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43年,多铎抢夺了范文程的妻子,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最终有消息泄露出来,公开传播开来。多尔衮得知此事后,决定对弟弟多铎进行严厉的惩处。
那时,多铎已经担任了正白旗的旗主,而清朝的两位辅政大臣之一正是他的亲哥哥多尔衮。自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身为旗主的多铎理论上可以得到任何他心仪的女人,可为什么他偏偏去夺取范文程的妻子呢?
坊间流传着关于多铎在男女关系上的一些逸事,据说他对女性有着挑剔的标准,甚至在36岁时已经有了16个孩子,而他曾因不满努尔哈赤为他挑选的女子相貌不佳而公开抱怨。然而,范文程尽管出生在中原,身份显赫,却已深得女真朝廷的重用,是当时的大学士。若说多铎仅仅是出于情欲而行动,这样的行为也未免过于冒犯范文程。事实上,他这一举动不仅仅是侵犯了范文程的妻子,更是对范文程的极大侮辱。
如果多铎并非单纯因私欲行事,那么抢范文程的妻子背后或许另有深意——这可能是一种羞辱范文程的行为。虽然范文程的根基在明朝,但他早已完全归附女真,成为其坚定的支持者。考虑到范文程的重要性,为什么多铎还要如此公然挑衅他呢?
范文程的家族背景非同小可。他的祖辈曾是明朝的显赫官员,曾祖父任兵部尚书,祖父则是沈阳卫指挥同知。尽管他的父亲这一代家族已逐渐衰败,但他依然属于显赫的官宦家庭,眼界也极为开阔。当他投身女真阵营后,很快便脱颖而出,得到了努尔哈赤的极高评价。努尔哈赤不仅信任他,还把他视为得力谋士。史料记载,范文程在当时的女真圈子里地位非凡,甚至受到众多王子和世子的尊重。
随着努尔哈赤的去世,范文程在皇太极麾下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每当皇太极面临重要决策时,范文程的意见总是被他格外重视。范文程自最初便为女真朝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逐渐赢得了朝廷的信任。特别是在1641年,当皇太极因军队失误而愤怒时,范文程被任命为负责将多尔衮等人逐出议政衙门的关键人物,这足见他与皇太极的紧密关系。
然而,到了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尽管多尔衮未能顺利继位,但依旧成为了辅政大臣。范文程对此时的态度没有明确记载,但鉴于他与皇太极的密切关系,再加上多尔衮的排斥,范文程很可能对多尔衮的摄政大权持反感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大学士的范文程是不会支持多铎的篡位计划的。多铎自幼失去母亲,几乎是在多尔衮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如果多铎发现范文程未曾支持自己,反而站在多尔衮一方,内心的怨恼定会爆发。尤其在范文程的妻子被夺走后,这种羞辱行为或许正是多铎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情绪的宣泄。
尽管范文程的妻子被夺,许多人本以为他会奋起反抗,然而他却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或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多铎在当时的地位远高于范文程,后者的处境较为弱势;另一方面,范文程年近五十,且很可能失去的并非年老的妻子,而是他的年轻妾室。尽管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但范文程或许觉得这种打击不足以致命,因此他选择了忍气吞声。
那么,既然范文程选择了沉默,为什么多尔衮还要对多铎采取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呢?影视剧中常常表现多铎对多尔衮的崇拜,两兄弟关系看似和谐,但史料却表明,两人的关系远不如外界所见的那般简单。特别是在皇太极去世后,尽管多铎支持多尔衮争取摄政大权,但当多尔衮顺利坐稳摄政王的位置时,多铎心中难免滋生了争权的念头。尽管最终未能如愿,但这并未消除他心中的野心。
另外,虽然多尔衮在旗主的地位上占优,但多铎在旗中的实力也不容忽视。如果多铎开始对抗多尔衮,局面将变得非常复杂。多尔衮深知放任弟弟的野心不加制止,可能会为未来埋下隐患。因此,当多铎做出抢夺范文程妻子的行为时,多尔衮决定果断采取行动。这不仅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也为了稳固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对中原官员的支持。
多尔衮对弟弟多铎的严厉惩罚是果断而彻底的。他罚没了多铎三分之一的兵力,并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调整,成功增强了自己在旗中的控制力,逐步压制住了多铎的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多尔衮成功稳固了自己在旗中的地位,确保了自己不再受到来自弟弟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