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愿军师长进入隧道休息,忽然发现情况不对:对面山坡有大片帐篷
创始人
2025-09-22 15:32:50
0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正激烈展开,战局瞬息万变。第38军114师的翟仲禹师长带领部队在疲惫中继续向前推进,已经连日连夜行军三天三夜,身心俱疲。他知道,如果此时继续前行而不稍作休整,可能会陷入敌人设下的陷阱。终于,翟师长发现了一处废弃的铁路隧道,便决定暂时停下来,给士兵们一点喘息的机会。然而,刚安顿下来不久,翟仲禹抬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对面山坡竟然布满了整齐的敌军帐篷。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翟师长的心猛地一沉,冷汗从脊背渗出。原本打算短暂休整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整个师部可能正站在敌军的眼皮底下。对方的帐篷究竟是谁的?敌情到底如何?这一切都显得异常紧张。

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守护祖国的安全。到了1950年11月,114师师部已经连续行军三天,战士们的脚底早已磨出了血泡,精神也愈发疲惫。翟仲禹看着身边的士兵,眼中透出的是一种深深的倦意。无论如何,他清楚如果再继续行进,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危险。因此,他决定找个地方暂时休整,避免在这样疲惫的状态下遭遇敌军攻击。

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在附近麻洞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铁路隧道。翟仲禹当即做出决定:“立即进入隧道,原地休整,保持警戒。” 随着部队进入隧道,刚安顿下来没多久,几名警卫士兵突然发现隧道深处似乎有动静。借着微弱的光线,几个人影显现出来,身着土黄色军服,眼神慌张不安,看起来显然不是我军人员。翟仲禹心生警觉,迅速命令士兵围捕,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轻松俘虏了一批溃散的美军士兵。他们身上带着些许干粮罐头和一些破损的通讯器材。翟仲禹猛然意识到,自己所驻扎的地方居然成了敌军临时驻地。

此时,师部的压力骤然加重:既要看管俘虏,又要警惕敌军可能的反扑。士兵们的紧张情绪如同被拉紧的钢丝,一刻也不敢放松。到了晚上,翟仲禹站在隧道口,脑中一直感到一种不安。身上披着棉大衣,手握望远镜,他沿着隧道外的铁轨走出,开始观察四周的环境。正当他翻过一处土丘时,视线突然定格在远处的山坡上,那里竟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敌军的帐篷。

帐篷整齐排列,毫无混乱或急促的迹象,显然不是临时集结。翟仲禹不禁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蔓延全身,他赶紧举起望远镜再次确认。通过望远镜,他清晰地看到,山坡上不仅是帐篷,还有敌军的军旗、哨所、战车等设备。顿时,他意识到自己和师部的驻地几乎紧贴着敌军的主力阵地,离得如此之近,简直连一个小小的咳嗽都可能暴露行踪。

翟仲禹迅速返回隧道,立即召集参谋和副军长江拥辉商讨对策。全体士兵们也都迅速进入警戒状态,手握步枪,眼神由疲惫转为严肃,整个隧道内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与此同时,敌军的哨兵也注意到了隧道里有异动。通过夜视仪,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我军士兵悄然进入废弃隧道。美军的反应迅速而精准,几辆装甲车开始向隧道方向包抄,而百余名美军步兵则分成两翼,从侧面逼近。与此同时,战机接到协同打击的命令,开始低空盘旋,调整投弹轨迹。

隧道里的警戒士兵第一个察觉到敌军接近:“报告首长,西北方向有敌军靠近,人数不下百人,预计五分钟内可接触!”话音刚落,几颗迫击炮弹便迅猛而至,尽管偏离了准确的目标,但强烈的冲击波引发了强烈的泥土飞扬,隧道口顿时陷入一片烟尘之中。翟仲禹立刻冲到隧道口,望远镜中敌人正在逐渐逼近,他毫不犹豫地做出战斗部署:“全体警卫连就地布防!机关干部除留守联络人员,其余全员持枪备战!”副军长江拥辉则迅速命令道:“立刻构筑掩体工事!工兵要全力疏通内部通道,确保通讯不中断!”

