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姓芈,是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后来成为了秦国的王太后,常被称作芈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的妃子,还是秦昭襄王的母亲,秦始皇的曾祖母。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主角芈月正是以宣太后为蓝本,宣太后(芈月)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宣太后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后来嫁给了秦惠文王,因此被称为芈八子。当时,秦国的后宫制度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和少使,宣太后在进入秦国之初,其地位并不算高。她为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其中长子赢稷后世被称为秦昭襄王。
当秦惠文王去世后,王后魏纾的儿子赢荡继承了王位,成为了秦武王。为了巩固武王的统治,惠文王将宣太后和她的长子赢稷送往燕国做人质。然而,秦武王因意外去世,且当时年轻的他并无子嗣。武王去世后,各王子间为了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宣太后弟弟魏冉的协助下,赢稷最终顺利继承王位,史称秦昭襄王。
当秦昭襄王登基时,他年纪尚幼,宣太后秉持太后之位,开始了长达四十一年的执政生涯。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临朝执政的太后,从此“太后”的角色正式亮相于历史舞台。
在宣太后主政期间,她重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她的儿子公子悝和公子芾等人,进行内部治理。她果断地将惠文王的王后魏纾及其子弟逐出秦国,以稳固秦昭襄王的统治基础。同时,她采取连横的外交策略,积极劝说六国与秦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宣太后执政期间,秦国的外交政策保持平稳,她重视农业发展,努力巩固国家实力。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宣太后逐步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使其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逐步崛起,最终成为七国之中的霸主。在过渡政权的时候,她确保了政局的稳定,顺利将权力移交给了昭襄王,为日后秦始皇的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彻底消灭西部的游牧民族义渠,宣太后假装投靠义渠王,并为其生下了两个儿子。随后她下令修建甘泉宫,供义渠王享受奢华的生活,义渠王在温柔乡中完全降低了对秦国的警惕。然而在相处了34年后,宣太后一口气铲除了义渠王,于是接着毅然命令攻击义渠国,最终将其灭掉,秦国在义渠地区设立了县。从此,秦国向东扩展时不再有所牵挂。
在宣太后与魏冉、芈戎等联合执政的漫长岁月中,秦昭襄王赢稷愈发渴望独揽权力。经过谋士范睢的筹谋,赢稷成功地从外到内削弱了宣太后的权力,将魏冉、芈戎及他的两个弟弟全部驱逐,实现了名义上真正的国君身份。
宣太后在权力中心离开后的第二年,迁居到自己的封地咸阳,最终因病去世,葬于芷阳骊山。她的一生无疑是充满波澜壮阔与辉煌的传奇,既经历过后宫的低谷,也曾在险境中不屈不挠、力挽狂澜。她的传奇人生以及复杂的爱情故事带给后人许多争议,最终她选择隐退,安享余生。
今天,我们通过历史书籍来解读这位卓越的女性,也通过各种影视作品追寻这位历久弥新的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