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位于中国广东省的南端,珠江的西岸,坐落在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时期的史料中,就已有中华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活动的记载。西汉时期,随着南越国的灭亡,汉朝设立了南海郡,澳门便正式纳入了这一行政区划,成为了中国的领土。《明史》记载澳门为“濠镜”,这一名字背后蕴含着该地的历史与文化。
进入晚清,葡萄牙趁着清朝政权腐败、内外交困的局势,巧妙地通过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这使得澳门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979年,葡萄牙才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葡萄牙,这个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南角的国家,曾是西欧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葡萄牙的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缺乏大片的平原土地,这让其农业生产相对困难,无法养活庞大的人口。在中世纪时期,葡萄牙常常需要依赖邻国西班牙的庇护。13世纪末,阿方索三世通过消灭各地的小封建势力,首次实现了葡萄牙的统一,国家从此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葡萄牙的船队开始广泛航行,征服了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海上贸易极大地促进了葡萄牙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其进入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随着达·伽马的东方航行,葡萄牙首次接触到亚洲的丰富物产,尤其是香料和丝绸,它们的高价使得葡萄牙人对东方充满了渴望。1510年,葡萄牙以印度果阿为基地,逐步向中国和日本扩展航线,最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那时的中国,正由明朝的武宗朱厚照统治。武宗的政权正陷入内忧外患,不仅要应对大臣间的权力斗争,还要与蒙古作战,对外的关注寥寥。更糟的是,由于倭寇的袭扰,明朝对海外贸易实施了严格的禁令。
葡萄牙人看到了这一点的商业机会,试图垄断中西方之间的贸易,为此,他们冒充使者,试图通过广州官员的安排,获取与皇帝会面的机会。当地官员对此并不知情,因此未敢贸然答应他们的请求。最终,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太监,获得了前往北京的机会。然而,明朝的朝廷并未如葡萄牙人所愿。明朝已知葡萄牙人在南洋的侵略行为,葡萄牙人曾摧毁了马六甲王朝,而马六甲恰是明朝的朝贡国之一。面对葡萄牙人,明朝的皇帝下令让他们立刻离开,并归还所有被占领的土地。
在面对明朝的拒绝后,葡萄牙人决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武力占领澳门。在1582年,他们派遣军队进攻东莞的屯门岛,却被明朝舰队击败。明朝凭借庞大的海军力量轻松击退了葡萄牙人。然而,葡萄牙人并未放弃,他们与海盗勾结,继续骚扰福建、浙江等地,但仍未能成功。
葡萄牙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无法征服明朝,于是转向更为隐蔽的手段。葡萄牙人首先贿赂了当地的海运副使汪柏,获得了在澳门上货物的权利。随后,他们悄然扩大居住区域,并修建炮楼,将澳门逐渐改造成一个葡萄牙人控制的独立小国。每年,他们向明朝官员上缴500两白银,作为“租金”。当地腐败的官员对澳门土地的贫瘠并不在意,认为租给葡萄牙人不仅能获得租金,还能避开税收困扰,因而默许了葡萄牙人的行为。
进入清朝后,尽管葡萄牙多次提出扩大澳门租地范围的请求,却遭到了清朝的坚决拒绝。清朝不敢与葡萄牙正面冲突,但鸦片战争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葡萄牙趁机再次获得澳门的管辖权,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澳门的殖民统治。为了从澳门榨取更多利益,葡萄牙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严苛的税收政策。
1846年,葡萄牙总督亚马留开始对澳门华人征收地租、人头税和不动产税,而之前只对葡萄牙人征税。这一举措引发了民间的不满,迅速爆发了抗议潮。面对抗议,亚马留却毫不妥协,不仅下令驱逐抗议者,还对澳门华人实施了更为残酷的镇压。亚马留这个名字在澳门人民心中早已成为压迫和暴行的象征。原本是葡属巴西的海军上校,他以残暴和嗜杀著称,尤其在镇压巴西起义时,他的暴行让他获得了“独臂屠夫”的称号。
亚马留的暴政最终引发了当地华人强烈的反抗。沈志亮等人策划了刺杀亚马留的行动,他们得知亚马留每天都会骑马外出,便伺机埋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行动当天,沈志亮等人成功实施了刺杀,将亚马留击毙。亚马留的死让葡萄牙当局震惊,他们立即通告广州府,要求抓捕行刺者。为了保护百姓,沈志亮主动承担了责任,但清政府并没有保护他,反而在葡萄牙的压力下将其处死。
然而,葡萄牙在澳门的统治并未因亚马留的死亡而减弱。清朝政府对葡萄牙的侵占行为束手无策,澳门逐渐成为葡萄牙在东方的重要据点。
新中国成立后,澳门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三事件”。1966年,澳门氹仔地区的民众为了修建一所小学,向葡澳当局申请批准,但迟迟没有得到回应。最终,群众决定自行动工,但却遭到葡澳当局的强烈阻止,冲突迅速升级。葡萄牙警察在镇压过程中使用暴力,导致多人受伤,五名教育工作者被捕。事件爆发后,澳门各界纷纷上街抗议,游行人群不断扩大,甚至最终引发了葡澳当局的武力镇压,导致11人死亡、近三百人受伤。
此事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广东省政府及中共中央迅速向葡澳当局施压,并要求其做出道歉与赔偿。葡萄牙最终在巨大压力下,宣布接受中国方面的要求,葡澳当局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1974年,葡萄牙发生了“康乃馨革命”,推翻了长期统治该国的葡萄牙第二共和国,新政府决定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包括澳门。
1979年,随着中国与葡萄牙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澳门回归的进程逐渐提上了议程,但中国政府并未急于采取行动。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借助澳门作为中转站,以获取稀缺资源。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澳门的战略意义逐渐下降,回归的谈判才开始加速。
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明确澳门将于1999年回归中国。经过数百年的波折,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澳门正式回归中国,成为特别行政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屈辱的篇章的结束,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