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1年,年逾七十的郭子仪凯旋归来,皇帝对他表现出极高的敬意,询问他所期望的赏赐。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郭子仪竟然提出了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请求:“请赏给我六个大美人!”皇帝一时无言以对,然而,第二天,六个宫中美女便被送到了郭子仪府上。朝廷中的群臣对此大加嘲笑,讥讽郭子仪为老不尊。但其实,郭子仪此举背后别有深意,这不仅仅是一次轻率的选择,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自我安慰和深思熟虑的决策。
category:history,content:
公元773年,郭子仪刚刚平定了困扰唐代宗十年之久的吐蕃叛乱,次年,他入朝,亲自前往延英殿,面对唐代宗提出了他那令人震惊的请求。唐代宗听后愣住了,完全没想到自己忠诚的将军会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对唐代宗来说,郭子仪无疑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将领,历经无数战斗,屡次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按理说,无论他要求财宝还是更多的权力,皇帝都应心甘情愿地满足。然而,郭子仪选择了“美人”这一特殊的请求,这让唐代宗觉得有些过于失礼,毕竟,作为一位年事已高的将军,公开提出这样私人化的要求,难免显得不符合身份。而且,郭子仪究竟不怕别人对他提出非议吗?
然而,若从大唐历史的角度来看,郭子仪无疑是大唐的功臣,他曾年逾花甲,勇担重任,平定安史之乱,屡次转危为安;更有甚者,甚至在古稀之年,独骑退回纥,力挽狂澜,为大唐的未来续命。因此,他在朝堂上完全有资格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尽管这招来了一些非议。听到这一请求后,其他大臣们纷纷指责郭子仪的行为,讥笑他说:“你一个年老的汾阳王,怎能如此失礼,年事已高,竟然为男女之事所困?”唐代宗虽然感到困惑,但作为一位智慧的皇帝,他意识到有必要处理好这场可能引发不满的局面。他示意群臣先行退下,随后与郭子仪单独对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爱卿,身为大将,你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是其他大臣的楷模啊。”
郭子仪听后却笑着回应:“皇上,您别再说什么榜样了,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难道就不能享享福吗?”唐代宗听后愤怒道:“你真是不可救药!”郭子仪迅速跪下,满脸恳求地说:“皇上,我这一辈子从未好好享受过生活,如今遇到明君,实在想过一段清闲日子,还请陛下成全我。”唐代宗深吸一口气,懊恼地摇头,最后转身离开。第二天,郭子仪的府邸迎来了六位容貌出众的宫女,而郭子仪心中暗自窃喜,开始沉浸在美酒和美人相伴的日子中。此事很快在朝中传开,大家纷纷调侃他生活奢靡不堪。
然而,郭子仪深知,他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其实并非享乐,而是通过自污来消除唐代宗对他功高震主的疑虑。在历史上,许多权臣因功高震主而遭遇不测,郭子仪对此心知肚明。他明白,如果自己过于在意名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适当的放低姿态,反而能保全自己。
不久后,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与升平公主发生了家庭冲突,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郭暧愤怒地对公主说:“你不过是仗着你父亲是皇帝罢了,要是我父亲想当皇帝,哪有你家的事!”公主被打后,愤然回宫找唐代宗告状。唐代宗听后,忍不住叹气:“你懂什么!郭暧说得对,郭子仪若真想当皇帝,又哪有我皇帝的事?”郭子仪得知此事后非常焦虑,他怕这件事会给郭家带来灾难,于是急忙找人捆住郭暧,带着他进宫向唐代宗谢罪。
当郭子仪跪倒在地,恳求道:“皇上,我教子无方,罪该万死,恳请圣上责罚!”唐代宗本来满脸怒气,但看到郭子仪如此痛悔,心中一软,立即示意把郭暧松绑,并亲自扶起郭子仪,笑道:“老郭啊,别这么说,夫妻争吵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咱们这些当家翁的都要懂得‘糊涂’。”这个场面展现了郭子仪处事的深厚智慧,他在面对困境时不仅能够低调处理,还能巧妙化解危机,避免激化矛盾。
公元779年,郭子仪退休归家,悠闲地享受晚年。他常常在美酒和美人的陪伴下,度过宁静的时光。有一天,门房来报,称“御史中丞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听后面色骤变,立刻推开怀中的美人,焦急地命令:“快快,所有家中的女人都躲起来,不准出来!”并安排了一桌美酒佳肴,恭迎卢杞。卢杞此人虽貌丑心狠,但口才出众,深得唐代宗宠爱,名声显赫。郭子仪深知朝堂风云变化,面对卢杞的来访,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与机智。果然,卢杞最终如预期成为了宰相,随即展开了对昔日轻视他的人进行报复的行动。郭子仪凭借其深思熟虑的处世方式,巧妙地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荣誉,最终活到了85岁,家庭和睦,子孙满堂,享尽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