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一位全心全意投身于北伐的将领,他始终不渝地渴望能够为南宋收复失去的领土和江山。在他的执着与坚定信念下,岳飞获得了许多辉煌的军功,赢得了千军万马的尊敬和信任。然而,令人心痛的是,他却最终遭到他人的排挤,甚至被阴险的秦桧陷害,陷入为敌所设的圈套中。此外,作为同样武将的韩世忠也是一位忠诚正直的人。根据《宋史》的记载,岳飞遭到迫害后,秦桧企图向上报案,韩世忠怒火中烧,直接找到秦桧,质问他为何可以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杀害岳飞。面对这样的愤怒质问,秦桧回答道:“其事体莫须有。”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面对此番危机,韩世忠为何没有出手相救呢?或许,韩世忠也并非没有能力,他的愤怒质问虽是义愤填膺,但在真正施以援手上,他显得无能为力。
绍兴十一年(1141年),当金国决定不再对南宋发动激烈攻势时,他们准备与宋朝进行和平谈判。这一消息对南宋朝廷而言,无疑是一个转机,因此,宋廷趁此机会,开始压制包括岳飞、张俊、韩世忠等实力雄厚将领的势力,尤其是那些像岳飞和韩世忠一样,坚定主张抵抗金军的将领。不久之后,张俊、韩世忠和岳飞被接到调令,纷纷被安排到临安的枢密院工作,韩世忠和张俊被任命为枢密使,而岳飞则担任枢密副使。此外,枢密院的权力之争也在暗流涌动。
在五月的某个清晨,岳飞与张俊巡视楚州,拜访韩世忠的军队。在这次考察的过程中,张俊暗中鼓动岳飞,企图将这支军队进行分化与拆解,然而,这一提议被岳飞毅然决然地拒绝。没过多久,秦桧又企图利用军吏耿著的事件来迫害韩世忠,当岳飞获悉这一阴谋的真相后,迅速将消息传达给韩世忠,帮助他躲过了这场危机。
然而,岳飞回到朝廷后却遭到了罢免,枢密副使的职位也被撤去,被迫回家闲居。在这一时期,朝中势力的构陷与迫害愈加严重,最终岳飞被关押,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成为一代英烈。 而在这个过程中,韩世忠的处境同样岌岌可危。他和岳飞同时被削权,失去了指挥军队的权力。因此,如果说韩世忠有能力去挽救岳飞,那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当时,主和派主导朝政,他的反对之声也几乎无法制衡。
更为关键的是,韩世忠也成为了权力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虽然没有像岳飞那样遭受致命的迫害,但他已经成为当权者眼中的关注对象。在被削权后,韩世忠表现得十分慷慨,他将自己辛苦积攒的军储赠予朝廷,用以准备一百万贯银子、九十万石米和十五座酒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保全自身的安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