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举史上最强状元郎,隐藏大佬,苏轼:百年内无人望其项背
创始人
2025-09-11 23:04:31
0

提到 “千年龙虎榜” 北宋嘉祐二年科举,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苏轼、苏辙兄弟,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曾巩,或是理学大家程颢。但鲜少有人知道,这场群星璀璨的科举盛事中,站在 C 位摘得状元桂冠的,是章衡!连苏轼都曾感叹 “百年内无人望其项背”,这位状元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北宋嘉祐二年的科举,堪称科举史上最具含金量的一届,被后世誉为 “千年龙虎榜” 。这一年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他秉持公正,摒弃浮华文风,选拔出大批真正有学识、有思想的人才。该年共录取 899 人,其中进士 388 人。在这场考试中,同榜的考生们,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除了前面提到的苏轼、苏辙、曾巩、程颢,还有张载,他创立关学,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的名言至今振聋发聩;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政治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学者统计,嘉祐二年榜中,有九人官至宰相,其中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又成为王安石改革的得力干将,是北宋后期政坛的风云人物。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却都排在章衡之后,足见章衡的实力。

苏轼作为章衡的同榜进士,对章衡的才华和能力极为推崇。苏轼曾评价章衡:“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 在苏轼眼中,章衡的才能卓越,放眼百年都无人能及。能得到苏轼如此高的评价,章衡的优秀可想而知。苏轼还曾调侃章衡:“子平(章衡字)之文,如锦绣屏风,但无缝隙可入”,以此夸赞其文章华丽且几近完美,难挑毛病。二人同科,虽苏轼文名更盛,但常有诗文唱和,私下交往颇为频繁。

章衡,字子平,福建浦城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饱读诗书。其叔父章得象为宋仁宗朝宰相,堂叔章惇为宋哲宗朝权相 。章衡少时随父寓居毗陵(江苏常州),后求学于蒲州县学,师从 “海滨四先生” 之首陈襄。嘉祐二年,章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凭借扎实的学识和出色的临场发挥,力压众多才华横溢的考生,一举夺得状元头衔,成为天下学子羡慕的对象。

当时,福清人林希是章衡的有力竞争对手。林希连夺开封府试和省试第一,朝廷上下对于林希殿试夺魁的呼声很高,宋仁宗也亲临现场,命宦官 “偷窥” 林希作答。殿试题目名为《民监赋》,其意大概出自《尚书・召诰》:“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要求考生论证君主应以史为鉴,善待百姓。林希在破题处写道 “天监不远,民心可知”,仁宗看到这一颇具警示色彩的话,心有不悦。章衡则破题写道 “运启元圣,天临兆民”,仁宗虽谦称 “此祖宗之事,朕何足以当之”,实际上却龙心大悦,将章衡擢为状元。

章衡踏入仕途后,先后担任湖州、郑州等地的长官。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一心为民,积极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在湖州,他关注民生疾苦,大力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在郑州,他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打击豪强恶霸,维护了地方的稳定,深受百姓爱戴。他还奏请革罢原武监,并将四千二百顷牧地予民耕种 。

值得一提的是,章衡还曾出使辽国。当时的辽国对北宋多有轻视,在外交场合常常故意刁难。辽人曾出对联 “三光日月星” 来刁难章衡,因 “三” 字限制,下联需巧妙对应。章衡巧妙对答:“四诗风雅颂”,《诗经》分风、雅、颂,雅又分大雅、小雅,故称 “四诗”,辽人对此叹服。在与辽人的交流中,他对答如流,展现出北宋官员的风采和智慧。

不仅如此,辽人听说章衡是文状元,断定他手无缚鸡之力,遂在宴会时比试射箭,想以此羞辱章衡。然而,章衡 “连发破的”,箭箭正中红心。辽人钦佩他文武双全,马上厚礼相待,待遇远在其他使者之上。此次出使,不仅让辽国对北宋刮目相看,也让章衡在朝廷中的声望大增。章衡在此期间发现辽国境内文恬武嬉、军备废弛,回朝复命时,奏请皇帝出兵收复山后八州(燕云十六州中,新、妫、儒、武、云、应、朔、寰为山后八州),遗憾的是,神宗出于种种原因,拒绝了这一建议。

回到朝廷后,章衡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光发热。他多次向朝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支持王安石变法,积极推动改革措施的实施,为北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章衡也遭遇过挫折,曾被贬官。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态,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和百姓尽职尽责。 他曾发现三司不做预算,肆意取领发放经费,由此造成的科敛使百姓深受其害,遂上书请求 “敕三部判官,簿正其数,即有所赋,先期下之,使公私皆济”。章衡因此开罪了三司衙门,被贬为汝州、颍州知州。

元祐五年(1090 年),苏轼任杭州知州,为了疏浚西湖,他动员百姓挖出淤泥葑草,将其堆筑为南北走向的堤岸,后人名之为 “苏堤”。其实苏轼疏浚西湖、建设堤岸,还与章衡有着密切关系。苏轼将建设 “苏堤” 视作在杭为官期间一大成果,作诗称 “古岸开青葑,新渠注走碧流”。工程的最初倡议者便正是章衡 。

在动工前,苏轼曾写信给章衡,信中提到章衡劝告和鼓励自己治理西湖。在苏轼治水过程中,章衡不但传授经验,还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苏轼在信中还求助章衡,希望他将贵府罚没的船只尽数给自己,大约需要四百只,还提到本州缺乏士兵,也请章衡一并帮助 。由此可见,章衡在西湖的治理上不仅有首倡之功,还有鼎力相助之劳。

章衡的一生,虽然没有苏轼、王安石等人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在北宋的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他是科举史上的传奇,是被历史低估的隐藏大佬。

看完章衡的故事,你是不是也被这位低调的状元郎圈粉了?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被低估的厉害人物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岳钟琪,这位权倾朝野、功勋卓著的战将,是清朝历史上少数几位顶尖人物之一。雍正皇帝执政时期,岳钟琪几乎...
原创 乱...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猛将如云,美人如织。在这一片金戈铁马的乱世之中,也少不了让人神魂颠倒的绝世美人。...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剧中,观众经常会见到一些重要的官职,例如总督、巡抚、提督、都统和驻防将军等。然而,对于这...
原创 洪... 在洪武时期,朱元璋为何没有正式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背景。首先,...
原创 中... 秦宣太后,姓芈,是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后来成为了秦国的王太后,常被称作芈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的妃子,还...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当乱世降临,往往会涌现出一批英勇的豪杰与将领。三国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众多英雄人物,...
原创 于... 于禁与姜维的投降:同样投降,但评价截然不同 于禁投降的历史背景与姜维有所相似,二者看似同样向蜀汉集...
原创 从... 善与恶的界限,常常是由后人来评定的,而一生的名声,也往往要等到死后才能得出结论。所谓“盖棺定论”,指...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氏家族领导的汉王朝正面临着灭亡的危机。在北方,曹操虎视眈眈,势力逐步壮大;而在...
原创 正... 隋朝自诩为统一天下,迅速扫平南北,然而,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政局并未如理想般安定。尽管有不少名将屡次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