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权VS君权:王者受命必改正朔易服色,汉朝为何却叛祖承秦制
创始人
2025-09-21 08:05:35
0

《史记·历书》中有言:“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句话揭示了皇权更替中的细微变化与政治抉择。刘邦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并在楚汉战争中成功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帝国。虽然汉朝在许多方面延续了秦朝的制度,但在服饰颜色的选择上却做出了显著不同的改变。

在汉朝建立初期,服色的选择与其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红色、黑色和黄色作为汉服的颜色,表面上似乎与“五德终始”理论相关,然而其背后则是随着政局变化而发生的政治象征。每一位帝王的政策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汉服的颜色正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1. “尚赤”的选择

刘邦在沛县起兵时,沛县属于楚国。楚国位于南方,崇拜凤凰这一神兽。《春秋演孔图》提到:“凤,火之精也。”因此,楚人自认是赤帝祝融的后裔,视火神为祖先,形成了“尚赤”的风俗。为了拉拢楚地民众,刘邦在起义初期尊崇楚人“尚赤”的习俗,《史记·高祖本纪》记录他曾自称是赤帝之子,并通过杀死蛇化白帝之子的传说来明确自己的政治身份,借此得到楚人的支持。

自起兵反秦至分封汉王,刘邦始终处于楚王项羽的下方,因此不得不坚持“尚赤”的楚风,表面上是对“尚赤”服色的遵循,实际上是一种对楚势力的依附和政治认同。

2. “尚黑”的选择

然而,在公元前202年,刘邦成功东征,开启了楚汉战争的大幕。此时,刘邦的敌人不再是秦朝,而是曾经的楚国。刘邦要脱离楚地影响,展现出独立性,因此他需要象征性地转变服色,以“尚黑”作为新的身份标志。《史记·历书》记载:“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故袭秦正朔服色。”为了进一步巩固其政治形象,刘邦又自称为“黑帝”,借以显现其与秦朝的关系。

刘邦在进关时询问大臣:“故秦上帝祠何帝也?”大臣答:“四帝有白、青、黄、赤之祠。”刘邦再问:“天有五帝,何故只有四?”大臣无言以对。刘邦便宣称:“我知之矣,待我而具五帝。”他设立了黑帝祠,以此为“水德”象征,确立了汉朝的服色传统。

3. 利益集团的博弈

在汉初,刘邦的主要支持者包括丰沛元从和砀泗楚人集团,他们是反秦的关键力量,对秦制十分反感。与此同时,秦人集团则在刘邦建立政权后加入,成为汉朝的重要支柱,尤其在关中地区的控制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楚人和秦人之间的矛盾早在秦朝灭亡后便存在,因此,“尚赤”与“尚黑”的选择不仅仅是服饰问题,更是两大政治集团博弈的体现。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提到,刘邦在挑选骑将时,李必、骆甲等前秦骑士因担心激怒楚人集团而拒绝担任主将,最终灌婴成为主将,李必和骆甲担任副手。如何平衡楚秦两大势力,成为了刘邦政治生涯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4. “外黑内赤”的选择

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汉朝政权出现了权力斗争。公孙臣建议改正朔、易服色以稳固皇权,《史记·封禅书》载:“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黄。’”这一提案最终促成了“外黑内赤”的服色改动。

此时,秦人集团逐渐衰弱,而楚人则借机与皇权达成合作。“外黑内赤”这一选择是在三方利益的折中下产生的。对于文帝来说,这一改动虽然未能实现全面的“尚黄”目标,但却有效地将秦人的单一主导地位打破,为皇权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5. 中央皇权的稳定

经过公孙臣提出的改制建议后,“黄龙”的祥瑞出现,汉文帝以此为契机开始执行服色改革。文帝在内部施行改革,逐步削弱了军功集团的力量,最终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稳固。《史记》记载,文帝亲自穿上红色衣服,向五畤祠祭祀,标志着“尚黑”传统的结束,并以黄色作为新的朝廷色彩象征。

