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西方国家不断试图干涉香港事务,企图破坏香港的稳定。这些外部势力的影响,也逐渐在香港的年轻一代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局面。
2018年5月,香港举行了一场关于《国歌法》的会议,数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会议中,香港学联主席张倩盈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公开表示:“一听见国歌就想吐”。此番言论立即遭到了强烈的反驳,一位与会者愤怒地回应:“你最好离开香港,不要把香港搞得一团糟。”
张倩盈能出席此次会议,一方面是因为她担任香港学联主席,另一方面与议员范国威的支持也密切相关。在会议过程中,由于发言人数过多,会议主持人寥长江事先规定了每位发言者只能发言三分钟。然而,范国威在发言时简短表态后,将自己的发言机会“让给”了张倩盈。
不仅如此,会议中还出现了有议员在发言时要求将发言时间让给张倩盈和“港独”分子黄之锋等人的情况。尽管这一提议遭到了主持人寥长江的坚决否定,张倩盈依然当场站起发表了激进言论。范国威则在旁边为她加油助威,显然支持她的立场。最终,会议主持人将两人驱逐出场,而在冲突中,范国威推搡执法人员,导致了两人摔倒的事件。
事后调查发现,张倩盈早在2016年11月的“城市论坛”上就曾公开煽动暴乱,表示要像旺角暴乱一样走上街头“起义”。此外,在2018年3月,她曾公开表示要与《国歌法》进行对抗,哪怕因此被判有罪,她也毫不在意。
国歌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理应受到全体公民和团体的尊重,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尊严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责任。在150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中,香港人尤其应当理解和珍视国歌的意义,坚定支持国家的统一与发展。而如今,尊重国歌已成为社会共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以“人权”或“言论自由”作为遮掩,去亵渎这一象征着国家的符号。
张倩盈被逐出会议后,继续参与了“全民抗令”运动,个人的言论和行动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之曝光的还有她的私人生活,令人难以想象,她这位曾经看似纯洁无瑕的公众人物,竟然在感情上涉及多角恋情,甚至使前任和现任女友之间差点发生不愉快的冲突。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张倩盈为何敢如此公然发表过激言论?香港学生联合会便是她能有此底气的根源之一。香港学生联合会由香港八所大学的学生组成,早在英国殖民时期,港英政府便规定,香港的高校学生会必须参与其中。有专家认为,这是港英政府控制大学生的一个手段,用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如今,香港学生联合会的成员大多是年轻气盛的学生,容易受到极端言论的影响。作为学联主席,张倩盈无疑深受其中的影响,这也使得她变得不再关注他人的意见,甚至认为自己是最具思想深度的人。
在大学期间,张倩盈曾担任学生会的职位,深受师生喜爱。然而,当她在大三时加入了备受争议的香港学生联合会后,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张倩盈开始表现出一种对外界意见的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思想才是唯一正确的。在多次参与的示威游行中,她带领学生会积极参与,这导致了许多学生的觉醒,他们纷纷脱离了学生会,然而也有一些人完全被极端思想“洗脑”,他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祖国,对国家的热爱逐渐消失。
张倩盈公然发表反动言论的行为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虽然她没有悔过之意,反而继续煽动更多人跟随她的步伐,最后她被逼离开香港,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言论自由无疑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权利,但这一权利同样必须设有底线。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这一点早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共识。香港的繁荣与安定,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与发展。然而,“港独分子”却一再无视这一点,试图破坏香港与祖国的紧密联系,制造社会动荡,只为自己一己之利,令人不齿。
近年来,香港的“港独”分子不仅破坏了国家安全,也打破了香港的法治基础,带来了社会的种种混乱。这些分裂主义的主张未能获得民众的支持,然而其背后却不断挑起社会对立,制造香港人民与内地人民的裂痕,破坏香港的和谐与稳定,最终伤害了广泛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