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国后,彭德怀重走大渡河感叹:即便泸定桥被炸,红军依旧能过
创始人
2025-09-21 17:32:20
0

文丨八号探秘人

编辑丨八号探秘人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与毛主席一同带领红军长征的彭德怀,回望那段历史,心中不禁生出了一股深深的怀念。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岁月的痕迹已刻画在每一寸大地上。但有一天,当彭德怀走到大渡河,站在那座有着传奇色彩的泸定桥前,他的心情顿时复杂起来。这个桥,承载了无数先烈的血与火,也成为了革命历史中的一道难忘印记。彭德怀的眼神愣住了,他看着面前的景象,突然感慨道:“蒋介石就算把泸定桥炸了,红军依旧能过河。”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彭德怀发出如此的感叹?

自从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接管了国民党的大权,接踵而来的不仅是对共产党激烈的打压,还有一系列的政治斗争。而就在蒋介石的权力巩固过程中,共产党无论是作为政治力量,还是军事力量,都始终在受到敌视的威胁之下。蒋介石眼中的最大敌人并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处于抗战中的共产党。

1931年,蒋介石甚至直接声言:“若亡于帝国主义,还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宁为奴隶亦不如此。”这不仅是对民族大义的背弃,更是蒋介石盲目偏执的表现。为了彻底摧毁共产党,蒋介石不惜发动了四一二政变,紧接着,发动了针对红军的多次“围剿”行动。

然而,蒋介石对于共产党“围剿”的雄心壮志,并未得逞。尽管四次“围剿”大军集结,但都被我党的坚强意志和过人的军事智慧所化解。这些失败,反而更坚定了蒋介石对共产党进行绝地反击的决心。第五次“围剿”的策划更是煞费苦心。蒋介石在军事、经济乃至政治层面上都做了充分准备,以为这次能彻底摧毁红军。

这一次的“围剿”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规模——“堡垒主义”战术、官员“连坐法”、持久战的策略……这些战术的背后,蒋介石不仅仅是想要击败红军,更是在竭尽全力动摇其根基。但在这一系列压力之下,红军终于意识到要做出战略性转移。因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我党不得不做出保存实力、准备迎接未来抗日战斗的决定。

在国际共产主义的支持下,红军开始了那场举世闻名的长征,而长征的过程中,国民党依旧紧追不舍。在这其中,泸定桥的争夺战,便成了那个时代最为震撼的一幕。

红军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来到了四川的大渡河。那时的四川,群山环绕,峡谷纵深。山路险峻,红军凭借坚韧的意志翻山越岭,然而眼前的大渡河,成了他们的一道难关。这条河,发源于青海,浩浩荡荡,流速急速,波涛汹涌。而且,由于两岸山势险峻,历史上曾多次尝试修建桥梁,都未能成功。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经过大量的投入和动工,终于建成了这座气势宏伟的铁索桥——泸定桥。这座桥,长104米,宽3米,铁索每根重达40余吨,是当时川藏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成了红军渡河的唯一选择。

然而,蒋介石心中早已琢磨到这一步,他亲自指挥拆除了桥上的所有桥板,并在两岸架起了机枪、炮火,严阵以待。这一切,都为阻止红军通过大渡河准备得井井有条。然而,红军并没有选择放弃。

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领导人集结商讨,面对严峻的局势,最初他们也提出了几种备选方案。第一种是利用船只过河,但显然这种方法无法满足红军迅速渡河的需求;第二种则是红军工兵队架桥,但由于条件受限,这样的计划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迫,经过反复讨论后,毛主席做出了决定——飞夺泸定桥!

于是,红四团的先锋部队便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了疾行,短短24小时,便跋山涉水,成功赶到了泸定桥。这一路上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饥肠辘辘,干粮已经见底,口渴得无法忍受,山路陡峭,行进极为艰难,但他们依旧坚定地向目标前进。面对如刀般的寒风和崇山峻岭,红四团的战士们没有停下脚步。

当他们终于抵达泸定桥时,团长王开湘意识到桥头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峻。桥上的铁链,在风中摇曳,下面的河水湍急,象征着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即将展开。经过一番谋划,王开湘决定成立敢死队,突破敌人的重重防线。

29日下午,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正式打响。在猛烈的炮火中,敢死队的22名勇士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冲上铁索桥,在强敌的炮火中,顽强地向前推进。虽然许多勇士倒下,但他们没有退缩,依旧坚定地前行。鲜血染红了铁索,战士们用鲜血铺设了胜利的桥梁。

不久后,红四团成功渡过大渡河,红军拿下了泸定桥,而国民党军则因大势已去,迅速撤退。泸定桥的胜利,不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是红军精神的象征——无论多么艰难,红军都能突破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岁月流转,几十年后的1965年,彭德怀故地重游。当他站在大渡河边,看到泸定桥,依然感慨万千。站在桥头,目光远眺,水面依旧湍急,彭德怀发出由衷的感叹:“蒋介石就算把泸定桥炸了,红军依旧能过河。”虽然时隔多年,历史的伟大胜利依旧在他的心中回响。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描绘的诗句,短短的十四个字,便写尽了红军经历的千难万险。铁索桥的“寒”字,承载了那段艰苦岁月的记忆,也寄托了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今天的我们,依然要传承这种精神,让这份光辉永远照亮我们的前行道路。

相关内容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
实拍御林军死忠看台高喊“跟丫死磕”
2025-09-21 20:42:33
象棋世锦赛上海嘉定开幕,霍...
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赛嘉定开幕。霍震霆主席:象棋推广要靠年轻...
2025-09-21 20:41:55
2025沅江市首届桨板水上...
华声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李珊 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9月21日...
2025-09-21 20:41:15
原创 ...
要用温柔的心对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才会温柔地回应你,展现出它最柔...
2025-09-21 20:34:10
原创 ...
两晋之交,北方局势动荡不安,爆发了著名的“永嘉之乱”,而南方则相对...
2025-09-21 20:33:45
原创 ...
关于周朝国号为何叫“周”,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周本纪》时提...
2025-09-21 20:33:37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
2025-09-21 20:33:23
原创 ...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手下的“五虎上将”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军事集团...
2025-09-21 20:33:09
原创 ...
栖霞,作为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春子丘处机的故乡,历史上与丘...
2025-09-21 20:32:59

热门资讯

2025拉萨半程马拉松举行 7... 2025拉萨半程马拉松21日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7000名马拉松爱好者齐聚拉萨,共同体验这场雪域...
(田径世锦赛)男子十项全能完赛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十项全能比赛在日本东京完赛。 9月21日,季军美国选手加兰在比...
原创 1... 1933年,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陈赓同志在上海不幸被捕,成为国民党军的囚徒。他被关押数月,在这段时间...
原创 陆... 说起来,蜀汉这政权真是命途多舛。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跑,关羽张飞这帮老兄弟愣是没折一个,结果地盘越大,仗...
贵师大这支研学队在黎平会议纪念... “庸者,转危为难!智者,转危为机!”7月13日14时30分许,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追寻红色足迹”...
原创 古...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赐予的厚礼”,这一评价深刻反映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性...
原创 大... 大清帝国灭亡之后,提起满清的格格们,往事如梦,世事变化无常,令人不禁感慨。曾经辉煌一时的满族贵族们,...
他为赎罪远征匈奴,成就超越卫青... 前言 你可曾想过,那座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最终的崩塌,其第一块砖,竟是在万里之外的东方,被一个...
原创 伴... 古代向君主进谏,尤其是献计献策,历来被视为臣子的责任和义务。两者虽都旨在为国君提供建议,但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