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看看湖南省博的镇馆之宝青铜器,真是想象不到,远在战国商周时期的祖先用怎样的智慧和工艺,打造出如此完美的青铜器,它们媲美现代工艺,甚至更胜一筹,郭姐总是徘徊在青铜器展馆细细观看,与参观的游客一起感叹不已。
*湖南博物院总是一票难求,
所以请一定提前预约哦*
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与它的传奇故事(青铜篇)
皿方罍:民国八年(1919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出土。益阳商人石瑜璋购得皿方罍器身,自此器身和器盖分离长达90年。器身辗转经多人收藏,去了日本法国,在美国创下了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最,2014年美拍卖公司再次拍卖皿方罍器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牵头,湖南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经过艰苦谈判于2014年3月19日达成洽购协议,6月28日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合体,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真是不容易啊!
皿方罍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属盛酒器类,主要用于祭祀。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有着“方罍之王”的称号。
大禾人面纹方鼎: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中国已知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它的出土也是劫后余生了,出土初期被误作废铜卖至回收站,险遭熔炼,后经文物部门抢救修复,得以保存。
商周青铜器以兽面纹为主,人面纹极罕见,其装饰意图可能与祖先崇拜或部族英雄传说相关,学界推测或与饕餮、祝融等神话形象有关。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全国唯一以人面为主要纹饰的方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豕尊:三千年前最野性的青铜器。1981年出土于湖南省湘潭县九华乡船形山。以野公猪为原型,双目圆睁、獠牙外露、鬃毛直立,生殖器等细节刻画逼真。头部饰兽面纹,腹背为鳞甲纹,四肢与臀部饰倒立夔纹,盖顶立有华冠凤鸟,形成威猛野猪与灵动飞鸟的对比。是商代青铜器中唯一以完整野猪形象为造型的礼器。出土时发现有多处修补痕迹,说明这尊青铜器使用频繁,在当时也是深受器重。
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虽然四羊方尊出差中国国家博物院成为馆藏,但也是湖南文物中的翘楚,湖南省博的是复制品,不得不提一下。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小学课本里出现过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