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泽东从未上过军校,为何军事水平,远超于那些顶尖名校的将帅?
创始人
2025-09-22 12:32:38
0

文 | 风月侃言 编辑 | 风月侃言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许多风云人物都出自名校,或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像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周总理曾赴法国留学,而蒋介石则是保定军校的学员……然而,毛主席却是一个例外。他既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也没有去过国外学习,可以说,毛主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军事训练。

那么,毛主席究竟是如何能够提出并制定一系列战略战术,精准把控战场局势,形成完整的军事理论,带领红军成功长征,并最终引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呢?尽管毛主席没有经过传统的军校学习,但他一生中大量的读书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说,他通过持续不断的自学,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

毛主席的读书历程始于他的表兄文运昌。文运昌比毛主席大9岁,他家里藏书颇多,常常把这些书籍借给毛主席阅读。毛主席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日常辛勤劳作,过得十分节俭。他希望毛主席能放弃读书,去米店打工,或者回家帮忙耕种。然而,毛主席的志向早已超越这些限制,文运昌看到了毛主席的潜力,便不断鼓励他,带他走进更好的学堂,还为他推荐进步的书籍。

毛主席求学的精神极为坚韧,无论是在昏黄的路灯下,还是在饭堂、卧榻,甚至是喧嚣的街道旁,他都能专心致志地读书。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与思想家,毛主席的阅读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理论。他阅读过大量深刻的作品,甚至包括一些冷门书籍。有人专门整理过毛主席的书单,据说他阅读过的图书总数接近10万本。他的知识面极广,像《红楼梦》、 《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书籍,他不仅反复阅读,还认真做了大量批注和圈画。

毛主席为理解《拿破仑传》,曾特意查阅苏联、英国等国的不同版本,试图通过不同国家学者的视角,全面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与思想。他的军事思想,是通过吸取来自各国的兵书典籍、历史经验得来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中国传统的兵法经典——《孙子兵法》。毛主席深刻理解这些经典,结合中国历史上的战事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作为共产主义者,毛主席也阅读过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尤其对马克思的军事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这些理论也帮助毛主席总结出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方法。

毛主席的军事能力,不仅能从与其他军事人物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还能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展现其独到的见解。比如,博古、李德这两位曾经执掌红军的人,奉马克思主义为唯一的军事标准,然而他们在长征中的“教条主义”与“左倾错误”导致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尽管蒋介石曾在保定军校接受过军事教育,后又赴日本进修,但他的指挥能力与毛主席相比,还是差距悬殊,特别是在判断力和战略眼光上。

蒋介石曾亲自指挥攻占武昌城,但由于准备不足、强攻策略失当,导致士兵在登城墙时梯子过短,敢死队员前赴后继也未能奏效,最终损失惨重。在四次“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尽管蒋介石有兵力与装备的优势,但他在分散兵力的同时,也错失了以集中兵力击溃红军的机会,最终让周总理巧妙利用敌人漏洞,取得了反围剿的首胜。

毛主席对于游击战术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在多次反“围剿”中,他善用“敌进我退”的战术,巧妙地使用“诱敌深入”的策略,令国民党军队屡次遭遇失败。蒋介石甚至在军事会议上公开发火,指责高级将领无能,而自己则为部队的败退哭泣不止。

在遵义会议期间,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彻底的验证。尽管有些人仍质疑毛主席是否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他仅仅是读过《孙子兵法》而已,但在凯丰等人的质疑中,毛主席提出了对战术战略的深刻见解,最终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凯丰起初认为毛主席不过是个新手,最终却不得不对毛主席的才华心服口服,甚至悔过自新。

毛主席的军事指挥和战略眼光远远超出了教条和书本的限制,他始终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中国当时的国情与国外的情况迥异,特别是广大的农民阶层,毛主席认为,工人革命所需要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工人,更应包括农民。作为出身农民的毛主席,对农民的艰苦生活深有体会,认为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

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虽然在陈独秀等人中遇到过诸多阻力,但这份报告对农民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关注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这次考察增强了毛主席的信心,奠定了他以后能够成功领导农民革命的基础。

毛主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论断源自他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总结。当时,陈独秀在与国民党合作时屡次妥协,最终导致国民党反过来对共产党实施暴力。毛主席主张,必须用武力反抗压迫,共产党不能再软弱妥协。虽然当时毛主席的权力有限,但他依然坚定地推动了秋收起义,并为后来的农民革命军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可以说是对其军事战略的真实体现。在井冈山,毛主席带领的红军通过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为日后的长征和解放战争积累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毛主席的军事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战术上,还包括如何调动各种资源,如何指挥部队。在长征中的四渡赤水便是毛主席军事指挥的经典之作。面对蒋介石的40万大军,毛主席指挥的红军仅有3万人的兵力。通过巧妙的调动和战略迷惑,红军成功突破包围圈,最终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战略撤退。

四渡赤水的战术,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美国军校专家曾多次研究并模拟这一战役,但始终未能重现红军的成功。毛主席凭借对中国地理的深刻理解和出其不意的战略安排,最终逆转了局势。蒋介石虽然拥有数量优势,但依然被毛主席巧妙的战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毛主席不仅军事指挥能力出众,在排兵布阵、识人用人方面,也展现了超凡的才能。抗战时期,林彪的平型关大捷便让他声名鹊起。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凭借对战场局势的准确判断,帮助林彪扭转了战局,最终取得了东北的胜利。

总体而言,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不仅仅体现在战术的高明,更在于他深刻的战略眼光、过人的决策能力以及对中国实际情况的精准把握。他通过不断的学习,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带领红军走向了胜利。

参考文献:

中国军网:《人民是真正英雄》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水池大奖赛 ... 天津日报讯(记者 李蓓)9月20日,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水池大奖赛(中国站)在国家体育总局秦皇...
王朝黄昏:当朝廷失去了公信力…... 01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明到了中晚期,交易中主要使用的是铜钱和白银,却不使用纸币。 其实,纸币早在宋...
原创 如... 说起我国革命年代的元帅,人们往往会想到1955年被正式授予“十大元帅”称号的那十位革命英杰。诸如朱德...
原创 老... 今天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是一组来自1937年,由伪满洲国通信社拍摄的历史珍贵照片,展现了“满洲国军”的面...
原创 陈... 1949年5月,解放军发起了对上海的总攻,然而,27军的军长聂凤智却陷入了深深的愁绪之中。陈毅司令员...
原创 他... 暑期创作大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人物,他的经历堪称传奇。 他原本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在孙中山去...
原创 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的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分为三个师,分别是第115师、第120师和第...
长城甘肃段:丝路“灯塔”焕新文... 从军事防御到丝路“灯塔”,再到文旅“新秀”,长城甘肃段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扮演着新角色,近年来更延伸出新...
原创 背... 阅读本文前,真诚邀请您点击下方“关注”按钮,以便日后持续收到相关内容推送,方便您与我们一起讨论与分享...
原创 项... 咱们都知道,项羽在秦末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武力值爆表,推翻秦朝他功不可没。可奇怪的是,他最后自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