文帝和景帝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文景之治”表面上是治国理政的光辉成就,实则是军功集团势力的逐步衰落。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军功集团的影响力有所回升,但最终依旧被削弱,周亚夫也死于囚禁之中。

6. “尚黄”的选择

汉朝在经历了数代帝王的更替后,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完成了“尚黄”的改革。汉武帝时期,随着儒学的独尊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黄色作为“土德”的象征,正式确立了大汉朝的政治和文化基础。《史记》记载:“太初元年,以汉为土德,色上黄。”黄色的确立不仅标志着五德思想的传承,还象征着皇权的稳固。

7. “尚赤”的回归

东汉时期,刘向和刘歆提出的五德相生学说,将汉朝定为火德,主张服色应为赤色。《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始正火德,色尚赤。”这一回归赤色的决定,虽然表面上看似重复,却反映了随着时局的变化,刘氏政权的政治策略和对权力的掌控。

东汉在王莽篡位后,刘秀复兴汉朝时,也沿用了火德和“尚赤”的理论,这一传统直到三国时期仍然对魏、蜀、吴各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汉朝服色的变化不仅仅是文化或风俗的改变,更是政治博弈的结果。每一次的服色改革,都代表了当时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和君主意志的体现。从“尚赤”到“尚黑”再到“尚黄”,汉朝的服色变迁深刻反映了王朝的权力斗争和政治策略。

相关内容

填补早期秦文明通史著述之缺...
近日,著名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
2025-09-21 01:02:54
原创 ...
隋唐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英雄与名将的汇聚地,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了豪杰...
2025-09-21 01:02:42
原创 ...
众所周知,20世纪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两次划时代的事件,一是两次世界...
2025-09-21 01:02:38
书讯 |《困于沙丘》以战国...
几卷得而复失的残简,一段湮没无闻的史实 为何胡服骑射光耀华夏,赵武...
2025-09-21 01:02:28
原创 ...
提到长坂坡之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以及...
2025-09-21 01:02:09
原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在其笔下对靖康之耻的愤怒...
2025-09-21 01:02:06
原创 ...
《北齐书·卷九·李祖娥传》记载:帝高洋怒不可遏,挥刀责骂道:“你杀...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即便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我也要将爱新觉罗家族彻底铲除。”这...
2025-09-21 01:01:42
原创 ...
赵匡胤的无奈困局:帝位之争下的悲剧 赵匡胤的悲剧命运,仿佛被无形...
2025-09-21 01:01:38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了大蒙古国,并开始了广泛的征服事业,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除了向东...
原创 都... 170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收到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病重,且生命垂危。虽然失去...
原创 成... 每当提起蒙古人,很多人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成吉思汗铁木真带领蒙古铁骑征服世界的影视画面。然而,在...
原创 新... 在2003年拍摄的电视剧《新四军》中,观众发现有一个重要人物并未出现。虽然大家都知道,皖南事变后,新...
原创 慈...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句诗,生动地道出了清朝的灭亡给国人带来的深沉痛楚。作为中国历史...
原创 杀... 曹丕在称帝之后,内心充满了对弟弟曹植的忌惮,毕竟两人曾因争夺帝位而发生过许多冲突。曹植深知自己的生命...
原创 曹... 233年,孙权再次北上攻打合肥,这已是他第三次亲自征战此地。第一次是在208年,但他被蒋济误导,结果...
原创 叶... 1723年,一封来自西伯利亚的密信送到了沙皇彼得大帝的桌前。信中详细叙述道:在伊塞特河畔,我们已经建...
原创 广... 在提到我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时,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然而,广州起义的历史地位也同样...
原创 吴... 吴家店大捷后,范惠询问皮定均该如何处理粮食,皮定均回答:全都留给国民党。 1946年6月的某一天,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