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誉为三国演义中最豪杰的武将,虽然这一说法在正史上未必成立,但在小说中却是深得人心。青龙偃月刀几乎成了关羽的象征,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与他的身份紧密相连。正如傅红雪手中的刀,象征着他本人一样,刀在手,当勇士在,其刀亡,勇士也亡。
关羽以“温酒斩华雄”的传奇战绩而名声大噪,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与颜良、文丑展开激烈的对抗,甚至在击败于禁和杀掉庞德后,让曹操夜夜失眠,深感恐惧,足见他的威震华夏之势。然而,关羽并非无敌,对付管亥时,他竟需苦战数十回合,另一次与纪灵的战斗也打了三十多合而未能分出胜负,然而纪灵却在张飞的马前未过十合便被一矛刺杀,形成鲜明的对比。
尽管关羽有几次失利,但凭借“斩颜良、诛文丑”这两场经典的战斗,他依然稳坐蜀汉头号武将之位。值得注意的是,关羽似乎对颜良和文丑特别重视。在面对挑衅的武将时,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道:“汝比颜良、文丑如何?”这句话不仅成为了关羽的名言,也成了他压制他人的一种方式,因为颜良和文丑都是他征服的对手,任何想挑战他的对手,都得思量一下与这两位强敌的差距。
那么,关羽为何独独强调颜良与文丑呢?首先,从《三国演义》的整体来看,颜良和文丑是关羽斩杀过的最具代表性的武将在袁绍的麾下,这两位将领备受袁绍重用,曾在对抗公孙瓒的战斗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是袁绍最信任的将领。如果关羽斩杀的是一般武将,那便不足为道了。
其次,颜良与文丑在演义中的武力表现惊人。颜良一刀斩杀宋宪,接着又速战速决地击败魏续,之后与徐晃对战二十回合而毫无胜负,这令曹营中的将领们感到胆寒。而文丑更是勇猛,与赵云斗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甚至抵挡张辽和徐晃这强敌的组合,气势如虹。如此骁勇善战之人,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下,很难撑过一次回合。
第三,关羽提起颜良和文丑,实际上是想用他们的声威来震慑那些前来挑衅的人,既能节省自己的时间,也不耽搁他人的时间。许多人之所以开始畏惧关羽,正是因为他斩杀了这两位英雄,他常提到他们,是为了让挑战者能够知难而退,避免再次走上不归路。
然而,依然有不少武将不把颜良和文丑放在眼里,拒绝尊重关羽,执意要与他一决高下,只为战胜关羽,成就自己的名声。在三国时代,只要能够击败关羽,或是和他打成平手,就能一战成名。比如庞德,曾经鲜有人注意,直到他举棺而战,与关羽打成平手后,声名大噪,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小觑南安庞德。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