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蒙古人,很多人脑海中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成吉思汗铁木真带领蒙古铁骑征服世界的影视画面。然而,在铁木真未能统一蒙古高原之前,草原上是否曾有过其他的强大部落或领袖?铁木真之前,蒙古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又是如何在与女真人的对抗中持续生存下去的呢?
回溯到北宋时期,蒙古高原上有十八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力。当时,这些部落全部臣服于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由于辽朝在草原上的主导地位,这十八部的各个部落没有统一的领导者,每个部落的首领都自主运作,彼此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
然而,公元1125年,契丹建立的辽国在金、北宋、西夏三方合围之下灭亡。失去了辽朝的庇护后,草原上的十八部落开始面临四周复杂的局势,无法依靠外部势力的支持。与此同时,金国在吞并辽国后,迅速与北宋爆发战争,并将战争重心转向了南方,导致金国在蒙古高原的统治逐渐松懈,为蒙古各部提供了喘息的机会。
1127年,金国与北宋经过了两年的战斗,最终攻破汴京,北宋灭亡。然而,南宋在江南重新建立起政权,并借助长江的天然屏障与金国相持了15年之久。虽然金国最终与南宋签订了停战协议,但这一期间金国对蒙古高原的统治大大削弱了。直到金国处理完南宋问题后,才重新把目光投向了蒙古草原。
金人重新回到辽东时发现,尽管他们成功取代了辽朝成为东亚的新霸主,但由于长期把精力集中在南方,蒙古高原的局势已经无法掌控。在金国与南宋长达十五年的对抗中,原本效忠于辽国的蒙古乞颜部,在首领合不勒的带领下,与泰赤乌部、札答阑部等草原部落联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抗金联盟,始终未能让金国完全控制草原。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金国最终在1148年宣布合不勒为“蒙兀国王”,以此来承认其在蒙古高原的政治地位。因此,合不勒成为蒙古历史上第一个被金国认可的大汗。
合不勒汗的权力得到金国的承认后,为了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他命令长子选拔出乞颜族中的精英战士,成立了一支亲卫队,这支队伍逐渐从乞颜部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主儿乞部。这样一来,蒙古草原上的三大部落:乞颜部、泰赤乌部和主儿乞部正式诞生。
合不勒汗有七个儿子,但他并未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将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堂弟、泰赤乌部的首领俺巴骇。因此,在合不勒汗去世后,蒙古部落的大汗之位便由泰赤乌部继承,而非乞颜部。
随着合不勒汗的去世,金国的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金朝对蒙古高原的军事打压变得愈加严厉,实施了“减丁”政策,即大规模杀害蒙古牧民,并加紧对草原部落的分化与拉拢。面对金国日益增强的压力,乞颜部、主儿乞部和泰赤乌部在俺巴骇的带领下,再次联合起来,准备展开一场反抗金国的战斗。可惜,这次草原部落的联合最终被金国收买的塔塔尔部出卖,导致草原联盟计划破裂。金国通过与塔塔尔部的合作,将这次反抗迅速压制。俺巴骇在被捕后惨死在金人和塔塔尔人的联手打击下。
俺巴骇的死亡使蒙古草原陷入了无主的局面。在这一空缺之下,蒙古三部最终选举合不勒汗的第三子忽图刺作为新的大汗,继续领导蒙古各部。忽图刺即位后,立誓为死去的俺巴骇复仇,他带领乞颜部、泰赤乌部和主儿乞部的族人,发动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准备攻占塔塔尔部。虽然忽图刺汗表现出色,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由于塔塔尔部背后有金国的支持,同时又有鄂尔浑河中游的蔑尔乞惕部作为援军,忽图刺最终未能为叔父复仇,愤怒和无奈让他在终老前未能达成心愿。
忽图刺汗去世后,蒙古各部再次陷入无主状态。由于在复仇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忽图刺的侄子、合不勒的孙子——也速该被蒙古各部推选为新的大汗。也速该的出现标志着蒙古草原的再次整合,而也速该的后代,也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蒙古汗国建立者之一。而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他的一位后代——成吉思汗铁木真。