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王翦结局最好?看他与嬴政博弈,战神堪称谋圣
创始人
2025-09-22 07:04:37
0

历史开讲

在古代,许多战功赫赫的大将,最终的胜利往往并不仅仅依赖于兵力上的优势,更多的是源自他们高超的谋略与深刻的对人性的理解。许多令后世传颂的将领,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显赫一时,更因为他们对人性、对形势变化的洞察,让他们的策略如神来之笔。

王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善终的人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不少人认为王翦是一个明哲保身的政治家。他所取得的巨大功绩足以让他名垂千古,但也因为太过出色,免不了引起皇帝嬴政的怀疑与猜忌。在当时,王翦的地位足够高,若稍有失误,很可能会遭到不测。就像那句“怀璧其罪”,即便他没有任何反叛的念头,也有可能会因别人怀疑而受到牵连。

也有说法认为王翦的成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秦始皇嬴政常被看作是一位具有宏大格局的帝王,但实际上,嬴政并非温文尔雅之人。历史上的嬴政形象颇为严酷,曾以车裂的刑罚处死大臣、囚禁太后,手段极为冷酷。他即位后,曾公开处决了二十七位权臣,显示出他极强的权力欲望与对威胁的零容忍。然而,王翦在这样一个充满危机的环境中,不仅确保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成功消除了秦王对他的怀疑,最终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荣华富贵。

这一切的背后,不乏有王翦在朝堂上和君王之间的博弈和巧妙策略。例如,当秦国决定攻打楚国时,王翦提出必须动用六十万大军,而当时秦国的总兵力也不过如此。面对秦王的疑虑和可能的敌视,王翦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当时秦王嬴政似乎更倾向于选用年轻将领李信,他的提议是只需要二十万兵力就足够。而王翦的答复却是六十万。这个看似过高的要求,实际上是王翦在进行一场政治博弈。他明白,秦王嬴政本身也在考量如何选择和培养年轻将领,而王翦的回答其实是在故意把这个价格报得过高,让嬴政有理由将任务交给李信,从而避免与年轻将领的直接竞争。

这个决策背后,其实有一层深意。王翦知道,自己在兵力和作战上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如果他再低调要求,显然不符合王翦心中的策略。同时,他也知道,嬴政此时更倾向于扶持年轻一代,而若是他报出一个过高的兵力数字,嬴政就会放弃他,而选择李信,而一旦李信失败,王翦便能通过“背锅”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种聪明的政治操作背后,体现了王翦深谙职场智慧的本质。他选择将自己置于一场精妙的较量中,表面上看似是屈服于权力的安排,但实际上他早已通过巧妙的策略保持了自己的安全。退一步看,王翦的选择反映了一种成熟的职场思维,那就是当面临不可避免的压力时,适当的退让与智慧的把握,反而能够让自己活得更久、更好。

嬴政与王翦的博弈:伐楚与权谋

公元前226年,秦国的统一战争进入第十个年头,嬴政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最后的敌人——楚国。在征战赵国、燕国等多个国家后,秦王开始真正意识到,楚国才是整个天下统一的最大阻碍。因此,嬴政决定派出重兵进攻楚国,但这个决定也让朝廷陷入了激烈的辩论。

当时,关于攻打楚国所需兵力的争论,引发了大臣们的广泛讨论。李信主张使用二十万人,而王翦则坚持认为,至少需要六十万人。嬴政询问二人的意见时,李信的回答显然更具自信,而王翦却以六十万这一数字来彰显自己对于局势的深刻理解。这个数字其实是在向秦王示威,告诉他楚国的强大与战斗的困难,同时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被重用的担忧。王翦深知,嬴政此时在培养年轻将领,李信的提名只是为了让年轻将领展示能力,而自己已经步入了职场的退场阶段。

在这场精妙的权谋较量中,王翦巧妙地通过自己高估兵力的方式,让嬴政心生疑虑并最终选择李信执行伐楚任务。这样,王翦就避免了直接与李信的竞争,同时也避免了受到可能的陷害或背叛。结果,李信出征,战败归来,而王翦则通过自己的“隐退”来保全了自身。

王翦的隐退:职场智慧与政治考量

王翦的最终选择让人感到既合理又意外。在伐楚任务失败后,秦王并未对李信采取过多惩罚,而是很快找到了王翦来接手。面对这一局面,王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家乡,宣布自己身体不适,提出告老还乡。

这一选择,表面上看似是王翦的主动退隐,实则是他在深谙职场与政治运作中的聪明决策。王翦此举,既避免了与嬴政的直接对抗,也避免了可能的权力斗争。他明白,在这场权谋博弈中,最安全的选择就是不让自己成为目标,而以退为进,保持自己的安全与家族的未来。

此外,王翦对田宅的要求,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保障。他向嬴政提出希望能够获得一些美田美宅,这一要求看似寻常,实则透露出他对名利并不执着,只是想要确保家族能够安稳度过晚年。通过这一请求,王翦成功向嬴政传达了自己不争权、不图升迁的立场,进一步消除了嬴政的疑虑。

最终,王翦的隐退不仅是他个人的智慧选择,更是一种高超的职场策略。他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操作,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也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结语:从王翦身上学到的职场智慧

王翦的故事充满了智慧与策略。他的一生,不仅是战争中的传奇,更是职场智慧与权力斗争的缩影。从王翦的决策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如何在权力博弈中保持冷静、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巧妙反击、如何通过适当的退让确保自己的利益。王翦的成功,正是源于他深刻理解人性、时局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八年的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事实上,朝廷本有几次能够提前终结战争的机会,但都被当时最...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银样币鉴赏... 一、历史背景与发行意义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银样币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诞生于清末货币改...
原创 韩... 日本和韩国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这段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历史渊源。 与中国的遭遇...
原创 明... 明朝的兵部尚书负责统领军事,职位的别名包括“本兵”和“枢垣”。其主要职责包括挑选武官、军队的调度和演...
原创 1... 阅读此文之前,真诚邀请您先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能方便我们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的精彩内容,也便于您...
原创 清... 那是一个春日的傍晚,夕阳在远方的天际线下渐渐隐去,西风微凉,一架包机正在腾空而起。机舱内,一名留学生...
原创 常...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凭借卓越的实力与幸运,最终成为开创“洪武盛世”的开国皇帝...
原创 曾... 1949年1月,蒋介石在宣布辞去领导职务的前夕,召集亲信们见面,神情激动且愤怒地说道:“共产党没有真...
原创 北... 说起北宋,你说怪不怪?九个皇帝撑了 167 年,繁华的时候能让后世眼红,可到头来却稀里糊涂就没了。这...
原创 中... 根据史书记载,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并称为“四罪”。自帝尧时代起,中原的华夏集团便开始对三苗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