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伯利亚出土汉宫,屋檐刻10个汉字,苏联学者:李陵终不负汉武帝
创始人
2025-06-06 01:02:49
0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称得上“悲情英雄”的并不多,项羽是一个,李陵也算一个。

因此,以5000步兵重创8万骑兵,最后却投降了匈奴的李陵,成为了历代最富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一点很有意思

:围绕争议的三个人——李陵、汉武帝、司马迁,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那么这场全是“好人”的争议,为何进行了数千年?

上世纪,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一座汉代风格宫殿,屋檐上雕刻的10个汉隶书文字,使得这一问题有了解释的可能。

首先,汉武帝讨厌李陵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汉武帝很欣赏李陵,就像当初欣赏霍去病一样。

“飞将军”李广,一生大小七十余战,尽管有些败绩,但对大汉的功劳、苦劳都是没得说的。因此,作为李广的孙子,李陵统领着宫中的骑兵,属于近臣。

其一,汉武帝认为,李陵有祖父李广遗风,准他领800精锐骑兵纵横匈奴领地2000余里。800骑兵,少年将军,孤军深入,合起来是什么,当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

其二,李陵班师回朝后,汉武帝特批李陵从楚地招募5000丹阳精兵,然后去西北重镇酒泉练习射术,这完全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

之后,李陵不愿意做,贰师将军李广利的辎重部队,汉武帝准李陵独立作战,并调遣强弩都尉路博德配合李陵作战。

路博德上书,当下不宜与匈奴作战,汉武帝雷霆大怒;李陵派遣陈步乐回朝,向汉武帝解释,将士们愿遂李陵血战,汉武帝龙颜大悦。

一切归结起来,汉武帝选中了李陵,意图将其打造为“霍去病第二”,来解决卫青、霍去病病死后,汉将多败绩的窘境。

而且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霍去病“善骑射”,又是卫子夫的外甥,汉武帝就教他兵法;李陵将门世家,又是宫中近臣,能打仗又信得过,汉武帝为他打造了5000精锐,给他独领一军的机会。

但是李陵非常不幸,强弩都尉路博德,不愿居于李陵之下,没有及时会师。

李陵的5000步兵,在浚稽山,与匈奴单于的3万骑兵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李陵命人将车围成圆圈,阻挡骑兵冲锋,盾兵、长枪兵在外围近战,弓弩手居中射击。大意的匈奴单于,命3万铁骑正面冲锋,匈奴人中弩箭而死者不计其数。李陵趁匈奴大乱,率汉军追杀,斩杀匈奴数千人。

匈奴单于恼羞成怒,调集八万骑兵,围攻李陵5000步兵。

李陵依靠车阵,与1:16的骑兵血拼,汉军几乎全体带伤。受三处重伤的汉军,在车上修养;受两处轻伤的汉军,驾驶车辆行走;受一处伤的汉军,手持武器与匈奴血战。

这支全员负伤孤军,又坚持了五六天,单单是第二天,匈奴人就折损了3000骑兵。

不久后,李陵又利用山地地形,斩杀匈奴数千人,击退匈奴单于。

但汉军管敢的投敌,使得匈奴得知:李陵是支弹尽援绝的孤军了,于是加紧攻击。李陵一天就要抵挡,匈奴十几次冲锋,弓箭射完了、长枪折断了、刀刃砍卷了、盔甲破碎了……

最后的3000汉军,砍下车上的木头做武器,李陵望着浴血奋战的兄弟们,生出了分散突围的念头。

当晚,3000汉军吃饱了饭,四散而去。李陵与副将韩延年,率领十几个士兵,引走了数千人匈奴追兵。

韩延年战死,李陵被俘投降,400汉军成功脱险。

李陵投降的消息,使得汉庭乱作一团:陈步乐处死、司马迁“宫刑”、李陵满门处斩,那么李陵恨汉武帝吗?

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出土了一座汉代风格的宫殿。这座遗址位于叶尼塞河上游的阿巴坎,也被称作阿巴坎汉代宫殿遗址。

前苏联学者吉谢列夫认为:李陵投降匈奴后,得到了激战多日的匈奴单于赏识,受封右校王,统领坚昆国,这就是李陵的王庭。

这座异国他乡的汉宫,

屋檐上用隶书刻着10个汉字——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没错,纵使满门处死,李陵终不负汉武帝,与其说那是恨,倒不如说是逃避般的心酸。汉匈停战后,李陵愤怒地叱问汉使:“我李陵以5000步兵,横扫匈奴8万铁骑,哪里对不起汉朝,为何要诛我李家满门”?

当汉使告诉李陵,因他为匈奴练兵之后,李陵悲痛欲绝的说道:“那是李绪,不是李陵”!之后李陵刺杀李绪,差点为大阏氏所害。

若不是撕心裂肺的痛,又怎会如此不顾一切地发泄。

李陵终于明白了:不是他降了匈奴,汉武帝杀他满门;是公孙敖说他为匈奴练兵,汉武帝才杀他满门;这场永远化不开的“误会”,两个同样骄傲的人,是不可能互相解释的。

至此,李陵再无牵挂,娶了匈奴公主,做了匈奴右校王。

李陵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兵败后,汉武帝后悔不该催促他快速进兵,并赏赐了那400名幸存汉军;后来还专门让公孙敖,领兵3万解救李陵;是公孙敖作战不利,说出了李陵为匈奴练兵,才有了之后李家的满门处死。

但这都不重要了,李陵再也回不去了,他渐渐地融入了匈奴生活。而大汉,成了他心底深处永远的追忆。一切的机缘巧合,使得汉武帝,与这位昔日青睐不已的少年将军,天各一方。

他们相遇相知,而又相行渐远,最终历经上千年时光,定格在了那句——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之上!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古代是广为人知的真理。笔者深信,雍正皇帝时期的年羹尧和隆科多对此感触颇深。年...
原创 从... 在现代社会,除了身份证外,能证明我们身份的证件还有户口簿。其实,“户籍”和“籍贯”这两个词早在古代就...
清朝时期最大的一座王府 有这么一座宅子,光是一根柱子,就高达上亿元。 ▼ 恭王府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乾隆皇帝宠臣和珅花...
原创 清... 喜欢清宫剧的朋友们,是否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细节呢?那就是剧中宫女和皇妃所穿的鞋子。与...
原创 人... 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腐化,朝堂权臣争斗,天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有句古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
原创 为...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铮铮誓言,充分展现了明朝作为...
原创 唐... 公元771年,年逾七十的郭子仪凯旋归来,皇帝对他表现出极高的敬意,询问他所期望的赏赐。令所有人意外的...
原创 1...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侵入苏联,并占领了卡廷森林。在这片远离人烟的荒芜森林中,...
原创 为... 棺椁里的阴阳哲学:中国丧葬文化中的生死智慧 秦岭北麓的古墓群中,考古学家拂去汉代棺椁上的青膏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