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黥布反叛既是必然,也是兔死狐悲的无奈,但结局他也早有预料
创始人
2025-09-11 19:04:02
0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

在刘邦的功臣集团中,存在着四大势力群体,每个群体在大汉建立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最大的势力是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吕后的哥哥吕泽,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财力以及亲自带兵作战的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大汉的建立,吕泽无疑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由于后来吕氏家族遭遇了族灭,吕泽及其家族的历史功勋也被彻底抹去,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第二股势力则来源于沛县的地方豪强群体,其中以萧何、夏侯婴等人居于领导地位。这些人物虽然没有吕后那样的显赫背景,但他们凭借地方势力的积累,在刘邦的崛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三股势力则是那些主动投靠的大咖人物,张良和韩信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并非刘邦出生时就拥有的力量,而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加入,帮助刘邦获取了决定性胜利。

最后,是一些参股的势力,他们自身的力量虽然庞大,但又不足以与刘邦争夺天下。因此,这些人物选择带资入股,投身到刘邦这个即将崛起的“大公司”中,等到刘邦成功建立汉朝,他们便能成为其股东,享受丰厚的回报。在这一类人中,黥布便是其中的代表。

黥布,原名英布,由于在秦朝犯法而受黥刑(在脸上刺字),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黥布”。他曾被罚往骊山服劳役,后逃脱成为通缉犯。秦二世元年,英布与番阳县令吴芮联合起义反抗秦朝,战功显赫。随着项羽的崛起,英布归附于项梁,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勇猛表现,最终被项羽封为九江王。然而,黥布性格保守,并不渴望继续征战四方。于是,在项羽不断扩张的进程中,黥布与项羽发生了冲突,最终他选择投靠刘邦。

刘邦称帝后,黥布被封为淮南王。尽管刘邦给予了他较高的荣誉和地位,但黥布依旧心怀不满,尤其在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接连被杀后,黥布的恐惧和野心都得到了进一步激发。黥布原本从骊山的囚徒到万乘国君的成功转变,令他始终抱有割据一方的梦想。

正因如此,在刘邦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异姓诸侯王的背景下,黥布选择反叛。这一反叛虽然是刘邦逼迫的,但显然也出乎了刘邦的预料。黥布的背叛,源于刘邦对异姓王的不断清除,而黥布意识到自己的一方江山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终,黥布不顾一切,甚至将自己宠妾与中大夫贲赫的私情公之于众,作为破局的导火索。贲赫逃至长安,将黥布的阴谋告发,而刘邦得知后,立刻展开调查。

事态一旦发展到这一步,黥布的反叛已无回头路。为了解决这一威胁,刘邦决定亲征。出征前,刘邦向夏侯婴的门客薛公请教平乱之策。薛公根据对黥布性格的准确把握,给出了三种可能的对策:上计、中计和下计。上计中,黥布如果选择对山东展开广泛攻击,汉朝的疆域将会严重受损;中计则是黥布采取分化策略,攻击其他诸侯;下计则是最保守的一种选择,将其精力集中在吴地与楚地,并稳妥地守住自己的地盘,损失最小。

刘邦十分疑惑,问薛公:“黥布会采取哪一计?”薛公断言:“他会选择下计。”这个判断来源于黥布的性格——一个曾被囚禁、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一方的霸主。他的动机始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长远的国家利益。历史最终证明,薛公的预判非常精准。

刘邦此时身患重病,本打算让太子率军镇压黥布。然而,有人提醒刘邦,黥布身为猛将,善于作战,而太子可能并未得到足够的将领支持,形势很可能对汉军不利。深知此理,刘邦决定亲自出征。作为确保胜利的准备,刘邦在战前还将儿子刘长封为淮南王,进一步稳固了后方力量。

刘邦调集了来自上郡、北地、陇西等地的精锐部队,以及巴蜀的工匠和京师的卫兵,组成三万大军,驻扎在霸上,准备与黥布决战。黥布并未料到刘邦会亲自出征,得知消息后他立刻陷入了慌乱。按照薛公的预料,黥布选择了最糟糕的下策——向东进攻吴地,造成了刘贾的溃败。接着,他胁迫吴贾部队渡过淮河,与楚王刘交展开激战,最终刘交败北。

然而,黥布的力量终究无法与刘邦抗衡。在公元前195年冬,刘邦的主力部队与黥布在蕲西展开决战,结果黥布迅速败退,最终只剩下百余人逃往长江南岸。刘邦派遣将领继续追击,但自己却在战斗中受伤。

黥布在被吴芮之孙吴回引诱后被杀,而吴回成为唯一善终的异姓王。其悲剧可谓是注定的——实力不足、野心勃勃,却未能审时度势。生存之道在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智选择,过于强求只会自取灭亡。

黥布的反叛,实则是汉初地方与中央矛盾激化的缩影,也加速了刘邦实施“非刘氏不王”政策的步伐。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魏延是否曾反叛,一直是三国史料中存在不同记载的话题。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到,魏延并没有犯下重罪,但也...
原创 三... 标题: 三国演义中神秘小将:只现身一次,却创造了超越吕布战三英的辉煌成就 导语: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
原创 云... 四川人对云南人说:“哎,大哥!严格说来,诸葛亮当年是来打云南的,为什么你们还如此热爱他?”云南人则回...
原创 大... 李斯,作为秦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响亮而沉重。自秦始皇时期起,他便担任大秦丞相...
原创 同... 赵云与魏延的关系,常常被误解。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关系和谐,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对二人的态度...
原创 东... 宋代的陈傅良在分析东汉的军制时曾指出,“兵之所在,权实归之,是以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内外轻重,一...
原创 士... 李广和卫霍是同一时代的重要人物,都曾在朝为将,二者经常被用来做对比。细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
原创 刘... 新朝的覆灭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与变革,许多汉室宗亲纷纷举起复兴汉朝的旗帜,试图重建汉室荣耀。梁王刘永就是...
原创 秦... 秦始皇为何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的卓越之处在哪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秦国...
原创 李...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并加强对百姓思想控制等政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虽然这一系列改革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