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背叛斯大林,引导中苏交恶,赫鲁晓夫的存在为苏联带来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9-22 15:05:46
0

阅读本文前,真诚邀请您点击下方“关注”按钮,以便日后持续收到相关内容推送,方便您与我们一起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安道尔

编辑|S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施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此举不仅帮助苏联击败了法西斯德国,还使得苏联成为了战后全球仅存的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然而,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便公开反对斯大林的政策,推动一系列改革,试图推翻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这些举措不仅在经济上给苏联带来了冲击,也使得中苏关系出现了显著恶化。

赫鲁晓夫的改革究竟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领导层并未明确指定继任人选。赫鲁晓夫历经艰难的政治斗争,最终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然而,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系列紧迫的国内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结构的严重不平衡、工业与农业比例失调,以及斯大林时期所留下的个人崇拜现象。赫鲁晓夫意识到,若不解决这些问题,苏联的发展将陷入停滞。

农业一直是苏联最严峻的问题,二战给农业带来的伤害尤其深重,农民数量大幅减少。根据统计,从1941年到1945年,短短五年间,苏联的农民数量锐减了700万人。战争的破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境,而苏联在战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严重不足。因此,赫鲁晓夫认为,迫切需要进行农业改革。

赫鲁晓夫首先对苏联农业体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斯大林时期农业高度集中的体制,极大限制了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赫鲁晓夫减少了对农庄和农场的具体生产计划要求,允许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农业计划,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中央管控。

此外,赫鲁晓夫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进行了改革。斯大林时期,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存在不合理现象,过低的收购价格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赫鲁晓夫决定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特别是在1953年至1963年间,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增长了两倍。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民利益,他还推出了统一的国家收购制度,确保农民能够从生产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另外,赫鲁晓夫注重荒地开发和农业机械化。在进行农业体制改革的同时,他也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赫鲁晓夫决定大规模开垦荒地。1954年,苏联开垦了1900万公顷土地,次年又开垦了1400万公顷,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了约1000万吨,但新开垦的土地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赫鲁晓夫一度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然而,1956年,苏联的粮食生产迎来了丰收,总产量达到了1.25亿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新开垦的土地。

赫鲁晓夫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农业改革的推动下,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到1958年,几乎所有农庄都配备了这些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土地的产出。

然而,赫鲁晓夫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他盲目推广玉米种植,这一决策给农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大量种植玉米导致小麦等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除了未能满足民众口粮需求,连畜牧业的饲料也出现了短缺。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部分成果,但由于缺乏长期的规划与全面的调整,最终并未能解决苏联农业的根本问题。反而,荒地开垦过度与玉米种植的失误,最终加剧了农业的生态危机。

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恶化

中苏关系在赫鲁晓夫执政初期经历了蜜月期,但很快便出现了裂痕。1949年,中国新成立后的第一天,苏联就与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给予了大量援助。1954年,赫鲁晓夫亲自带领代表团访问中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合作。

然而,赫鲁晓夫在中苏合作中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首先,他提出在中国境内建设长波电台,并希望两国共享电台的使用权,这一提议触及了中国的主权问题。毛主席坚持认为,电台建成后的所有权应归中国,而苏联仅提供技术支持,最终两国在此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此后,赫鲁晓夫又提出联合舰队的建议,毛主席对此表示坚决拒绝,认为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在与毛主席的会谈中,赫鲁晓夫未能充分理解中国的立场,导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赫鲁晓夫的政策不仅忽视了中国的利益,还加剧了中苏间的矛盾。1958年,赫鲁晓夫撕毁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撤回了所有在华的苏联技术援助人员,导致中苏关系陷入了长期的僵局。

此后,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与美国的冷战对抗中,苏联不得不分心于东欧与远东的双重压力,这极大消耗了苏联的资源,成为其解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背叛斯大林”

在思想文化领域,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面否定,也对苏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强烈批判,指出斯大林时期的极端做法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然而,赫鲁晓夫并未从苏联的根本问题——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入手,而是将所有问题归咎于斯大林个人的“崇拜”,这种做法显得有些偏颇。

赫鲁晓夫试图彻底撕开斯大林的影响,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未能摆脱斯大林的制度框架。在苏联民众的心目中,斯大林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而赫鲁晓夫在与斯大林的影像斗争中,始终未能赢得广泛的支持。赫鲁晓夫虽然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严重错误,但这种批判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体系。

1964年,赫鲁晓夫在度假期间被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迫使退休,之后他大部分时间过着平静的生活。1971年,他在默默无闻中去世,葬礼上没有重要人物出席,只有亲属和朋友在场。

总结来看,赫鲁晓夫在苏联的改革虽然带来了一些短期的变化,尤其在农业领域,表面上似乎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能触及根本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同时,在外交上,赫鲁晓夫未能处理好中苏关系,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而在思想文化领域,他的批判并未能真正推动苏联走出斯大林主义的阴影,反而加剧了苏联的内部动荡。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全球顶尖企业高尔夫赛事!第十届... 作为飞往全球国家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 土耳其航空于 2025 年 9 月 1 5 日在上海 佘山高尔...
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文... 游客在西夏陵博物馆参观文物西夏灰陶鸱吻。 西夏鎏金铜牛。 西夏荔枝纹金牌饰。 西夏陵1号陵和2...
主流媒体历史文化遗产报道的叙事...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明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原创 浅...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在美国独立之前,分离主义的思想便在这片大陆上萌芽。清教徒,作为...
原创 杨... 杨家将,是北宋时期极具声望的军事家族,尤以杨业和杨延昭最为人熟知。这个家族以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而闻...
战后日本老照片:拿骨灰盒大兵、... 1945年9月,东京,伏案工作的东京火车站站长。 本期照片是关于战后日本: 1945年9月,京都,...
原创 周... 新中国的老一辈革命家,大多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才,甚至不乏曾经出国留学的经历。 例如,陈毅、邓小平、...
原创 文... 《军统内幕》是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中将游击司令沈醉的回忆录,其中有一章专门揭示了胡宗南与戴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