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愿军干部叛逃,害了38军数千将士,起因是一件棉衣?
创始人
2025-09-15 18:33:03
0

改写后的文章

作者:东旭

“长官,请别开枪,我是来投降的!我想见见你们的师长。”

1952年10月3日清晨,在朝鲜中部铁原附近的一座高地(海拔394.8米)上,突然出现了一名举着双手的志愿军士兵,他大声喊着,步伐急促地朝韩军第9师的哨所走去。

不久,一架直升机便将这名士兵带到了韩军第9师师长金钟五的指挥部。金钟五看到这名面容惊恐的志愿军士兵时,心里不免有些轻蔑。从对方的穿着看,这个士兵最多是个小排长,对战局似乎并没有太大价值。然而,出于礼貌,他依然让对方坐下,并耐心问道:“我听说你是特地要见我,带来了什么重要消息?”

那名志愿军士兵并未坐下,而是急切地开口说了一番话。这一番话,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军“万岁军”偷袭高地未果,韩军第9师严阵以待,一战成名。

简单来说,38军本计划趁韩军不备,实施突袭,然而韩军早已察觉到动向,提前准备,使得我军未能如愿。

战后统计的伤亡情况,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方面:伤亡6700人;韩国方面:伤亡14322人。尽管伤亡人数上看,我军并未完全失败,但与美军相比,韩军的战斗力差距还是很大。

回顾过去,我军与韩军的对抗一直占据优势,几乎都是压倒性的胜利。因此,白马山之战可谓是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为数不多的失利之一。而这一切,源自那名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叛徒——他将我军的作战计划泄露给了韩军,才让敌人早有准备,使得战斗变得异常艰难。

那么,为什么这个叛徒会投降呢?

在敌人审讯时,他曾声称:“我们的营长没有发新棉衣,说是等到战斗结束后再发,怕我们阵亡后把棉衣浪费了……”

这番话引起了部分人的同情,甚至让一些人信以为真。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可信呢?

谷中蛟,湖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尽管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但谷中蛟认为自己有文化,进入部队后能大展宏图,最终成为一位英雄,光宗耀祖。

抗战胜利后,谷中蛟投身军队,成为蒋军的士兵。由于文化水平较高,他被任命为连里的文书。然而,好景不长,他所在的部队在与四野的战斗中被打垮,谷中蛟也成为了战俘。

考虑到他有文化,并且表示要改过自新,他被编入了解放军第38军,并担任了连里的文化教员。38军素以打硬仗、恶仗著称,是四野的三大主力之一,因此谷中蛟能进入38军,足见命运的青睐。

然而,谷中蛟却对功名心切,他渴望能够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看着自己的战友们荣获光荣花,他感到十分嫉妒,想尽快投身前线,成为战功赫赫的英雄。这样的想法,虽说并不罕见,但却是一种理想化的思维。真正的战场并非只凭勇气能成就一番事业,而是充满了血与泪的考验。

谷中蛟显然并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份沉重的代价:不仅需要忍受无数的苦难,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训练的严苛让他感到心生畏惧,看到自己的同袍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他对即将到来的战场愈发恐惧。夜晚,他常常因为担忧而辗转反侧,梦见炮火将他炸成碎片。

最终,这种恐惧使他决心叛变。在连队中,谷中蛟虽然是副排级军官,但由于是突击队员,他对作战计划了解颇多。而他也发现了38军即将进攻白马山的计划——一个关乎战争胜负的重要战略行动。

白马山位于铁原西北部,拥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是对敌人防线的重要障碍,还扼制了通往汉城的生命线,战略意义极其重要。为了夺取这座高地,我军第42军曾尝试过,但未能如愿,反而遭遇了较大损失。

到了1952年,38军装备升级,战斗力大大增强,因此志司决定再次对白马山发起进攻。而此时,谷中蛟已经彻底下定决心投敌。

1952年10月2日,谷中蛟在心情激动的情况下,彻夜未眠。第二天清晨,他悄悄离开营地,向韩军阵地走去。

然而,38军的准备工作还未开始时,一则坏消息就传到了指挥部——340团的突击队员谷中蛟叛逃了!这对38军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谷中蛟为何选择叛逃?他所称的“因为没有棉衣”未必是真的。事实上,志愿军的后勤已经非常顺畅,物资并不短缺。谷中蛟所在的部队,棉衣早已配发,只是战斗在即,发放时间被推迟。此外,10月的气温并不低,棉衣的需求并不迫切。谷中蛟的说法不过是一个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他自身的恐惧和思想上的动摇。

谷中蛟在叛逃后,将大量志愿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详细告知了韩军,包括即将发起的进攻时间。金钟五虽然对谷中蛟的身份并不看重,但还是决定先做好准备,毕竟即使是假情报,也能提前做好防范。

在韩军的严密准备下,我军的突袭并未顺利。经过激烈的战斗,38军虽然英勇作战,但最终未能成功占领白马山,战斗不得不以撤退告终。

这场战斗,不仅没有给38军带来预期的胜利,也让白马山成为了韩军的骄傲。韩军第9师因为此战的表现,一度成为韩军的象征,而谷中蛟的叛逃也成为了这一切的导火索。

结语:战争的胜败无常,作为军人,不必纠结于一时的得失。真正令人痛心的是,谷中蛟的叛逃为我军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让这场战斗变得更加艰难,成为了历史的一大耻辱。

这场战争的深远影响,甚至改变了两位韩国总统的命运,足见其历史的重要性。而谷中蛟的叛变,永远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警示的典范。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男子10000米...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00米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5日,冠军法国选手...
田径世锦赛丨男子10000米颁...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00米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5日,冠军法国选手...
原创 七... 1946年9月,定陶战役中发生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极为激烈的大杨湖之战。六纵第18旅作为主攻部队承担了主...
原创 八... 抗日战场上的传奇人物——刘锡锟,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一次生死攸关的战斗中,刘锡锟凭借...
原创 张... 当然可以!我将保持原文的语义和整体字数不变,适当增加细节,进行分段改写: ---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
原创 史...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控制在相近范围: --- 阅读本...
原创 1... 1.《大明1630》 作者: 克里斯韦伯 字数: 200万+ 故事背景: 明末崇祯年间,天灾人祸,内...
云南傣族历代土司印章:受印守土... 动物图案印章 “印者,信也。”印信在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印信,迄今有两千...
原创 陈... 1947年12月初,蒋介石调集了十多个整编师,对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展开了猛烈的围攻。敌军兵力达到33个...
原创 项... 陈毅与新四军:抗战岁月中的坚定选择与战略执行 新四军的成立初期,陈毅仅是担任一支队的司令员。然而,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