术上占得了荆州,但从战略上来看,却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崩溃,最终曹魏成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