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的第75代后裔,初中文凭,三个孩子,靠做这个养活一家人
创始人
2025-06-06 08:03:00
0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孔子身为儒学圣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后代经过世代传承,如今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有记者曾经去山东探访,发现了孔子的第75代后裔,一位初中文凭,靠做劳动养活一家人的孔大姐。

孔子

一、孔子成就

孔子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的,他出生地为鲁国陬邑,也是如今的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中国诸多文章,都赞颂过孔子的教学的方法,他在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之后,拥有弟子3000人。

孔子的学说以及智慧的言语传播到各国,开化愚昧风气,令人赞叹不已。

孔子去世之后,他的言谈被其弟子整理为《论语》。这本书不仅是中华儒学的集大成者,也被传到了国外。如今,孔子学院成为全球都颇受关注的学院之一,孔子不愧为当今时代的圣人,也不愧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

二、孔子第75代后裔

由于孔子的学说影响颇大,孔子的后人也被奉为圣人血脉,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其实,孔子后人在明朝年间,就已经受到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特意赐给他们子孙后辈一些名字,比如“公”“贞”等,显示出朱元璋对孔子学说的赞颂以及尊敬。

孔子后人也专注培养家族血脉,将家族族谱认真修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孔子家族还在受到皇室重视,乾隆也特地赐予了孔子家族另外几个重要的名字,希望他们可以继续绵延下去。

民国年间,此时的北洋政府当政,他们为了显示自己正统的地位,当然不会亏待孔子后人,也对孔子的后人进行了赏赐。

孔子讲学

三、摊煎饼的孔大姐

不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繁衍,孔子的后代家族人数众多,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受到重视。故此,在文化传承中,因为封建思想以及儒家学说当中的部分思想影响,人们都会更加尊敬每一代子孙的嫡长子,比如孔子的第75代嫡长孙,名为孔祥楷。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他也热衷宣传毛泽东思想,衢州市政府特意邀请他回到阔别30年的故乡,并且给予他市长助理的身份,邀请他继续参与到历史文化的建设当中。

孔祥楷

家族其他人脉分支渐渐疏远了,也就不那么受人关注了。比如记者曾去到山东沂蒙革命老区进行探访,这里也住着许多孔子家族其它分支的后代,其中有一位孔子的第75代后裔,她正在摊煎饼,而且她直接笑着对记者说:“俺姓孔,周围的人都叫俺孔大姐。”

记者起初不太相信这位孔大姐是孔子的第75代后裔的,因为此时摊煎饼的环境并不豪华,只是安置在一个自家的车库里面,周围的食品面袋虽然干净整洁,但极其简朴。

经过聊天得知,这位孔大姐只有初中文化,在嫁过来之后,她如今已生下了三个孩子。因为儒家学说赞颂女人安分守己,贤良淑德,更赞颂大家族要多子多孙。

故此,这位大姐一直很遵守贤良妇德,在家里带孩子、养公婆,也不愿意出远门。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她也没时间在外面找工作,可是家境贫困,老公又不是富贵人家,和她的感情也比较淡薄,孔大姐便想到在自家车库摊煎饼,希望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

孔子讲国学

四、日常生活

由于孔子在国内国外的名气都很大,所以许多人都以为孔子的每一个后代,都过着奢华的生活。还有人认为,孔子的其他血脉分支,也都过着富裕的生活。眼前靠这个摊煎饼养活一家老小的孔大姐,却打破了记者对孔子后代的期望。

孔大姐见记者感兴趣,便主动说出了自己每日的日常。她每天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了,然后将每日所需的面粉一袋一袋地搬到车库,每一袋面粉大概50斤,每天要用5袋面粉。

人多时候能用上7袋面粉,几百斤的重量都要靠孔大姐一个人搬过来,所以在过于忙碌的时候,孔大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不过她摊的煎饼质量很好,而且每一张都薄度适中,吃起来又脆又香,在煎饼渐渐卖出去之后,周围的街坊邻居,都很喜欢来孔大姐这里买煎饼吃。孔大姐尽管非常的累,但是看到每个月五六千的收入,她还是很开心的,这些钱足够她养活一家老小了。

按照族谱的说法,她是孔子的第75代后人,不过孔子经过这些年的繁衍,整个家族族谱记录的人太多了。每一个分支都有非常多的人,只有最正统的另一只血脉,才会受到外人的关注,他们这些人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孔子讲学

而且还有一支血脉,会给正统血脉当做仆人,也就是佣人,服侍正统。不过现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没有这些说法了,所以大家也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尽管孔大姐现如今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甚至还有一些劳累,但是谈到自己孔子后裔的身份,她还是有一些骄傲和自豪的。因为按照中国儒家的传统说法来说,所谓的正统还有血脉的力量,对人的影响很大,孔子如此的聪慧,发明出了儒家学说。

不得不说,孔子曾经的圣贤言论确实是启发了一代人的思想,也令中华文坛百花齐放。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生活也都有了不同的变化,尽管这位孔大姐的身份看起来极其普通,但是勤劳又朴素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如此上进,希望每一位劳动人民都可以生活越来越好。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司马懿被大败,蜀军正处于有利的位置。然而,就在一切似乎朝着胜利...
56个民族如何共同铸就伟大中华...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它们如同...
原创 韩... 2023年6月,韩国的媒体发布了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内容直指中国,警告称:“如果中韩关系继续恶化,中...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懿文太子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尽管他曾考虑过将朱棣立为太子,但...
原创 大...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败北后去世。那一刻,作为一代帝王的他生命走到了终点,而此时恰是他的子嗣们为争夺权力...
原创 清... 在南宋初期,岳飞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带领大军奋勇抵抗金朝入侵,他的故事被后人改编成了广为流传的小...
原创 清... 欢迎大家阅读小编这篇关于历史人物的文章!如果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一些知识和思考,那将是小编的荣幸。接下...
原创 一... 耿培炳 第1737期 黄山书社2000年11月出版的《宣城籍“两院”院士风采录》,全市17名中国科学...
原创 为... 我记得小时候,我曾经翻看过无数的小人书,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是那本讲述杨家将的演义。这部作品描述...
原创 相... 在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下,君王一言九鼎,所以皇氏宗亲为了能够获得皇位,经常会反目成仇,历史上这样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