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野史:朱元璋问刘基:朕能做几年皇帝?刘:本有35年,被偷走4年
创始人
2025-09-15 17:05:33
0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和他们的得力臣子往往都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常常被后人传为佳话。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也有着一群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在这群人中,刘基无疑是最为知名的。

有一次,朱元璋问刘基:“朕能做几年皇帝?”刘基答道:“本来是35年,但被人偷走了4年。”这一番话,虽然看似简单,却也让朱元璋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也更坚定了他对刘基的信任。那么,刘基到底是如何获得如此厚待的呢?这得从他辅佐朱元璋起义建立明朝的那段历程说起。

刘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祖父刘光世曾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名声赫赫。尽管他出生时正值元朝末期,家族的背景未必能给他带来实际的权力,但至少为他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刘基从小聪慧,才智超群,乡里人都把他看作“神童”,大家都相信他能够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十几岁时,他便拜名士郑复初为师,老师曾对刘基的父亲说:“贵家有德,此子必为大君之门矣。”

果然,刘基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然而,元朝末年的社会动荡让他在官场上并未顺风顺水。他曾担任过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务,但始终未能有大的成就,甚至因弹劾御史而辞去职务,回乡隐退。尽管如此,由于他博学多才、品德高尚,逐渐获得了人们的敬重。西蜀名士赵天泽曾将他列为江左人物中的佼佼者,认为他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相上下。

当朱元璋平定浙江后,因刘基名声远扬,特意派人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阵营。与刘基不同,朱元璋的出身极其贫寒,几乎一无所有。他曾当过和尚、投过义军,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机遇,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但在第一次邀请刘基时,刘基并未立即回应。直至总制孙炎再次写信劝说,他才同意与朱元璋合作。

对于刘基为何初时没有答应朱元璋的邀请,后世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考察贤才的方式,类似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先观察一番再做决定;另一些人则猜测,刘基可能一开始并不看好朱元璋的前途,对他所代表的力量抱有一定的保留态度。无论原因如何,刘基最终答应效力后,确实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忠诚。他曾上书给朱元璋,提出了“十八策”,其中不少建议都非常实用且有创见,令朱元璋大为赞赏。

历史记载,朱元璋在处理重要决策时,常常会单独召见刘基,讨论事情的细节。刘基分析天下大势,认为张士诚野心有限、陈友谅缺乏正统性,而陈友谅的地理位置对朱元璋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他建议先消除陈友谅,再北上中原。朱元璋采纳了这个策略,果然按照他的布局,逐步稳固了自己的帝业。

渐渐地,朱元璋对刘基的依赖越来越深,甚至日常称他为“老先生”,称其为“吾之子房”,将刘基比作汉朝的张良,可见他对刘基的尊重和信任。而刘基的预言性格也开始深入人心,这种几乎能够预测未来的形象,随着他在战场上的神奇表现逐渐形成。

例如在与陈友谅的激烈战斗中,局势对朱元璋极为不利,刘基明确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将领的策略,极力反对投降和撤退,认为这两种做法都将破坏军心,甚至主张惩戒提议投降的将领。最终,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在战局中实现了逆转。还有一次,刘基的直觉让朱元璋避免了险境,在鄱阳湖战役中,朱元璋差点因船被击中而丧命,正是刘基的提醒让他及时换了船,避免了惨剧。

此外,刘基还以其深厚的天文知识,帮助朱元璋解答天象的疑问。每当朱元璋因天象的异常而忧心忡忡时,刘基总会认真分析,给出相应的解释,并且每次写好后都会把草稿销毁,显得既谨慎又低调。尽管如此,刘基的言辞总能巧妙地与现实结合,帮助朱元璋在政治决策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这些所谓的“预言”背后,也透露出刘基的政治智慧。譬如,当出现旱象时,刘基建议朱元璋反思自己的政治行为,要求解决积压的冤屈案件;而当大雨随之而降时,这一切也恰恰合乎政治需要,帮助朱元璋保持了朝中的声望。刘基通过巧妙的建议,始终在帮助朱元璋塑造宽厚的统治形象。

尽管刘基在帝位的设计和政治决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随着历史的推进,他的低调和隐退显得更加显著。即便在退休后,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谨慎,连当地官员前来拜访,他也总是以“故人”的身份拒绝。这个低调的行为,可能源于他在朝中直言不讳、深得百姓与同僚的敬重后,已不愿再卷入更多权力斗争。

然而,即便他力图低调隐退,也没能逃避权力斗争的风波。在“胡惟庸案”中,刘基作为前重臣被卷入其中,虽然他的死因与胡惟庸脱不了干系,但朱元璋的责任难以避免。刘基死后,朱元璋也未能得到理想的结局。历史将朱元璋的继位与“靖难之役”紧密相连,最终朱元璋的遗愿未能完全实现,而刘基的“预言”之谜也随着岁月渐渐被历史的尘埃覆盖。

今天,我们依然会谈论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事件,这一切都凸显出历史的复杂性和戏剧性。毕竟,刘基与朱元璋之间的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忠诚与智慧的对话,而是一个充满了谶纬、阴谋、智慧与背叛的历史长卷。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相互辞让太子之位,最终造就两大...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皇权史里,“太子”这两个字,意味着继承,意味着未来,也意味...
原创 晚... 晚唐故事:志未毕病已缠体,唐武宗灭佛信道 李德裕以西域军事,尚未告竣,因此上言:“回鹘衰微,乌介穷...
原创 慈... 1861年8月22日,年仅31岁的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逝世。 由于当时的皇太子载淳年仅六岁,而且他的...
原创 中... 格尔木,这座地处青藏高原的城市,虽然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在中国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美誉——“...
历经岁月洗礼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 在福建漳州的许先生家中,静静躺着一枚饱经风霜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对许先生而言,是儿...
【史海回眸】1918年,“米骚...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近期陷入“米荒危机”,米价居高不下让民众对日本政府愈发不满。“民以食为天”,...
原创 黄... 在中国近代史那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团始终未被揭开:为何黄埔军校第五期未能像其他期那样...
原创 志... 改写后的文章 作者:东旭 “长官,请别开枪,我是来投降的!我想见见你们的师长。” 1952年10月...
原创 张...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原创 汉... “将军,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匈奴投降呢?”掾吏(参谋长)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 李广利沉默了一会儿,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