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尽管他的总统任期仅为44天,但他无疑是民国历史上最为人知的总统之一。与孙中山齐名的,还有蒋介石,他是中华民国的第七任总统。除了他们二位外,民国时期还有其他几位总统,尽管他们的知名度不如孙中山与蒋介石,但他们的历史角色同样不可忽视,分别是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徐世昌、冯国璋和李宗仁。
袁世凯
袁世凯的历史起点较低,但随着时局变化,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让他逐渐崭露头角。最初,袁世凯依附清朝政权,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后,他被任命为新军定武军的主官,肩负起训练这支部队的重任。这支军队是清朝为应对列强压力而模仿德国编制的现代化部队,袁世凯到任后不但扩充了军队的规模,还在其指挥下让部队的兵力达到了3万人的规模,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能力。
有了这支部队作为后盾,袁世凯的政治野心也逐渐显现。在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后,他的权力逐渐膨胀。而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李鸿章提出的“东南互保”使得袁世凯的部队得以避免直接参战,这让他的部队保持了完整的战斗力,进一步加深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博弈和军事手段,袁世凯逐步成为了清朝的权力核心,最终在1905年成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袁世凯不仅精于军事,更擅长政治投机。特别是在慈禧太后去世后,他敏锐地意识到清朝即将走向灭亡,暗中开始筹划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力换取更多的利益。为了更好地掌控局势,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曾试图与革命党人妥协,并在与孙中山的谈判中达成协议,承诺如果袁世凯能促使清朝退位,民国政府将支持他成为总统。果然,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最终逼迫清朝退位,自己登上了民国的权力巅峰。
然而,袁世凯对权力的渴望并未就此止步。受到皇帝宝座的诱惑,他不顾民众和政界的反对,试图恢复帝制,并在1915年12月登基为皇帝。尽管他的帝制梦想仅持续了83天,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和军阀的联合抵制下,袁世凯最终被迫退位。这一事件也标志着中国帝制的彻底告别。尽管如此,袁世凯的这一举动无疑为中国的军阀割据局面埋下了伏笔。
黎元洪
黎元洪的人生颇为传奇,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似乎是各方势力都愿意拉拢的人物。早在甲午战争后,黎元洪便经历了一番人生转折,幸得张之洞的提拔,进入湖北新军并迅速崭露头角。他不仅在新军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且清廉刚直、不屑与腐败勾结,逐渐赢得了军中士兵的尊重和信任。黎元洪深得张之洞的赏识,他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使得他在新军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黎元洪始终未明确表露自己的政治立场,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便有意通过他来推动革命的胜利。黎元洪因此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副总统。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迅速接替了总统职务。虽然他名义上是总统,但实际上权力被段祺瑞牢牢掌控,导致了后来民国政府内部的权力争斗与“府院之争”。
冯国璋
冯国璋的早期经历并不突出,他并没有像袁世凯那样早早获得清朝政府的支持。冯国璋所掌握的军事力量,最初仅限于在1911年建立的禁卫军,这支部队的兵力约为12000人。直到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冯国璋才被提拔为江苏都督,掌握了东南地区的军事权力。随着袁世凯的崛起,冯国璋也迅速跻身权力中心,袁世凯不仅提升了冯国璋的地位,还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嫁给了他。
冯国璋一度在民国政坛上拥有极高的地位。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成为傀儡总统,冯国璋作为副总统被推选为大总统。然而,由于不满与权力斗争的激烈,他在1918年选择辞去总统职务,结束了他短暂的总统生涯。
徐世昌
徐世昌的成功之路与袁世凯密切相关。从青年时期的懵懂无知到最终成为清朝最后一位重臣,徐世昌的升迁经历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早年,他虽然贫困潦倒,但由于与袁世凯的深厚关系,逐渐获得了袁的扶持。袁世凯给了他物质上的支持,并在袁自己的事业上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尤其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徐世昌展现了出色的才智和韬略。
然而,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的举动让徐世昌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他明确表示帝制不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愿望,袁世凯的称帝计划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问题。虽然他一度被选为总统,但由于当时的局势复杂,他未能在政坛上长久立足。在直奉大战中,随着曹锟领导的直系势力的胜利,徐世昌不得不黯然下台。
曹锟
曹锟的早期生涯并不显赫,他从北洋武备学堂的第一期学生开始,依靠自己的机灵和能干,渐渐在袁世凯的麾下崭露头角。曹锟与袁世凯的关系也颇为微妙,他并未直接依附袁世凯,而是通过结交其亲信和亲戚,成功与袁世凯建立了联系,逐步获得了重用。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曹锟通过权谋与行贿等手段逐步掌控了北洋政权。
尽管曹锟通过一系列手段成为了总统,但他也犯下了几项重大错误。首先,他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未能看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巨大风险。其次,他通过贿选的方式上台,使得他的总统职位充满争议,最终导致民众和政界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成为了“笑柄”。
李宗仁
李宗仁作为蒋介石的“障眼法”,虽然名义上是总统,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傀儡。在蒋介石早已退出政坛后,李宗仁虽然名义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却毫无实权。在蒋介石的操控下,李宗仁只是一个摆设,所有的决策和命令都由蒋介石背后操纵。李宗仁即便在总统任内多次尝试掌握局面,却始终未能如愿。最终,在1949年,他被迫流亡海外,16年后才得以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