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末的一天,彭总在志愿军总部召开了第五次战役总结会议。就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彭总忽然指着58师的师长黄朝天,声音洪亮地说道:“黄朝天,站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指令让在场的众人不禁一愣,很多人心里一紧,因为大家都知道彭总性格严厉,平时不轻易发火,但一旦发火,必定震动四方。而黄朝天则有些迷茫,虽然一时没有理解,但身为军人,他敏锐的直觉让他很快站了起来。
彭总环顾了下全场,目光落在黄朝天身上,语气变得平缓,接着他说道:“这次你逆天而行,抗命得好,必须狠狠地奖励你!”听到这话,黄朝天才松了口气,原来彭总并不是要责骂他,而是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表扬他。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松了口气,因为大家都知道,彭总素来不苟言笑,这样的话语和风格着实让人感到出乎意料。
彭总所说的“逆天抗命”,显然是指黄朝天在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中做出了违反上级指示的决定。但这一决定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要了解这一切,还得从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说起。那时,我军战斗力强盛,攻势如破竹,但随着战线的延伸,我军的后勤保障逐渐出现了问题。为了避免战线过度拉长导致兵员和物资不足,彭总决定实施全线撤退,以保存实力。与此同时,美军司令李奇微早已摸清了我军的后勤弱点,掌握了我军在战斗中后勤保障最多只能维持7天的规律,超出7天后,很多部队的补给就会断裂。
李奇微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采取了针对性的战略,实施拖延战术,以期消耗我军的战力,并在我军弹尽粮绝时发起致命一击。在这种情况下,58师师长黄朝天接到命令,要带领全师撤出华川地区。然而,在撤退过程中,黄朝天和他的部队突然听到附近传来的炮声,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我方火炮的声音,而是美军的榴弹炮声。经过分析,黄朝天意识到美军可能已经派遣了穿插部队,切断了我军的退路,意图对我军实施包围。
此时,正处于撤退中的12军和27军并未察觉这一潜在的危险,如果美军成功包围,我军的两支部队共计10万人可能遭遇全歼的危险。黄朝天迅速召开师党委会,分析敌情,做出了一个极为果断的决定:不按总部命令立即撤离,而是留下来打阻击战,顶住敌人,为兄弟部队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这个决定无疑是一次挑战,也意味着可能付出巨大的牺牲。
黄朝天的这一决策遭遇了不少反对声音。按照军令,如果不按上级指示执行撤退命令,就是违抗命令,而总部也并没有明确要求58师执行阻击任务。因此,许多人认为这种举动是在白白牺牲自己的力量,不值得。然而,黄朝天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坚定地认为,作为指挥员,必须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虽然这意味着58师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全军覆没,但为了给其他部队争取时间,这是最大的光荣。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大家终于被黄朝天的决心所打动,同意执行他的作战计划。58师迅速开始部署防线,并向九兵团报告了作战方案。黄朝天带领部队勇猛出击,首先夺回了美军占领的华川地区两个高地,并布置了三层防线,准备迎接美军的进攻。
此时,彭总已经得知了58师的作战计划,他顿时为之感动,并热泪盈眶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58师真的是一支能打恶仗、顾全大局的硬骨头部队!”彭总随即加强了对58师的支持和关切,不仅询问阻击战的进展,还不断调动兵力,力求将58师尽快救出困境。
李奇微为了迅速摧毁这个“障碍”,调动了美军第七师和南朝鲜第六师团,疯狂向58师发动进攻。黄朝天坚守一线,甚至亲自带领敢死队进行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直到第10天,美军的进攻速度仍然非常缓慢,仅仅前进了8公里。58师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连队,营以下的干部几乎全员牺牲,黄朝天及其他指挥官都负伤,但他们始终没有一个人后退,依然顽强坚守阵地。
经过13天的激烈战斗,58师终于顶住了美军的猛攻,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最终取得了歼灭美军7400余人的辉煌战果。58师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为我军成功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一战,也成了彭总在会议上单点黄朝天站起来的根本原因,彭总的高度评价,正是对58师的英勇表现和黄朝天指挥才能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