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真诚邀请您先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能方便我们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的精彩内容,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 | 托马斯
编辑 | t
1964年10月16日,这一天对全球来说,无疑是个极具震撼性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而与此同时,苏联也传来了一个同样震撼人心的消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被迫辞职下台。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两天前,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一项提案,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以及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并将他软禁。
无奈之下,赫鲁晓夫只得被迫向主席团递交辞呈,而这份辞呈也恰巧在当天得到了正式批准。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的消息来的极为突然,几乎没有任何预兆,苏联内部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宫廷政变”。
而这场政变的幕后操盘手,竟是当时看似平凡无奇、后来世人评价也普普通通的勃列日涅夫。
那么,勃列日涅夫凭什么能成功策划并发动这场政变?而当时执政苏联长达11年的赫鲁晓夫,为何毫无还手之力?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政变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
政变的前夕
政变发生前一个月的一天,赫鲁晓夫正在莫斯科的家中,突然电话铃声响起。
赫鲁晓夫平时不喜欢下班后接听工作电话,况且他当时并不在莫斯科,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给他打电话。
因此,这通电话必定非常紧急。
他的儿子谢尔盖立刻意识到可能有大事发生,连忙接起电话询问。
电话那头是一个自称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的人,他曾是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伊格纳托夫的前警卫长。瓦西里声称,许多高级官员正在密谋一场针对赫鲁晓夫的阴谋。
谢尔盖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人肯定是疯了,劝他去向克格勃报告。
但瓦西里却告诫谢尔盖不能告诉克格勃的负责人谢米恰斯内伊,因为他也参与了这场阴谋,还联手谢列平、波德戈尔内等高层人物。
这几个名字全是当时苏联高层的重量级官员,这让谢尔盖不得不半信半疑。
在瓦西里不断强调国家与赫鲁晓夫安危的重要性后,谢尔盖勉强答应了他提出的见面请求。
谢尔盖开车沿着莫斯科河畔行驶,半小时后与瓦西里会面。
上车后,瓦西里详细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内幕,比如伊格纳托夫如何在背后诋毁赫鲁晓夫,自己是如何看到他与勃列日涅夫、谢列平秘密会面密谋的。
尤其提到他们打算在11月前完成某个重大行动,当伊格纳托夫听说勃列日涅夫生病时,表现得异常紧张。
谢尔盖无法断定这些话是真是假,毕竟父亲一向不让家人掺和政治事宜,他只能将这些话默记心中,等待父亲归来再做判断。
几天后,赫鲁晓夫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归来——当时苏联正准备发射载人飞船,他亲自前往现场考察。
晚饭后,父子俩在院子里散步,谢尔盖忍不住向父亲讲述了见瓦西里时所获消息。
赫鲁晓夫听后陷入沉思,要求儿子再重复一遍阴谋参与者的名单。
但他说:“这不可能!”赫鲁晓夫认为伊格纳托夫对自己怀恨在心尚且情有可原,而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和波德戈尔内绝非那种会背叛自己的人。
第二天中午,赫鲁晓夫回家,对谢尔盖说:“你说的那些都是胡扯。”并向他讲述了自己询问米高扬和波德戈尔内时,他们如何哈哈大笑,称这些阴谋毫无根据。
谢尔盖听得心里发毛,觉得父亲简直疯了,无论真假,这样做不就是暴露了自己吗?这无异于树敌。
赫鲁晓夫接着告诉谢尔盖,星期三他将出远门,并准备让米高扬与谢尔盖联系,防止出现意外。
米高扬是部长会议副主席,也是赫鲁晓夫极为信任的亲信。
谢尔盖将瓦西里介绍给米高扬,瓦西里又将所知详细告诉了他。米高扬听后颇感兴趣,感谢瓦西里的良好动机,但坚信勃列日涅夫、谢列平、波德戈尔内都是多年为党无私奉献的好同志,劝瓦西里放心。
或许赫鲁晓夫本人也未曾料到,他和米高扬共同信赖的这些人,最终竟会联手背叛他。
赫鲁晓夫的盲目信任,成为他日后悔恨不已的根源。
---
政变的策划
赫鲁晓夫之所以不相信这些人会策划政变,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是“好同志”,另一方面则觉得他们缺乏能力,尤其是勃列日涅夫。
然而,最后真正推翻他的,正是那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曾是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时的下属,因而赫鲁晓夫一直对他十分信任,并将其提拔到中央任职。
此后,勃列日涅夫步步高升,最终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并于1963年6月接替科兹洛夫,兼任苏共中央书记。
原本,科兹洛夫是赫鲁晓夫选中的接班人,但因突发心脏病,赫鲁晓夫转而重点培养勃列日涅夫。
尽管如此,赫鲁晓夫始终认为勃列日涅夫缺乏主见,容易受人影响,因此并不完全看好他。
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的栽培也毫无感激之心,他并不喜欢繁琐的党务,渴望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国访问或接待外国元首。
此时,他的野心已经悄然膨胀。
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经历相似,同样是从乌克兰跟随赫鲁晓夫,后来被提拔至中央,成为党内第三号人物。
但自苏共22大后,波德戈尔内因被赫鲁晓夫批评而心生不满,决定联手勃列日涅夫反抗赫鲁晓夫。
他们招募了波利扬斯基和谢列平,组成了“反赫鲁晓夫联盟”,四人分工明确: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负责领导,波利扬斯基为参谋,谢列平具体策划政变。
1964年春天,这场政变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步是争取苏共主席团和书记处其他成员的支持。
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利用工作机会,秘密与潜在盟友接触并摸清态度。
获得部分支持后,他们用情感和理性劝说更多成员加入阵营。
第二步,他们分别在7、8月利用假期,在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的旅游胜地举办野餐、闲聊,试探与会者对赫鲁晓夫的不满程度。
勃列日涅夫细心地在名单上标记支持与不确定的人。
克格勃领导谢米恰斯内伊透露,到9月,政变联盟已在中央委员会中赢得多数支持。
此时,赫鲁晓夫已孤立无援,沦为少数派。
但勃列日涅夫深知仅凭党内支持远不足够,要确保成功,必须拉拢军队和克格勃的高层。
军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