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4年苏联宫廷政变:平庸的勃列日涅夫,如何把赫鲁晓夫赶下台?
创始人
2025-09-22 08:06:05
0

阅读此文之前,真诚邀请您先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能方便我们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的精彩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 | 托马斯

编辑 | t

1964年10月16日,这一天对全球来说,无疑是个极具震撼性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而与此同时,苏联也传来了一个同样震撼人心的消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被迫辞职下台。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两天前,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一项提案,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以及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并将他软禁。

无奈之下,赫鲁晓夫只得被迫向主席团递交辞呈,而这份辞呈也恰巧在当天得到了正式批准。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的消息来的极为突然,几乎没有任何预兆,苏联内部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宫廷政变”。

而这场政变的幕后操盘手,竟是当时看似平凡无奇、后来世人评价也普普通通的勃列日涅夫。

那么,勃列日涅夫凭什么能成功策划并发动这场政变?而当时执政苏联长达11年的赫鲁晓夫,为何毫无还手之力?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政变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

政变的前夕

政变发生前一个月的一天,赫鲁晓夫正在莫斯科的家中,突然电话铃声响起。

赫鲁晓夫平时不喜欢下班后接听工作电话,况且他当时并不在莫斯科,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给他打电话。

因此,这通电话必定非常紧急。

他的儿子谢尔盖立刻意识到可能有大事发生,连忙接起电话询问。

电话那头是一个自称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的人,他曾是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伊格纳托夫的前警卫长。瓦西里声称,许多高级官员正在密谋一场针对赫鲁晓夫的阴谋。

谢尔盖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人肯定是疯了,劝他去向克格勃报告。

但瓦西里却告诫谢尔盖不能告诉克格勃的负责人谢米恰斯内伊,因为他也参与了这场阴谋,还联手谢列平、波德戈尔内等高层人物。

这几个名字全是当时苏联高层的重量级官员,这让谢尔盖不得不半信半疑。

在瓦西里不断强调国家与赫鲁晓夫安危的重要性后,谢尔盖勉强答应了他提出的见面请求。

谢尔盖开车沿着莫斯科河畔行驶,半小时后与瓦西里会面。

上车后,瓦西里详细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内幕,比如伊格纳托夫如何在背后诋毁赫鲁晓夫,自己是如何看到他与勃列日涅夫、谢列平秘密会面密谋的。

尤其提到他们打算在11月前完成某个重大行动,当伊格纳托夫听说勃列日涅夫生病时,表现得异常紧张。

谢尔盖无法断定这些话是真是假,毕竟父亲一向不让家人掺和政治事宜,他只能将这些话默记心中,等待父亲归来再做判断。

几天后,赫鲁晓夫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归来——当时苏联正准备发射载人飞船,他亲自前往现场考察。

晚饭后,父子俩在院子里散步,谢尔盖忍不住向父亲讲述了见瓦西里时所获消息。

赫鲁晓夫听后陷入沉思,要求儿子再重复一遍阴谋参与者的名单。

但他说:“这不可能!”赫鲁晓夫认为伊格纳托夫对自己怀恨在心尚且情有可原,而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绝非那种会背叛自己的人。

第二天中午,赫鲁晓夫回家,对谢尔盖说:“你说的那些都是胡扯。”并向他讲述了自己询问米高扬和波德戈尔内时,他们如何哈哈大笑,称这些阴谋毫无根据。

谢尔盖听得心里发毛,觉得父亲简直疯了,无论真假,这样做不就是暴露了自己吗?这无异于树敌。

赫鲁晓夫接着告诉谢尔盖,星期三他将出远门,并准备让米高扬与谢尔盖联系,防止出现意外。

米高扬是部长会议副主席,也是赫鲁晓夫极为信任的亲信。

谢尔盖将瓦西里介绍给米高扬,瓦西里又将所知详细告诉了他。米高扬听后颇感兴趣,感谢瓦西里的良好动机,但坚信勃列日涅夫、谢列平、波德戈尔内都是多年为党无私奉献的好同志,劝瓦西里放心。

或许赫鲁晓夫本人也未曾料到,他和米高扬共同信赖的这些人,最终竟会联手背叛他。

赫鲁晓夫的盲目信任,成为他日后悔恨不已的根源。

---

政变的策划

赫鲁晓夫之所以不相信这些人会策划政变,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是“好同志”,另一方面则觉得他们缺乏能力,尤其是勃列日涅夫。

然而,最后真正推翻他的,正是那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曾是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时的下属,因而赫鲁晓夫一直对他十分信任,并将其提拔到中央任职。

此后,勃列日涅夫步步高升,最终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并于1963年6月接替科兹洛夫,兼任苏共中央书记。

原本,科兹洛夫是赫鲁晓夫选中的接班人,但因突发心脏病,赫鲁晓夫转而重点培养勃列日涅夫。

尽管如此,赫鲁晓夫始终认为勃列日涅夫缺乏主见,容易受人影响,因此并不完全看好他。

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的栽培也毫无感激之心,他并不喜欢繁琐的党务,渴望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国访问或接待外国元首。

此时,他的野心已经悄然膨胀。

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经历相似,同样是从乌克兰跟随赫鲁晓夫,后来被提拔至中央,成为党内第三号人物。

但自苏共22大后,波德戈尔内因被赫鲁晓夫批评而心生不满,决定联手勃列日涅夫反抗赫鲁晓夫。

他们招募了波利扬斯基和谢列平,组成了“反赫鲁晓夫联盟”,四人分工明确: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负责领导,波利扬斯基为参谋,谢列平具体策划政变。

1964年春天,这场政变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步是争取苏共主席团和书记处其他成员的支持。

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利用工作机会,秘密与潜在盟友接触并摸清态度。

获得部分支持后,他们用情感和理性劝说更多成员加入阵营。

第二步,他们分别在7、8月利用假期,在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的旅游胜地举办野餐、闲聊,试探与会者对赫鲁晓夫的不满程度。

勃列日涅夫细心地在名单上标记支持与不确定的人。

克格勃领导谢米恰斯内伊透露,到9月,政变联盟已在中央委员会中赢得多数支持。

此时,赫鲁晓夫已孤立无援,沦为少数派。

但勃列日涅夫深知仅凭党内支持远不足够,要确保成功,必须拉拢军队和克格勃的高层。

军队和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前言·】——》 两千年前的血与火曾在辽东翻腾。那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曾用火炮击倒努尔哈赤,也...
“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 202... 7月11日,“2025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
“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 以下视频来源于 云南省博物馆 7月15日,历经多年筹备,云南省博物馆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
探秘巩义杜甫故里:诗圣遗韵的千... 在中国文学的灿烂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他的诗作宛如一部史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
原创 曹... 公元208年,御史大夫郗虑为了讨好曹操,向他呈上了一封控告信,信中诬陷孔融“招揽徒众”,“图谋不轨”...
原创 刘... 要说三国里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刘备算一个吧?你看他身边,诸葛亮跟个神算子似的,庞统也是脑子转得飞快的主...
为何西晋的统一不长久? 公元280年,西晋的铁蹄踏破东吴的宫墙,三国归于一统。这本该是太平盛世的序章,谁料仅仅三十余年后,匈...
原创 苏... 2006年,苏联解体已整整过去15年。那时,戈尔巴乔夫已年满75岁,在他生日宴上,他被记者们问及对中...
我省出台措施强力支持文物事业高...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轶琼)为加快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李渊为什么不立李世民为太子?一... 翻开唐朝史册,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始终引人深思:李渊为何不立功勋赫赫、能力卓绝的李世民为太子,却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