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2日清晨,台北的一处公寓里,73岁的白崇禧赤裸着躺在床上,死状凄凉。这一幕对于一位如此体面威严的人物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等副官发现时,白崇禧已经去世多时。更令人生疑的是,白崇禧的身体竟然泛起了绿色,床单被撕成了碎片,仿佛显示着他在临终时经历了剧烈的痛苦与挣扎。
白崇禧的去世,瞬间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关于死因的猜测四起。在他离世后,曾经日夜陪伴在他身边的小护士竟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人猜测,白崇禧可能遭遇了暗杀。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特意为这位与他关系复杂的“老朋友”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在追悼会上,蒋介石显得异常冷静,他还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言论:“白崇禧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善终。”
提到蒋介石与白崇禧,回顾国民党的历史,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不可忽视。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他与黄绍竑、李宗仁共同驱逐了军阀陆荣廷,建立了新桂系。白崇禧在桂系中地位仅次于李宗仁,素有“小诸葛”之称。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桂系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担任参谋长,白崇禧也因其军事才能,参与了不少重要战役,为北伐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随后的政治斗争却让蒋介石与白崇禧渐行渐远。1927年,蒋介石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而汪精卫对此大怒,公开要求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和白崇禧响应汪精卫,宣布支持他的主张,这也为他们与蒋介石的矛盾埋下了种子。1930年的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联合起来倒蒋,桂系则积极参与,白崇禧率领部队进攻湖南,但最终却被蒋介石击败。此后,桂系在广西维持了“自治、自卫、自给”的局面,成为蒋介石眼中的眼中钉。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暂时搁置,双方携手合作,共同抗敌。白崇禧担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参与指挥多个重要战役。他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直接影响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恩怨再度升级。白崇禧认为,待到蒋介石与解放军决一死战时,自己可另立山头。
在随后的战役中,白崇禧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他在淮海战场上拒绝援助黄维兵团,引发蒋介石的不满,甚至将大陆的失利归咎于他。1948年,随着国民党败局渐定,手握重兵的白崇禧向蒋介石发电,要求他下野,由李宗仁担任总统。这一举动使得蒋介石对其更加心生不满,最终与李宗仁的关系也出现裂痕。
蒋介石为了防止李宗仁与白崇禧联合反对自己,决定采取一系列手段将其拉拢。蒋介石向白崇禧许诺,如果他愿意前往台湾,将担任“行政院长”,这个职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面对蒋介石的高位诱惑,白崇禧的内心开始动摇。李宗仁得知这一消息后,直接表露了自己的不满,他警告白崇禧:“若你投靠蒋介石,就等于再嫁寡妇,去了台湾,还能有好日子吗?”
然而,白崇禧最终选择了跟随蒋介石前往台湾。1949年12月28日,蒋介石派人送来数万两黄金和“行政院长”的空头支票,白崇禧未能抵挡住诱惑,决定投靠蒋介石。这一决定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来到台湾后,白崇禧逐渐沦为蒋介石的工具,成为他制衡李宗仁的棋子,余生也因此堕入了政治的深渊。
蒋介石心中一直认为,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是丢失大陆的罪魁祸首。尤其在淮海战役后,白崇禧的选择更是激怒了蒋介石。蒋介石视其为叛徒,在国民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白崇禧被排除在外。虽然党内一些元老为他鸣不平,但蒋介石依旧表示:“健生的问题我清楚。”此后,白崇禧的政治地位彻底下降,甚至在台湾的生活也变得孤立无援。
在台湾,白崇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偶尔参与一些礼节性活动,但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家里读书、写字、下围棋、打猎,借此消磨孤独时光。然而,1965年7月17日,李宗仁在长期的流亡生活后回到中国,白崇禧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李宗仁的归来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在蒋介石眼中的“价值”早已殆尽,甚至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开始产生了忧虑。
果不其然,蒋介石最终决定采取行动,找毛人凤密谋除掉白崇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毛人凤指派了谷正文负责操作。谷正文迅速通过收买白崇禧的副官,掌握了他的行踪。不久,特务们决定利用白崇禧外出的机会制造一起意外事故,白崇禧遭遇了差点丧命的陷阱,但他幸运地被司机推下车,成功逃生。
然而,白崇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险,选择更加谨慎地生活。由于他不敢外出,生活变得异常孤单,无聊的他与身边年轻的护士张小姐产生了关系。蒋介石的特务随后决定通过张小姐下手。1966年12月1日晚,张小姐留宿在白崇禧的公馆,第二天,白崇禧未按时起床。副官担心他出了什么事,推开门时,发现白崇禧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身下的床单也被撕得支离破碎,显然他在临终时经历了极大的痛苦。
白崇禧的死成了台湾一桩未解之谜,尽管官方宣称是心脏病致死,但至今仍无法揭开真相。蒋介石对他的死表现出深切的痛惜,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也许是出于对这位曾经死敌的最后尊重,或许是为了掩盖某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白崇禧的结局,几乎是在他选择与蒋介石一起去台湾的那一刻注定的。他晚年的悲剧,不仅仅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更是他个人选择的悲哀。在台湾,他的政治余生毫无意义,最终的死因成为了众人议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