此时,师部的队伍已经不仅仅是警卫人员,还有各类机关干部,参谋、军需、卫生员等,他们虽然没有上过前线,但每个人都握紧了枪械,神情坚毅。敌军已经逼近到300米以内,眼看就要展开正面攻击,隧道顶部因炮火爆炸开始掉落碎片,浓烟弥漫,战斗随时可能爆发。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名参谋提议撤离:“首长,敌军的攻击已经逼近,我们应该立即撤离。”江拥辉打断了他的话:“敌军胆敢进行空袭,但不会打持久战,稳住阵地,支援部队一定会及时赶到。”翟仲禹坚定地补充道:“撤退不是我们的选择,守住阵地,我们就赢。”

短短十分钟内,隧道口迅速构筑起了防线,沙袋、废弃水泥块、甚至是没用的被褥,全都成了抵御炮火的工具。机关干部组成的火力小组紧贴山壁,用轻机枪进行还击,尽管火力有限,但却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进攻。而通讯组也在紧张工作,电台已经被高温烫得无法触碰,电话线由于震动而多次断裂,修复后才勉强维持联络。

翟仲禹紧握电话:“这是114师师部,位置XX,敌军包围,请紧急支援!联系342团或任何可支援部队!”

就在此时,342团的政委王丕礼收到了求救信号,他立即下令支援。尽管团部本身也受到敌军空袭威胁,但他清楚,师部作为全军的中枢,一旦丧失,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电话旁值班兵一声惊呼:“敌机来了!”随即数架美军战机扑向342团驻地。王丕礼立刻反应,带着通讯员迅速逃出木屋,瞬间,团部所在的木屋被炸成了废墟。

他咬紧牙关下令:“通知二营,立即出击支援师部!”二营距离师部不到四公里,但全程处于敌军空袭和地面封锁之下。尽管如此,姚玉荣营长接到命令后,立刻下令全营分成四路纵队,轻装快速穿越敌军封锁线。经过短短二十五分钟,他们便接近了隧道。

就在此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冲锋号响彻山谷。姚玉荣好奇地走到前线一探究竟,看到一支志愿军部队从敌人后方突入,夹击敌军,帮助守住了隧道。这支部队竟然是113师337团的第三营,他们听到枪声后毫不犹豫地赶来支援。营长赵吉祥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听到咱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近日,赛车场上可谓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韩东君晒出了和王一博、许魏洲的合照,瞬间引发了粉丝和网友们的...
世界田径“朋友圈”期待2027... 新华社东京9月22日电(记者王沁鸥、王子江、岳晨星)“我非常激动2027年田径世锦赛将回到北京,我可...
原创 沙...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的目光逐渐转向东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对清朝的土地虎视眈眈。通...
罗政读《社会科学》(一):李鸿...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 政 《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一文,作者徐锋华,发文单位为上海社会科学...
历史上的今天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云南省玉溪市人,生于云南...
原创 都... 同为正三品官员,顺天府尹与按察使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值得仔细探讨。这两个...
原创 马... 马木鲁克与蒙古骑兵的较量 在玩过《帝国时代》的玩家中,马木鲁克骑兵作为一支强大的部队,特别是在对抗...
原创 皇... 在许多热门古装剧和现实历史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带有姓氏的贵妃称号。例如《妖猫传》里的唐朝杨贵妃、《清平...
沈华:如何判断古董中的“臆造品... 臆造品之所以不能被视为古董,其核心缘由在于臆造品本质上是凭借个人主观的臆想或者肆意编造而成的物品,并...
原创 清... 在许多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身穿黄马褂、腰间挂刀的御前侍卫跟随在皇帝左右。事实上,历史上的清朝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